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跟我说:云尔老师,我的孩子,贪吃贪睡,不上学,不工作,什么都不干,懒在床上不起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些孩子吃甜食,甚至大量吃糖,抽烟、喝酒,原来可不这样啊!这是抑郁症吗?
其实,这种情况也是一种抑郁症,但不是典型的抑郁症,而叫做非典型抑郁症。
什么是非典型抑郁症呢?用一句话来描述最恰当不过了:“又轻又长又重晚,多吃多睡多烦神”。什么意思呢?是说非典型抑郁症与典型抑郁症的差别在于:是轻性的而不是重性(也就是“轻”),是持续性的而不是突发性的(也就是“长”);是晚上重而不是早晨重(就是“重晚”);是贪食而不是厌食(就是多吃),是思睡而不是失眠(就是“多睡”), 是焦虑而不是阻滞(就是“多烦神”)。还有一个说法“三多一敏,即吃多、睡多、懒多(呆滞是脑懒,瘫软是体懒)和社交敏感,也就是拒绝社交”。 有人主张,将社交拒绝敏感作为非典型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这里有一个心理学名词:阻滞,是指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心理和思维以及行动陷于停顿状态。它妨碍着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由于有些人自己察觉不到这一点,所以当他遇到点困难时,不敢突破自己去追求成功,他便受到了阻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行动力。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所要做的事情,白白地浪费时间。
据文献统计:18%的抑郁的人符合非典型抑郁症标准,1/3的因抑郁而住院的人符合非典型抑郁症标准,1/2的心境恶劣和Ⅱ型双相的人有非典型抑郁症特征。
非典型抑郁症女性是男性的2~3倍,起病年龄比内源性抑郁症小,慢性病程比发作性病程常见,共患焦虑障碍可能性大,以后发展为双相障碍的可能性大。
怎么判断是不是非典型抑郁呢?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DSM -V非典型特征抑郁症9条诊断标准
1.符合重性抑郁症或心境恶劣标准。
2.当抑郁时有显著心境反应性。
3.次要症状只需符合一项。
(1)多吃
(2)多睡。
(3)呆滞瘫软。
(4)对人际拒绝病理性敏感。
4.20岁以前有显著的心绪不良发作。
5.自发作以来没有超过2个月的自发性健康感。
6.病程至少持续2年。
7.不符合忧郁或木僵特征。
8.这些症状既不为内科疾病所解释,也不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解释。
9.无精神病。
那这个非典型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每一种心理问题的原因都很复杂,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也没真正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们不去考虑家族遗传以及基因问题,我们也不考虑什么色氨酸,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各种单胺的问题。考虑这些也没什么用处,因为我们也无法去改变。我们的重点集中在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上,国内的很多孩子的抑郁、焦虑、精分等心理问题往往与早期的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密不可分。而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可以改进的。
既然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导致的问题,当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已经出现心理问题,那说明之前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方式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当然,我一直强调,孩子的问题也并不一定就是家长导致的,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家长没有及时发现,更没有正确引导,或者没有帮助孩子及时解决问题。不可否认,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是家长直接导致的。无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不是家长导致的,现在父母必须改变!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方法,改变你对孩子的态度,从而改变家庭环境。
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多家长是不容易改变的!你要记住一句话:要想孩子变,家长必须先改变。孩子抑郁了,是什么原因?孩子焦虑了,他是在焦虑什么?孩子出现妄想的精分症状,他妄想些什么?家长在孩子出现这些问题之初,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正确引导,这说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互动中,家长在孩子的教育引导中存在问题。
比方说:有的孩子非常关注别人怎样评价自己,有的孩子非常重视考试成绩和排名,这些问题和家长从小的教育要求是非常密切的。如果家长不是从小引导孩子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怎么会考虑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呢?
即便是家长从小没这样要求,学校里老师也会不断强化成绩,虚荣的重要性,有些孩子就会深受影响。但是,无论如何,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冷静下来,学会和孩子沟通交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和孩子共情,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心里,不要总是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学会俯下身去,像个学生一样去聆听孩子的心声,不要总想着去纠正孩子,有时候,孩子只是想有个人能听一听他的倾诉,而不需要你去讲道理。顺势而为的“三不原则”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学会。
好了,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
用真爱读懂孩子,用智慧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具体到你的孩子,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你一定要学会私信我。
用最容易听懂的语言,讲解深奥的心理学道理。
我是云尔,欢迎您继续收看“人人都要懂点心理学”,感谢你对云尔老师的信任与支持,别忘了点个赞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