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毛主席乘坐专列离沪,张治中突然问道:您好像处处留着戒心

丘常好 2025-03-20 10:09:59

【前言:】

1958年,毛主席在忙完检查工作,坐火车离开上海的路上,张治中望着毛主席,不由得说道:“主席,您看起来好像时刻都保持着警惕呢……”

为啥张治中会这么说呢?毛主席在考察的时候都碰到啥事儿了?

【“和平将军”张治中】

1958年秋天,张治中心里挺犯难,不知道要不要跟着毛主席去下面看看。就算毛主席热情邀请,张治中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其实,张治中之所以这么为难,并不是因为有啥大是大非的问题,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么久,他一直受到我党的很好待遇,虽然他早在革命和抗战时就发过誓,“绝不对共产党动武”。

打从张治中参加辛亥革命,决定为国家存亡出力开始,他就一直怀揣着心里那份救国的坚定信念。

1916年,张治中将军完成了保定陆军军官学院的学习,然后在第二年跑到广东,参加了护法运动。

听说皖南发生了事变,张治中气得不行,赶紧就给蒋介石写了封信。他不顾别人的反对,坚持说要继续加强国共之间的合作。

这时候,中国的土地上,日本侵略者到处杀人放火、抢夺财物。反动派攻打共产党的消息,很快激起了老百姓的愤怒和不满,就连国军里面也有不少好人站出来反对,张治中就是其中一个。

尽管他是国军的高层领导,也是蒋介石的亲信,但他坚决不跟国民党里的反动分子混在一起。多亏了他的努力和坚持,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抗日联盟才没被反动派给搅黄。张治中将军对国共两党的合作,还有抗日大业,都立下了大功。

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张治中带着队伍打了一·二八战役,他指挥得当,让日军吃了大亏。

在张治中的回忆录里,他这么说:“作为革命军人,得有不怕牺牲的勇气,而这种牺牲,得从高级将领做起。”张治中将军是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在国民党里,他是既能打又会打的将领。

但这位国民党的大将,却拼命想在解放战争中避开和解放军打仗。

【革命之心,光明磊落】

跟其他国民党将军比起来,张治中绝对算是个有特色、不一样的传奇人物。因为他早些年在蒋介石的侍从室干过重要的活儿,所以和蒋介石私下里关系特别铁。出于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忠心,张治中好几次都不顾蒋介石的面子,直接给他提意见。

在国民党里面,好多干部都只想着怎么保全自己,怎么升官发财,对蒋介石和那些反动派头头的主张、政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领域都不打算进步,也不看重国共两党和平共处的价值,但张治中为了中国以后能更好,勇敢地站了出来,不顾可能惹恼蒋介石和那些反动派的风险,直接向蒋介石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1945年的时候,蒋介石忙着准备打内战,张治中就给他写信,说打仗不好,应该用和平的政治方式来解决问题。到了1948年,蒋介石打仗打得一塌糊涂,张治中又给他写信,建议他亲近苏联、跟共产党合作,还有进行土地改革这些办法。1949年,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代表去北京和我们党谈判,他觉得蒋介石要是离开中国,可能中国就能早点和平了,所以他又给蒋介石写了信。

张治中被他的那份勇气和胆识深深打动,到了重庆后,他把自己的住处桂园让给了毛主席住,还反复交代警卫人员,务必确保毛主席的安全。

重庆谈判完事儿后,张治中亲自送毛主席回延安,为了确保他的安全。有了张治中在身边,反动派就算想对毛主席不利,也没辙了。

不过,反动派却把张治中努力维护国共关系的行为看作是“心头大患”、“必除之而后快”。

【共商国是,建设中国】

听说张治中和别的代表团都没回来,蒋介石就发了《张治中被北平扣留》这些电报,想搅乱大家的视听,制造舆论声势。

但是,张治中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他公开发了一份《关于当前局势的声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还呼吁国民党里的有志之士都能真心实意地和我们党合作。

九月,张治中作为代表出席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在会上,他给新中国的成立出了不少好主意。其中,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新中国名称和国旗的特别看法。

那时候,毛主席提议,咱们党中央打算给新中国起名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可张治中先生说,共和就已经包含了全面的民主,为了避免名字里重复出现,建议把“民主”这两个字去掉。

大家经过一番商量,都同意把国名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说到国旗设计,毛主席提出了两个点子。一个是红旗上镶着黄星,再加一条杠;另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五星红旗。

聊天时,大家伙儿都更喜欢第一个图案。可当毛主席问张治中的意见时,他说:“那个图案中间有条杠,看着像是要把国家分开,容易引起误会。”

毛主席觉得张治中的话很有道理,接着大家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定下了我们现在的五星红旗。

【视察之行】

在张治中看来,尽管他为党和新中国付出了很多,但他觉得自己终究是个打了败仗的将领,以前还在国民党里跟蒋介石一起工作了好久。他一直觉得,是自己的原因才使得国共两次合作都没能成功。

对于党和国家的厚爱,他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现在毛主席又让他去地方看看,他还是不好意思接受毛主席这份情谊。

当毛主席了解到张治中的心思后,他哈哈一笑,说道:“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呢?你为新中国的建设可是立下了大功,难道就不想亲眼看看这新中国的模样吗?”

所以张治中明白自己没法再推辞了,就答应了和毛主席一起坐专列去看看全国的发展咋样。这一路上,张治中跟着毛主席跑了好多地方,亲眼见到了国家的进步,心里特别高兴。

在武汉视察完毕后,他俩走到了江边,瞧着江水波涛汹涌,毛主席忽然想游泳了。张治中瞧着毛主席在江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忍不住赞叹:“毛主席游泳技术真棒啊!”

他不仅对毛主席的游泳技术赞叹不已,还望着那滔滔东去的江水心生感慨:老百姓就像这江水一样,力量大得很,能让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国民党反动派之所以垮台,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

共产党能在历史的大潮中站稳脚跟,不是历史偶然的安排,而是靠每一个老百姓,就像每一滴水汇聚成河那样支持的结果。明白了这点,张治中心里豁然开朗,这次考察之旅也跟着轻松了不少。

【“为何有戒心?”】

逛完上海后,他们俩坐上了专车,继续往下一站走。看到毛主席盯着车窗发呆,张治中便开口问道:“毛主席,我怎么老觉得您心里有点提防呢?”

毛主席听到他这么问,心里有点儿懵,不清楚张治中所说的“戒心”具体是指啥,于是就问他是咋回事。接着,张治中就把心里的疑惑说了出来。

张治中讲道:“我在国民党那会儿,蒋介石也来视察过,可都没见过像您这样,老百姓排成长队欢迎,还整条街的人都出来送您的场面。大家对您那喜爱和支持,我都瞧在眼里。可我就觉得,您好像有点拘束,百姓们这么高兴,您咋还眉头紧锁呢?”

听完张治中的疑问,毛主席叹了口气说:“革命能胜利,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本事。在革命路上,有好多好多共产党人和老百姓,他们都付出了特别大的努力和牺牲。大家这么喜欢我,其实我没那么了不起。我不过是拿着大家给的权力,尽力去干好事情,心里头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

张治中被毛主席的谦虚和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做法深深感动了。

【结语】

不论是毛主席还是张治中,他们都为革命、国家和老百姓贡献了很多,也牺牲了不少。

他们心里非常看重老百姓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并一直拿这个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接着为大家服务。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