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领导有事不直接找你,反而让同事传话跟你说,只能说明这一个原因

一阶半职 2025-02-18 13:54:08

一个读者,说了一件让他困扰的事。

他在某单位工作五年了,最近大半年发现领导有事从来不直接找他,而是让其他同事转告。这让他很焦虑,觉得自己是不是被边缘化了。

我听完他的描述,沉默了一会儿。

因为这个问题,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际关系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权力场中的一个基本规律。

讲个真实的案例。

某省直机关有个处室,老科长退休前,把一个年轻人凯旋带到领导面前,说这孩子能力强,可以接我的班。领导点点头,表示认可。

可两年后,这个凯旋就主动调走了。为什么?因为他发现自己慢慢被架空了。领导有事从来不直接找他,而是让别人传话。

表面上看,这似乎印证了"不直接沟通就是被边缘化"的说法。但事情的真相比这复杂得多。

比如看变化,很多人只盯着K线图,看涨跌。但真正的趋势,是在看资金流向,在看背后的博弈。

在权力场中,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不是简单的亲疏远近的问题,而是一种权力运作的表现形式。

打个比方。

你在一个项目组里,如果领导直接跟你说话,那是因为你是执行者。但如果领导要废掉这个项目,他会怎么做?他会通过各种间接渠道传递信息,让项目自然死亡。

这就是权力运作的残酷性。

直接沟通意味着你还有价值,间接沟通往往意味着你已经被边缘化。这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你在这个权力场中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

就像围棋,当对手开始不理会你某个角落的棋子时,不是因为这些棋子不重要,而是因为它们已经被判定为死棋。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

有个领导跟我说,他们单位有个业务骨干,能力特别强。领导原本是直接找他布置工作的。但从某天开始,领导突然改变了沟通方式,开始让别人传话。

三个月后,这个骨干被调离了核心岗位。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单位这种单位内的环境中,间接沟通往往是一种无声的边缘化手段。领导不直接否定你,但通过改变沟通方式,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你已经不在核心圈子里了。

古代皇帝不会直接说不用某个大臣,而是开始不召见他,有用我再传话。这种方式比直接革职要高明得多。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被边缘化?

原因往往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你在权力博弈中的站位出了问题。可能是你不经意间得罪了某个关键人物,可能是你在某件事上的态度不够明确,也可能是你被卷入了某种利益之争。

就像下棋,不是棋子不够强,而是它所处的位置已经无法形成有效的进攻或防守。

所以,当你发现领导开始不直接找你说话的时候,不要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一种沟通方式的改变。你要警惕起来,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这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要仔细分析: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背后可能涉及到哪些利益关系?我在哪个环节出现了失误?

这就像商业里的主力,它撤离之前一定会留下痕迹。关键善于捕捉这些信号。

在权力场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你发现自己被边缘化的时候,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想办法重新布局。

主动寻求转机,及时抽身而退。但无论如何,都不要自欺欺人,以为这只是一种普通的沟通方式变化。

沟通方式的改变往往意味着一个人际关系版图的重构。

而你,已经被划在了核心圈子之外。

1 阅读:3197

一阶半职

简介:洞察体制内职场,关于领域内容,个人事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