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人民大会堂人满为患,华国锋借口去散心,对他说只谈5分钟

丘常好 2025-03-20 10:12:13

1976年,对新中国来说真的是挺特别的一年。年初时,我们失去了敬爱的周总理,到了年中,朱老总也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还没到八月,唐山就发生了大地震,紧接着九月初,毛主席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一年,新中国经历了很多不幸,真可以说是波折不断,远称不上是个吉利的年份。

这一年,好几个国家的大人物都走了,国家因此乱了一阵子。还好毛主席早有准备,四月份的时候,他就明白自己身体撑不住,得找个帮手来处理国家大事。所以,他决定挑个人来接他的班,一起管国家。

华国锋可不含糊,毛主席不管问啥,他都能迅速回应,给毛主席留下了特别好的第一印象。打那以后,华国锋的仕途一帆风顺,从地方一路走到了北京。

早在1971年那会儿,毛主席心里就有了打算,想让华国锋不仅仅做个文官,还得学会武官的本事。到了1976年4月,根据毛主席的建议,华国锋就被提为了国务院总理,还兼任了中共中央的第一副主席。

1976年9月9号,毛主席离开了我们。为了稳住大局,华国锋得去找叶剑英商量对策。但那时候,他要是直接走,江青他们肯定会察觉。没办法,他琢磨着得绕个弯子行动。

华国锋先去找了李先念,然后让李先念帮忙把话带到。很明显,这消息传达到了,毛主席选华国锋这事儿,真是没选错人。

【出身工人家庭,参与抗日战争,支持袁隆平】

1921年,华国锋在山西的一个小城里呱呱坠地。本该有个快快乐乐的童年,可谁承想,他6岁那年,老爸因为一些原因走了。这下,瘦弱的老妈一个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日子过得挺不容易。

1936年那会儿,华国锋还在上学,他头一回听说了抗日这事儿,也初次接触到了共产党的理念。

第二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当时只有16岁的华国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胞一个个倒在日本人的刀下,心里满是中国这片土地上无尽的苦难和灾难。

1938年那会儿,华国锋为了不让老妈操心,偷偷加入了抗日游击队。打那以后,他就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亡的事业中,并且顺利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在华国锋历练了两三年之后,他的上司觉得他特别有领导才干。就拿一回事儿来说吧,华国锋带着一帮人出去办事,目的是传递重要信息。可半道上,他瞅见交城县的长偷偷溜去了太原,这明显是要叛逃啊!

最早觉察到不对劲的是华国锋,他心里明白这事儿耽误不得,不然大伙儿的命都可能搭进去,所以立马拍板决定回老窝去。大家还没琢磨过味儿来呢,华国锋就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让大家赶紧撤。现在想想,他那时候的决定真是太对了,这人真是有胆有识。

华国锋这人性子使然,在抗战那会儿可是立大功了。他参加了好多游击战,经常带着兄弟们去炸敌人的老窝,每次都能漂亮地完成上头交代的任务。

没几年光景,全国眼看就要解放了,华国锋那会儿有点懵,不知道该干啥好。他跑去问上头有没有啥活儿给安排,领导就让他等着南下的通知。就这么等着的时候,他邂逅了爱情。

华国锋的老婆并非出身名门望族,而是来自一个平平常常的农家,但这完全没挡住她对文艺的那股子热爱。起初,他压根儿没想过要跟韩志俊结为夫妻,直到有一天,他看了老婆的一场文艺表演,一下子就被台上的她给深深吸引了。

他们俩的婚礼办得挺朴素的,就请了些亲朋好友,一切能省则省。虽然婚礼不铺张,但华国锋对老婆的感情可深了。他们一共有两个孩子和两个闺女。后来华国锋的职位升了,工作也越来越忙,家里的大事小情就全靠韩志俊操持了。

1951年,华国锋调到湘潭工作,韩志俊就带着孩子们跟他一块儿去了那儿,一家子重新开始过日子。这事儿让华国锋心里挺过意不去的,他觉得老婆一直跟着自己到处奔波,实在是太辛苦了。

韩志俊妻子说,她并不觉得累,她这就是在给家里做好后勤支持,好让老公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你可能不知道,华国锋竟然和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培育上有过交集。这事儿挺让人惊讶的,原来华国锋也参与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一些事情。

早在1964年那会儿,袁隆平就已经琢磨出了种杂交水稻的点子,但可惜啊,因为当时国家情况特殊,这个点子没能真正落地实施。

多亏了上面工作组的“独具慧眼”,把这方案给留了下来,还往上报给了国家。华国锋也早就盯上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事儿。你想想,要是这实验能成,咱们国家的水稻产量肯定能往上窜一窜,这对咱国家和老百姓来说,那可都是大好事啊,没啥坏处。

1970年的时候,华国锋参加了湖南省的农业科技大会。在大会上,他站出来力挺袁隆平,还特地邀请袁隆平上台发言。大家一看这架势,反对的声音就慢慢小了下去。后来,袁隆平私下里找到华国锋,对他表示了感谢。华国锋觉得,袁隆平搞的这个研究对全国人民都是大好事,肯定得支持他,让他专心搞育种,别的事都不用操心。

1972年的时候,咱们成功搞出了第一代杂交水稻种子。一试种,哎呀,每亩地能收600多公斤呢!这事儿让湖南省的领导们乐开了花,心里琢磨着,这好东西得推广出去啊。不过呢,这事儿还得上面的领导点头才行。

为了把杂交水稻推广得更好,湖南农科院的头头们特地跑到北京,就想见见华国锋。没多久,华国锋就收到了消息,立马安排了见面。一听说自己以前力挺的杂交水稻现在这么火,他高兴得不得了,当下就拍板,说要拿出150万来推广这事儿。

在华国锋的力挺下,杂交水稻得到了大力推广。后来,科研人员不断培育出新一代的杂交水稻种子,给咱国家的粮食问题上了两道保险。说实话,要是没华国锋的支持,杂交水稻可能压根儿就不会有今天。

【与毛主席相识,成为内定接班人】

华国锋和毛主席头一回碰面是在长沙的一个会议上。因为华国锋是毛主席老家的官员,所以这次见面他特别上心。见面前一天,他就跟老婆说,一定要把衣服熨得平平整整的,可不能在毛主席面前出洋相。

为了向毛主席表示敬意,华国锋特意翻出了自己的中山装,还有老婆刚给做的新布鞋。穿上这一身,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站得倍儿直。

毛主席一瞅见华国锋,打眼一瞧他的穿戴,心里就明镜似的,知道这是个聪明人。开会时,他说话那叫一个利索,有条有理,一点不磕巴,这让毛主席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1959年庐山会议结束后,湖南那边有些官员因为一些事情被调了岗,毛主席就让华国锋临时接手了,成了湖南省委常委。毛主席为啥这么器重华国锋呢?一来,他是地道的地方干部,对那边情况门儿清;二来,主席也是想试探试探华国锋,看看他到底有多大能耐,这对他来说是个考验。

华国锋牢记毛主席的嘱托,一步一个脚印地给老百姓干实事,从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1962年,湘潭开了场会,新上任的省委书记胡耀邦在那会上,把毛主席的话传达到了:“华国锋这人,实实在在,挺靠谱的。”这话说出来,毛主席对华国锋的看重,那是一目了然。

后来,毛主席好几次到湖南来,每次接待里总少不了华国锋的身影。正当他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没想到却出了岔子。

华国锋心里直犯嘀咕,弄不明白为啥要这么折腾?那时候,全国上下都紧张兮兮的,华国锋也因此差点儿“栽跟头”,好在中央及时出手,把他给“扶了一把”。

1971年的时候,华国锋被毛主席叫到了武汉,他们在火车上聊了好久。一见面,毛主席就招呼华国锋坐下,让他说说最近的工作咋样了。

华国锋到武汉之前,刚忙完国家的农业事务。一接到毛主席让他汇报工作的通知,他立马就把知道的农业生产状况一股脑儿说了出来。整个过程中,毛主席没打断华国锋,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

华国锋讲完以后,毛主席立马接过话茬:“别老盯着农业不放嘛,你也得琢磨琢磨别的事儿。政治、军事这些方面,你就没想过吗?”

然后接着说:“当个出色的省级头头,别光顾着搞文化管理,也得学学怎么动手解决问题,得两边都抓牢。”

听到这番话,华国锋心里明白,毛主席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不一会儿,毛主席就把话头转到了广州军区,还聊起了林彪的事儿。他特别强调,这事儿就告诉总理一个人,其他人都得保密,千万别往外说。

华国锋回到北京后,特意跟周总理讲了讲他和毛主席的聊天内容。周总理一听说是毛主席的话,立马拉着华国锋进了一个专门的会议室,俩人一聊就是一个半小时,没完没了。

为了让周总理更清楚地理解毛主席的意思,聊天时,华国锋特地描述了毛主席说话时的表情和神态。这样一来,周总理就能更好地把握情况了。了解清楚后,周总理觉得华国锋是个可靠的人,也明白他是毛主席特意安排来传递信息的,因此对他非常器重。

从那以后,华国锋就在国务院挑起了大梁,出席了不少国家层面的关键会议。到了1976年4月份,历经种种挑战的华国锋,被正式点将为国务院总理,帮着身体欠佳的毛主席分忧解难。

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让华国锋肩上的担子重了不少。他心里清楚,这时候可不能打退堂鼓,还有件大事等着他去办呢。

1976年9月份,毛主席离世后,华国锋就着手开始筹谋行动了。

不过,怎么顺利进行却成了难题,要怎么跟叶剑英元帅沟通想法也让人头疼。这时,他脑子一转,想到了一个人。

【借机与李先念见面,请其传递消息】

这个人啊,就是华国锋以前的老上司——李先念。听说李先念之前因为心脏问题在北京医院住过,现在搬到了离中南海挺近的那个9号院。这么一想,华国锋就打算借着探望病情的名义,去跟李先念见个面。

那天,毛主席葬礼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华国锋找了个去北京医院看病的借口,悄悄离开了人民大会堂。他不想太招摇,所以就只带了几个随从。

到了北京医院,华国锋先是随便挂了个号,拿了点药。弄好之后,他就让司机开车去9号院。

为啥去看望李先念不会引起别人猜疑呢?

早些年,李先念因为心脏不好,经常得住医院。那时候,同在国务院上班的华国锋,老往医院跑去看他,一去就聊上好几个小时。因此,要找李先念帮忙给叶剑英元帅带个话,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到了九号院那儿,华国锋特地叮嘱警卫员,说一定要守在门口,别让不相干的人随便进来。要是看到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得赶紧跟他说。

把事情说完后,华国锋就直接往李先念家里赶。李先念在床上躺着,耳朵早就捕捉到了外面的声响,心里琢磨着是哪位朋友来探望他了。等看到华国锋掀起门帘走进来,他还以为跟往常一样,是来找自己聊聊天呢。

李先念乐呵呵地说:“嘿,华国锋同志又来找我唠嗑了。我现在身子骨硬朗得很,大家别担心。”

看到李先念精神饱满,华国锋便说:“李先念同志啊,我这次来是想请你帮忙传个重要口信。我不能在这儿多待,咱们就简单点说。”

一听这话的味儿,李先念心里就咯噔一下,赶紧站起来就问:“是不是有啥大事儿?他们是不是又闹腾起来了?”

见李先念情绪略显激动,华国锋连忙劝他躺下休息会儿,然后开口说:“现在这事儿到了节骨眼上,我得跟叶剑英元帅合计合计怎么对付江青他们。不过,他们盯我们盯得紧,没法直接去找叶帅面谈。”

听到这番话,李先念心里有了数,他得当回“信息中转站”。有啥说啥,一看任务搞定,华国锋就站起来说要走,整个过程也就聊了大约五分钟。

没过几天,李先念就打算去西山15号楼找叶帅。但为了安全,他先去了香山植物园瞅瞅,确认没人跟着,这才踏实地去见叶帅了。

叶帅一瞧,是李先念同志,好久不见他了,连忙迎他进门,笑着说:“先念同志,真是好久没见了,咋突然想到来我这儿了?”

李先念回应道:“我这次来,其实是帮别人带话的。华国锋同志正在琢磨怎么处理江青他们的事儿,但又怕他们起疑心,就让我来跟您说一声。”

叶帅也回过味儿来,知道要动手收拾他们了。李先念跟叶帅聊了几个小时后离开,回去就跟华国锋讲了谈话的要点。有了叶帅的撑腰,华国锋处理起那帮人来更有信心了。

多亏了华国锋下定了决心,而且动手也快,他赶紧找人商量对策,早早地就把计划给制定好了。没过多长时间,也就差不多一个月吧,江青他们就被调查了,这场煎熬总算是到头了。

不管是抗日战争那会儿,还是新中国搞建设的时候,华国锋总是带着一股啥也不怕的劲儿,一次次把局势扭转过来,给新中国的历史添上了重重的一笔。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