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在学校浑身难受,到学校门口就是不进去,要么经常请假,要么上了一两节课就要回家,家长被折腾的苦不堪言。为什么孩子会放弃学习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能好起来吗?根据我的指导经验,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孩子能好起来。国内外很多心理学家不断地探求心理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来给大家讲述几位心理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并给大家讲讲应对策略。
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叫做自我效能感(Bandura,1981)的心理学理论,意思是说:当一个儿童认为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后,他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他相信自己将来同样能够有效地完成类似的任务。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完成任务,而自我效能低的儿童很难以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解决所面临的难题。低自我效能与许多心理疾病相关。
心理学家艾布拉姆森(Abramson)和塞利格曼(Seligrman)研究发现:儿童在学习、社交、应对某些慢性疾病等方面失败时,如果父母或者老师告诉他们,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乏能力或者不可控的疾病导致的,而不是努力不够导致的。这就会导致这些儿童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形成抑郁性的归因风格也就是悲观的解释风格。他们遇到事情都会这样想,无论自己多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干脆我就不做了。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部、整体和稳定性因素(如缺乏能力或不可控的生理因素等)。这种抑郁性归因风格可能导致他们失去活力,从而维持着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低落、学业失败和不能坚持治疗等。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之前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的孩子,遇到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听不懂课,就不想去上学的原因。有些孩子说:我自己无论多么努力,我的成绩也无法超过别人,我努力还有什么用?我干脆不去上学了。我觉得自己非常笨,之前比我成绩差的同学,现在成绩都排在我的前面,这太不公平了。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发现:从学校获得的习得性无助感要到童年中期才会出现。幸运的是,如果老师能将学习的难度调整到与儿童能力相匹配的水平;对儿童的每一个成功都给予积极的鼓励;并且将儿童对失败的归因于努力不够,或者机会不好,而不是能力不足,那么儿童的无助感是可以得到逆转的。
塞利格曼(Seligrman)提出了一个叫做习得性乐观的名词,习得性乐观与习得性无助相反,它认为成功都是由自身内部整体和稳定性因素造成的(如智力、能力、技能等);而失败则是由于外部,特定和偶然因素造成的(如运气、机会等)。
心理学家Crick和Dodge发现:当父母使用前后不一致的、不可预期的言语咒骂孩子,或使用身体惩罚手段来约束孩子时,孩子就会认为周围的其他人也会和父母那样对自己作出类似的行为,除非有确切的信息表明他们不会做出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只要当其他人的行为含义不明确的时候,这些孩子就会认为别人有不友好的企图。这种充满敌意的归因偏见会导致挑衅行为,反过来又会引发报复或抵触行为。这样,失常的敌对归因偏见维持着儿童在攻击行为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
其他各种对情境进行错误理解的认知歪曲,也都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如过分夸大情境中的潜在威胁的认知,会将儿童的焦虑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最终导致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或者到学校就会产生焦虑情绪,浑身难受。
心理学家们也给出了一些方法,力求让孩子走出这个困境。
一、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前提下,把遇到的困难和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各种客观因素。比方说,这次考试成绩下降,是因为有些知识点没有复习到,或者这段时间有各种干扰因素影响了听课效率,或者说这段时间的学习方法需要改变等等。
二、在人际关系方面,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保持一定距离是正常现象,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另外,一半以上的普通人对其他人都是具有善意的,不会无缘无故的对其他人充满恶意。如果发现其他人对自己的敌意、挑衅、霸凌,要让孩子学会及时求助于老师和家长或者警察。
三、家长培养孩子的乐观的性格。所谓完美的人生需要经历悲欢离合,需要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咸。我们不需要饱经风霜,但是,也需要经历一些伤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经受得起各种打击,乐观地看待未来。
当然,对于已经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孩子来说,这些说法和做法似乎没有任何作用。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和培养人,需要我们的耐心、信心,更需要我们抓住机会,还需要作为家长能够冷静理智面对孩子的问题,面对孩子的成长。
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过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好了,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
用真爱读懂孩子,用智慧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具体到你的孩子,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你一定要学会私信我。
用最容易听懂的语言,讲解深奥的心理学道理。
我是云尔,欢迎您继续收看“人人都要懂点心理学”,感谢你对云尔老师的信任与支持,别忘了点个赞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