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欧洲杯刚刚结束,西班牙七战全胜夺冠,表现亮眼。
西班牙和英格兰决赛,吸引的是全世界的目光,而场边的赛场广告,不知道你们留意到没有,好几幕,都是清一色的中国品牌:海信、支付宝、比亚迪...有没有一种,他乡变主场的错觉。
自从贸易战中美经济濒临“脱钩”,我国就重点在北美之外寻求新的大市场增量,这个体量大且消费力大的欧洲,是后中美时代,中国品牌出海最广阔的星辰大海。
但是,欧洲市场盘根错节,豪强林立,要抢占它们的市场,绝非容易之事,我们的品牌真的有机会吗?
其实在当下,我们讨论的应该已经不是有没有机会的事,而是这块市场,是我们必须要去啃下来的事,国内的市场再庞大,我们也需要走出去。更何况我们的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早就证明了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是有能力的,我们出去,也是为了一扫偏见与傲慢。
这次中国品牌在欧洲杯“三花聚顶”,是有点各行业顶峰相见意思在的。
还是以比亚迪为例,你看它的SLOGAN,已经从之前的“中国新能源领导者”变成了更霸气的——“新能源汽车世界冠军”。
属实霸气。
都知道迪子厉害,当年那个被人不理解瞧不上的的孩子,竟然蜕变成了“世界冠军”,反差还是有点大。
比亚迪过去遭受的质疑和不理解,在如今,势必要加倍告诉大家,比亚迪一直坚信且践行的新能源之路,是正确的,是踩在时代趋势之上的!
在国内,比亚迪已然是大家公认的迪王,并且是在全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好的中国。
但是如果只是得中国而王天下,只是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基数“大而不强”,那么这个冠军含金量,是没法得到全世界认可的。
所以,必须走出去。
基于上半年的形势,我再来复盘一下整个行业格局和趋势:
乘联会公布的上半年各家车企的销量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我简述2个方面:
比亚迪的160万台销量独占鳌头,奇瑞、吉利和长安三家自主紧追。南北大众以及和其它合资都在跌,自主品牌几乎清一色都在涨。增量几乎都是来自于新能源的贡献。
中国市场在当下,已经进入了油电高速切换的转型期。
如果说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尤其是国产新能源是时来天地皆同力,那么另一边传统合资就是运去英雄不自由,燃油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越来越弱,溃退也就是必然。
2)国际化布局。以比亚迪为例,上半年的出口销量就占到了20多万台,这个成绩相比去年提升了一倍,并且比亚迪的出口量已经超越了上海的特斯拉工厂出口量,成为了中国市场上新能源出口量最大的车企(奇瑞和名爵出口总量更大,新能源出口还是比亚迪更高),而且,伴随着比亚迪海外工厂的布局,这个量很可能在未来几年迎来跃迁。
我们拆分一下来看比亚迪的未来:
在国内,比亚迪的形象一直介于“强”与“卷”两个极端,这是比亚迪一体两面的两个表现。先说“强”的一面。
作为国内最早投入新能源研发的企业,比亚迪最先实现了多横多纵(插混+纯电;整车+零部件+锂矿+补能)的布局,这种自下而上的供应链改革,让迪王在成本方面相较于尾大不掉的合资拥有更大的弹性。
连续十年,每年数十上百亿的持续研发投入(公开资料查来的数字,去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高达399亿,领先第二200多亿),让比亚迪在动力系统、电池、智能化方面拥有了真正的护城海。
再说“卷”,天下至卷莫过于卷自己。
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卷成本,卷技术,卷体验不仅卷赢了自己,也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格局。DM混动的进化不就是比亚迪卷自己的最好体现么?
DM的技术路线多次变革,从P1P3到P2+DCT,再回到P1P3,勇于自我革命,不怕自我否定,只追求最正确的,才有了今年大火的DM5.0,以及其他诸如DMo、DMs,各种云辇、易三方、易四方的技术...比亚迪在技术路线上能做到那么多年孜孜不倦地卷赢自己,自我迭代,就是对技术尊重的体现。
有点像80-90年代的日本车企,黑科技不断,马自达787B转子高光时刻夺魁勒芒,本田F1的1.5T涡轮机给你1050马力…技术革新是第一生产力,真正的冠军不是超越对手,而是不断超越自己。
有了庞大的技术群优势,比亚迪在市场上却常常把自己逼上华山天险一条路。
从最早宣布all in新能源,到砍掉纯油车、到油电同价,再到电比油低,比亚迪对市场的认知无比清晰且犀利。既然销量是正循环的第一步,价格又是主流车市最核心的决策因素,那么就通过技术优势一步步磨平成本劣势,让新能源从补贴时代进化到当下,其中的关键就是规模化效应。
比亚迪,至少从现阶段来看,上述战略的落地,做的异常成功。
最后,聊聊对比亚迪的期待。
前几天,比亚迪的公关总经理李云飞刚好也谈到“卷”这个话题,大致观点是呼吁中国车企卷良性竞争,用产品、技术、服务不断提高中国车的竞争力,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李云飞说的其实也是中国汽车最大的抱负,要知道在2000年后,日系车虽然在出口量上达到了鼎峰,但和德系美系的豪华高端形象比,却还差半个身位。而在新能源赛道上崛起的中国车,却有可能真正实现日系曾经达不到的高度。
这才是真正的巅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