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全在中国!中国芯片白菜价血洗全球市场,外媒破防实录

昭华文使 2025-03-29 17:30:13

——【·西方半导体巨头危机·】——

事实令人震惊:短短两年间,Wolfspeed公司6英寸碳化硅晶圆的市场价格从1500美元暴跌至500美元,而这一价格战的始作俑者正是中国厂商。

曾经叱咤风云的美国碳化硅领域龙头Wolfspeed,如今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股价三年内蒸发96%,不得不大幅裁员自救。

同样命运的还有亚利桑那州老牌半导体企业Onsemi,刚刚宣布了9%的人员削减计划。

数据更是触目惊心,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显示,中国晶圆厂在全球成熟芯片产能中的占比将在2025年底达到28%,并有望在2027年突破39%。

大量低成本中国芯片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渗透,西方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讽刺的是,美国政府最初实施制裁的目的是阻断中国获取尖端芯片技术,却无意中为中国成熟工艺芯片产业创造了绝佳发展机会。

现在,这一战略转向正反过来威胁着西方企业的市场地位。

成熟工艺芯片虽然不如先进制程那样受关注,却是现代电子产业的基石。

20纳米以上工艺制造的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构成了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如今,这一市场正发生深刻变革。

台湾复合芯片设备制造业内人士评论,中国大陆不仅拥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更已建立起完整的本土化设备与材料生态链,摆脱了对外国企业的技术依赖。

TrendForce研究显示,随着新产能陆续投产,中国晶圆厂在全球顶级厂商成熟工艺产能中的份额预计2025年底将超过25%,特别是在28/22纳米制程领域增长最为迅猛。

在成熟的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显示驱动芯片领域,中国制造商已建立起明显的价格和服务优势。

台积电的顶尖团队大多专注服务先进芯片客户,而中国大陆制造商则能够为成熟制程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支持团队。

中华精测高层的市场观察更加直接:越来越多服务中国市场的国际芯片制造商,正转向中国代工厂采购产能,成本优势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美国制裁政策产生反效果·】——

中国成熟芯片产业崛起的背后,是美国制裁政策意外催生的结果。

2022年10月,拜登政府推出严格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尖端芯片和超算组件,并在2023年不断加码。

美国政府当时的战略目标是维持技术优势并解决所谓国家安全问题,然而事态发展完全出乎意料。

被切断先进工艺渠道的中国半导体产业迅速调整策略,将资源和重心转向美国尚未限制的成熟工艺领域,实现了战略性转型。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成熟芯片产量同比增长40%,达到2019年同期的三倍,这种增长速度远超美国预期。

汤姆硬件网站的分析:美国有意将老旧芯片排除在制裁范围外,目的是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

这类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基础电子设备,美国政府认为它们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这一政策漏洞给了中国巨大的战略机遇,无法获取先进工艺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大量资金投入成熟工艺领域,并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

抓住这一时机,中国半导体产业依靠系统性的国家战略与资金支持体系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投资本地芯片企业,形成多层次的资金支持网络。

这种大规模资金投入使中国半导体企业能够快速建立完整产业链,并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抢占市场。

TechInsights数据显示,中国本土芯片产量占比从疫情前的约15%上升至2024年的20%以上。

这种扩张模式引发了西方分析师的警告。

随着中国持续建设晶圆厂,这种冲击效应将变得更加明显。

面对中国在成熟芯片领域的快速扩张,西方国家开始采取反制措施。

2023年底,美国商务部首次针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启动调查,结果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终端厂商产品中含有中国制造芯片,虽然比例有限——按数量约占2.8%,按价值仅占1.3%。

针对这一趋势,拜登政府宣布将在2025年前将中国半导体关税从25%提高至50%。

2024年12月,即特朗普政府上任前夕,拜登团队更是发起了针对中国老旧半导体的贸易调查,可能导致更多关税措施。

美国这一系列政策转变目标明确,就是要阻止中国利用补贴制造设施、以低成本产品冲击全球市场的传统模式。

这一策略已让中国在太阳能面板、电动车和安防设备等多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为本土半导体产业提供527亿美元补贴,用于生产、研发和人才培养。

——【·全球半导体格局正在经历历史性重塑·】——

中国成熟芯片产业的崛起,正在重构全球半导体市场版图。

在美国制裁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国,约占全球芯片销售额半数以上,但严重依赖进口。

2020年数据显示,进口占中国国内芯片销售总额的83%,这种依赖性成为中国大力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动力。

如今,中国企业正利用一切可能机会,填补美国制裁造成的市场空白。

在无法获得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情况下,中国战略性转向老旧节点芯片生产,并在此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这种战略转变催生了新的市场动态,IDC分析师预测,受本土化战略推动,未来几年中国企业产能扩张速度将超过全球竞争对手。

中国在供应链领域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对专注成熟节点的IDM和代工厂形成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半导体上游关键领域也拥有重要影响力,特别是在芯片制造必需的稀土资源方面。

中国开采了全球60%的稀土矿物,控制了85%以上的加工能力,作为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回应,中国已开始限制镓和锗等关键材料出口。

这场半导体领域的战略博弈将对全球科技和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正如业内观察者所指出的,中美半导体竞争是两国全面战略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将重塑国际力量格局。

参考资料:

0 阅读:273

昭华文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