杜特尔特是3月11日被抓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
目前,随着菲律宾参议院的调查结束,杜特尔特被抓的真相浮出水面。
看起来,事态已经超出了美国的掌控。
参议院调查揭露的第一个惊人事实:杜特尔特被捕时,菲律宾当局根本没有合法逮捕令!
艾米·马科斯在报告中指出,此行动严重违反了《国际刑警组织宪章》第3条,该条款明确禁止介入政治性质事务。
根据现有规定,菲律宾没有任何法律义务向ICC移交杜特尔特,除非收到正式引渡请求。
国家安全顾问阿诺在行动前就密切监控杜特尔特行踪,军方也被动员配合——这是一场精心筹划的行动。
调查还揭露了杜特尔特在被捕后遭受的连环权利侵害。
他要求女儿萨拉·杜特尔特担任法律顾问的合理请求被直接拒绝,执法人员强行指派其他律师。
在被转移至海牙前,家属被禁止探视,这完全违背了基本人道原则。
司法部在解释此次行动时的立场更是反复无常,最初他们引用《罗马规约》第59条,宣称遵循正当程序。
调查报告直指司法部在前后矛盾中试图掩盖程序漏洞,这种做法不仅违背法治精神,更暴露出行动的政治动机。
杜特尔特甚至未获机会在菲律宾法院质疑拘留决定。
在最高法院尚未就临时禁止令申请作出裁决前,他就被匆忙送往海外,这完全剥夺了其基本司法权利。
如此一来,3月11日那天抓捕行动的性质就完全变了,这不纯纯“绑架”吗?
从香港返回马尼拉的杜特尔特刚一落地就被大批警力包围,现场目击者描述了一场近乎军事行动的抓捕:警方动作迅速,显然是按预设方案执行,杜特尔特团队的抵抗很快被压制。
机场混乱还未平息,杜特尔特当晚就被强行送上飞往海牙的飞机,马科斯在记者会上确认,飞机已于晚11:03起飞。
他为这一行动辩护称是履行对国际刑警组织的承诺,否则菲律宾将失去国际执法合作。
3月12日,杜特尔特抵达海牙,直接被送往ICC拘留中心。
两天后,他通过视频参加了首次聆讯,ICC指控他在2011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犯下反人类谋杀罪,下次出庭定于9月23日。
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对此行动的愤怒评价直指问题核心:这不是司法程序,而是政府向外国势力投降,放弃国家主权,背叛每一位尊重国家独立的菲律宾人。
——【·马科斯姐弟决裂·】——
目前看来,艾米·马科斯的立场转变成为这场危机的关键变量。
次日发布调查报告是最后一击。
艾米解释自己不能再与联盟其他成员站在同一平台,强调这不是针对政府的调查,但行动本身传达的政治信号已足够明确。
马科斯总统选择了低调应对,总统府发言人卡斯特罗淡化兄妹不和,称总统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政治分析家看穿了表象:艾米面临选情危机,最新民调显示她可能失去参议员席位,而杜特尔特家族曾威胁撤回支持。
这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政治生存策略。
2024年下半年,两家族关系急转直下,萨拉在长达两小时的直播中公开抨击马科斯政府。
随后,众议院启动对她的弹劾程序,指控包括腐败和谋杀总统阴谋。
老杜特尔特同样不甘示弱,公开发表煽动性言论,包括建议炸死参议员。
杜特尔特家族多管齐下反击,其子女向最高法院提交临时禁止令申请,指控父亲被非法绑架。
政治观察家普遍认为,马科斯政府协助ICC逮捕杜特尔特,实质是通过国际司法机构清除政治对手。
官方数据显示至少6,200人在行动中丧生,人权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达30,000。
2018年,ICC开始对杜特尔特领导的反毒行动进行初步调查,杜特尔特随即宣布菲律宾退出ICC,2019年正式生效。
然而ICC坚持认为对菲律宾作为成员国期间的犯罪保留管辖权,因此继续调查2016-2019年间的事件。
ICC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表示有充分证据显示,杜特尔特控制下的安全部队按其指示杀害了数十名被标记为罪犯的平民,许多案例可追溯至其担任达沃市长期间。
马科斯政府的立场转变令人费解。
表面上的解释是响应国际刑警组织请求,但调查报告揭示了其虚假性。
随着杜特尔特被捕,菲律宾政坛也引发了全球关注,部分“人权组织”敲锣打鼓欢迎,称这是打击有罪不罚现象的重要胜利。
在荷兰,菲律宾裔社区在ICC大楼前抗议,要求追究杜特尔特责任;而在菲律宾国内,杜特尔特支持者则举行集会要求释放前总统。
美国政府对此事保持谨慎态度,国务院只是确认了解情况而不做评论。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ICC的立场很复杂,因为拜登政府相对友好,而特朗普政府则采取敌对态度,甚至制裁ICC检察官。
杜特尔特目前被关押在ICC拘留中心,面临漫长的法律程序。
根据ICC时间表,确认指控听证会将于9月举行,若指控成立,正式审判可能要到2026年才开始。
杜特尔特本人似乎已接受现实,在被押往海牙前的视频中,他表示愿承担责任,并将继续为国家服务,接受命运安排。
然而政治风暴远未平息,随着5月中期选举临近,菲律宾政坛的分裂将进一步加剧。
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恩怨,加上艾米·马科斯的立场转变,都使局势更加不可预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