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传奇故事:界牌关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5-04-17 04:24:06

自“玄武门事变”后,秦王李世民登基,改年号为贞观元年。大赦天下,自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方宁静,百姓安居乐业。

忽一日,北辽王遣使者送来表本一张,呈于李世民,表章中说到李世民杀兄灭弟篡夺皇位,北辽欲兴兵讨唐,吊民伐罪。表本中还声称要生擒敬德来养马,活捉秦琼挟将刀。

看完表本,李世民不觉龙颜大怒,怒喝使者道:“尔等偏安小国,竟敢口出狂言。我只需在百日之内,率大唐天兵取他辽王首级,剿灭鸟巢。”随即喝退辽国使者。

辽邦使者退去后。唐太宗立刻召来徐茂功、秦琼等众将商议对策。徐茂功建议李世民尽快对辽用兵并御驾亲征,以消除北辽对大唐的威胁。

太宗点头称是,然而北辽与大唐边境,最重要的关口就是界牌关,需要派得力的人去把守。秦琼上前,保举罗成之子罗通前去把守。李世民即派徐茂功书写任命状。

罗成之子罗通,自幼得父亲的真传,武艺精通,刀马娴熟。如今已是大唐国的得力将领,此次接到朝廷的任命状,不敢怠慢,即刻点齐兵马,星夜启程出发。

北辽与大唐重要的边关——界牌关,是军事第一重镇,这里地处漠北,黄沙滚滚、热浪滔滔。罗通来到界牌关,忙督促兵丁修堤筑坝,筑垒修城,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再说,北辽国无时无刻不想入侵物富民丰的大唐,此次,想借“玄武门之变”为缘由,发动战争。恰使者回归番邦,见北辽王,将大唐天子之意传达,北辽王也决定即刻发兵。

很快,北辽国大军整装待发,北辽王任命大将军金勇为先锋,带领五千精兵,率先杀奔界牌关而来。

不多日,金勇已来到界牌关外,安营扎寨后,他定下密计,决定趁着士气高昂进行突袭,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夜已深更,金勇领军马偷偷来到界牌关下,欲搭梯越墙,偷袭攻城。

不料,罗通早已加固城墙,且派兵丁日夜严密防守,辽兵的一举一动早被唐军发现。不等辽兵近前,罗通便率军杀出界牌关,列队迎敌。

双方对垒,罗通亲自出战,杀奔金勇,两人交马仅一回合,罗通就将金勇头盔挑落在地,金勇吓得伏鞍而逃。唐军随后一阵掩杀,辽兵丢盔弃甲,无心恋战,大败三十里。

金勇狼狈逃回辽国大营,向辽王说起界牌关守将罗通,英勇异常。这时,在一旁的屠炉公主听了,却不以为然,她向辽王主动请缨,愿亲自率兵攻打界牌关。

这屠炉公主,乃是辽国丞相屠封之女,从小习练武艺,熟读兵书战策,人长得也十分美丽,深得辽王的喜爱,将她过继为公主。辽王思绪片刻,决定令公主领军攻打界牌关。

公主领命,带领精兵直奔界牌关,来到城关之外,公主命金勇再到关前挑战,引诱唐将出战。金勇策马来到关外,摆好阵势,大声叫嚣起来。

罗通刚刚杀败辽兵,回到关上休息。又听说有敌将来挑战,即刻整顿军马,来到阵前。金勇看到罗通威猛,心里发怵,没敢上前厮杀。

公主喝回金勇,拍马上前,抬眼一看,竟是一员小将,骑高白骏马,头上银冠双尾高挑,面如傅粉银盆,两道秀眉,一双凤眼,鼻直口方,心中暗赞:好漂亮的一个少年将军。

公主在马上,心想:“我在番邦却从不曾见过这等美貌才郎。”心中想着,暗暗地生出爱慕之情。罗通大喝道:“我乃唐将罗通!”

罗通说完,“嗖”的一枪,照准公主的面门刺过来。公主也不敢怠慢,把手中刀一摆,架往枪首,双马一盘桓,公主把刀举起,往罗通头上砍来。

罗通闪身躲过,他和屠炉公主刀枪并举,战在一处。二人大战二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公主暗暗佩服罗通的武艺,决定用计智取。

只见公主虚晃一枪,叫声:“小将果然骁勇,本公主不是你的对手,去也!”说罢,带转丝缰,往野地奔走。罗通正在兴头上,怎肯善罢甘休,双膝一催战马,舞枪追了上来。

公主诈败到一座山坳内,带转马头,暗暗用飞刀甩向罗通,罗通正追赶,忽见明晃晃的一道寒光,直奔自己面门,忙把身躯伏在鞍桥上,躲过飞刀。

渐渐地,两人都很疲惫,公主道:“稍歇,请问小将军姓甚名谁?”罗通道:“我乃唐将罗通。”公主道:“原来将军是罗艺后嗣。我父乃北辽国丞相,你我都是皇亲,不如交个朋友。”

公主说道:“我意欲与将军结成秦晋之好。也算天赐良缘,不知将军允否?”罗通听言大怒道:“谁稀罕与你成亲,你休得胡说!”说罢,挥舞长枪直刺公主咽喉。

公主将刀架在一边,说:“小将军!休要气恼,听我说,其实这场战争,我并不赞成,如能答应你我结秦晋之好,我愿意回去劝说父皇撤兵罢战,你看如何?”

公主又开言道:“这场战争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浩劫。小将军!若真能修得秦晋之好,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你若执意要作战,你我无论谁死都无谓,请小将军三思!”

公主这一篇话,倒把罗通说得猛然觉醒,他心下暗想:“这公主说的此番言语倒确确实实有道理。”他再细看公主,却是体健貌美,非同一般女子能比。罗通心中,不由升起一股爱恋之情。

罗通说道:“既承公主美意,本帅敢不从命!我愿意与公主共同对天盟誓。如你我能共免此战,我愿与公主白头偕老。”一听此言,公主欢喜不已,忙下马与罗通施礼。

有道是:姻缘不是今生定,五百年前宿有因;并头莲结鸳鸯谱,暗里红丝牵住情。罗通与公主来到丹玛湖,两人双双对天起誓,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罗通深知公主的深明大义,遂将自己的一柄随身佩戴的干将宝剑交给公主,作为定情信物。公主接剑仔细端详,也明白了罗通对自己的情意。

公主觉得事不宜迟,就告辞罗通,快马加鞭回到辽王身边。对辽王说明,大唐兵多将广,北辽无法与之为敌,为了避免战事之祸,公主力劝辽王就此退兵。

北辽王听后异常愤怒,想不到公主会如此。他也知道唐朝兵多将广,难以为敌。但是,野心的驱使让他难以收兵,他知道对公主多说也无益,就先支走她。

北辽国王这时突然想起了海兰察可汗,他手下拥有十万大军,可以借来攻唐,便紧急修书一封,派使者求见海兰察。

其实,海兰察早就垂涎北辽国屠炉公主年轻貌美,接到辽王的修书,随提出缔结婚约,作为他出兵的条件。北辽王思考过后,竟答应将公主送给他为妾。

不知情的屠炉此时已经对罗通心怀情愫。这日,她又偷偷跑到边关,再次找到了罗通。两人策马来到丹玛湖,共赏美景,互诉衷情。两颗异国之心,在此时终于走到了一起。

公主与罗通已是心心相印,在丹玛湖边,两人搓土对天盟誓,停止目前的战争,并立下愿结百年同好,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誓言。

不久,公主与罗通的私情终于被北辽王知晓,见罗通与公主感情日渐深厚,北辽王十分恼怒。但他也深知公主的脾气,劝说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最后,他想出一条毒计。

北辽王先派一些密探,化装成商人,到长安城里四处散布谣言,说镇守界牌关的罗通,不顾体面,与敌方的公主往来,偷偷在关外私会。

没多久,辽王又派使者到长安,面见李世民说到界牌关守将罗通私下勾引公主,没有想到堂堂大唐将领,会在战场上如此。唐太宗本来已听到一些传言,知道界牌关暂无战事,没想到北辽使者也找到门上,这大唐的颜面何存?

唐太宗也不再多想,忙下令召回罗通。罗通接令后无可奈何,只得领旨,交代完军务后,独自返回京城长安。

罗通被调回长安,北辽王大喜。他先找到公主,谎称已决定停止与唐作战并说已答应她和罗通亲事,不日就把她送往唐营成亲。公主以为辽王已经回心转意,竟信以为真。

这日,辽王骗屠炉公主,说罗通已经来到界牌关,已到辽营下了婚书,马上他将亲自护送她前去完婚。公主闻听,欣喜不已,临出门还不忘到后房打扮一番。

而私下里,辽王已经和海兰察商议好,他将公主送来,逼着她和海兰察成亲,造成既定事实。然后稳定了公主,再和海兰察联合,共同对唐用兵。

迎亲的车队来接公主,公主高高兴兴地坐上车。一路上,公主抱着罗通相赠的干将神剑,想到自己今生能嫁给罗通,憧憬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心中感到无限幸福。

这边,海兰察也做好了准备。公主被送到了海兰察帐中,却惊觉来到的不是界牌关而是海兰察的韦室国后宫,屠炉知道自己受骗上当,不禁悔恨交加。

这时,海兰察却嬉皮笑脸的走进大帐中,他看到公主不高兴,急忙走到公主身边安慰她,公主怒火冲天,一拳打向海兰察,海兰察猝不及,防,重重摔倒在地。

海兰察恼羞成怒,大喝一声,一群偏将冲了进来,公主见人多势众,忙抽出罗通送予她的定情物干将宝剑,迎上前去,和众将打斗在一起。

公主先后杀死海兰察的两员大将,拼命冲杀出帐外,她企图杀出重围,去界牌关找罗通。但是,海兰察率众将将她团团围住,定要生擒活捉她。

公主奋力拼杀到小山头上,终因势单力孤,怎么也杀不出敌人的重重包围。眼看力气用尽,公主为保名节,心一横举剑自刎。

再说,罗通回到大唐后,终日闷闷不乐,回忆他和公主在界牌关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两人在丹玛湖的盟誓,历历在目,心中更加思念公主,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

李世民几乎是看着罗通长大,如今罗通却为儿女之情如此低迷。为安抚他的心,李世民与史丞相商量,决定将史丞相的千金嫁于罗通,罗通无法抗旨只得领命答应。

在洞房花烛夜的当天,各路文官武将都来朝贺,新娘虽然貌美,却抵不了罗通的愁心思。他担心公主,也不知道公主现在哪里。

罗通和丞相的千金结婚,完全是碍于御赐婚姻,无法抗旨回绝。如今形同傀儡一般被迫与史千金拜堂,罗通心中十分苦闷。其实,他喜欢的只有屠炉公主。

洞房花烛夜,本应该是高兴的事。但罗通思绪万千,没心思和史千金说话,伏在桌案上,渐渐地进入梦乡。睡梦中的罗通猛然见到屠炉手捧干将宝剑来到他的面前。

罗通十分惊喜,急忙上前,在接过干将剑时却发现剑身有血。屠炉公主在他眼前放声哭泣。罗通不知道怎么回事,忙去拉公主,但是公主却突然消失了。罗通猛地惊醒。

这时,屠炉的婢女进来,她将北辽王和海兰察骗婚,公主为保名节已经身亡的经过一一说给罗通,罗通伤心欲绝,悲愤地拔出宝剑,冲出府要找海兰察报仇。

厅堂上,众人正在高高兴兴地吃酒,忽见罗通手提宝剑怒气冲冲地冲出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慌得众人忙不迭都来劝阻。

罗通的举动让在场的史丞相大为光火,他命令罗通回房,而此时的罗通脑子里都是屠炉公主的身影,他不顾一切向外冲,却在躲避众人阻拦时,不小心失手将剑捅向了丞相。

史丞相倒地身亡,罗通也惊愕不已,新娘更是痛苦不堪。李世民闻听此事,大为震怒,下令将罗通押监,明日午时三刻斩首。

转天,罗通因误杀大臣而被拉到午门外准备斩首,他回想起与屠炉公主在丹玛湖边的盟誓,无限感慨。面对断头台,罗通也毫不畏惧。

即将行刑。这时,唐太宗突然带着众人来到刑场,原来界牌关告急,北辽大军强攻的消息已经传至长安。太宗因此决定再给罗通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要他带兵援助界牌关。

但屠炉公主已亡,罗通此时只有满腔的悔恨,万念俱灰,已无牵挂,只想早些入地府去陪伴屠炉,因此断然拒绝太宗的赦免,只求速死。

太宗的责骂、兄弟的劝说、妻子的恳求,甚至慈母的指责都无法说服罗通接旨,最后当罗老太太亲自下跪哀求儿子,才逼得孝顺的罗通答应接旨,前往界牌关。

徐茂公向李世民进言,建议让秦琼之子秦怀玉挂帅,再配上薛万辙、程铁牛等将。太宗即传令派秦琼之子秦怀玉为元帅,罗通为副帅,薛万辙、程铁牛为副将,领兵援助界牌关。

界牌关前,辽王与海兰察已得知唐朝援军即将到来,即刻点齐兵将,指派大将苏宝同为前部先锋官,准备在半路拦截唐军。

唐军浩浩荡荡开赴界牌关。离界牌关越近,罗通对屠炉公主的思念越强烈,每到一处与公主曾经相处的旧场景,都勾起罗通对伤心往事的回忆。

忽然,棋牌官前来禀报,前方出现辽国苏同宝的大军。敌人就在眼前,罗通义愤填膺,主动向秦怀玉请战。

秦元帅令罗通出战,罗通策马上前,忽然,隐约看见娇媚动人的屠炉公主就在对面军中,他于是不顾一切地策马追随而去。

其实,这正是辽王和海兰察设下的圈套,用貌似公主的假屠炉把罗通骗到一旁,再借着罗通痴乱的机会杀害他。罗通身边的副将薛万辙、程铁牛却紧跟上来,时刻保护罗通。

苏同宝一声令下,辽兵围上来,薛万辙、程铁牛左右抵挡,拼命厮杀,跟上来的唐军也纷纷冲上来。一场激战,薛万辙、程铁牛双双不幸中箭倒地。

而此时,罗通已陷入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中。突然,战马中箭,罗通摔下来。就在紧急关头,幸亏后面杀上来一些唐兵,将敌人的包围冲开。兵士们扶罗通上马,退到大军后面。

苏同宝眼见围住唐军,当下欣喜若狂,一马当先,同秦怀玉交战,两人就在阵前往来斗了三十个回合,仍难分胜负。

苏同宝暗暗佩服秦怀玉的武艺,深知力战难于取胜,遂掏出几枚毒药镖,冷不丁投出,秦怀玉没有防备,来不及躲避,中镖摔下马来。

此时,退到阵后的罗通神志逐渐清醒过来,他看不到公主,却发现身边躺着薛万辙、程铁牛两位好兄弟的尸体,而秦元帅也身负重伤。

罗通这才明白这些都是辽军设下的圈套,而两位兄弟却为了护卫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罗通顿然觉醒,他站起身来,大吼一声,再次奋勇冲向战场。

阵前,辽军与唐军混杂在一起,双方激战正酣,罗通冲上来,正好撞见苏同宝,二话不说,挺枪就刺,苏同宝慌忙招架。

此时的罗通,怒发冲冠,骁勇异常,两人交手没有几个回合,罗通神威,卖个破绽将苏同宝一枪刺于马下。

罗通振臂高呼,一马当先,奋勇冲向辽军阵中,唐军士气大振,辽军阵脚大乱,纷纷后退。唐军乘势杀向界牌关。

界牌关前,海兰察在等待苏同宝的作战消息,却听部将来报,罗通率唐军攻来,海兰察大惊,忙传令应战。

罗通再上战马,来到界牌关外,正遇到海兰察,他知道这就是仇人,满腔的仇恨难于抑制。

海兰察早知道罗通不好对付,向后一挥手,身边的两个副将一起上前,截住罗通,海兰察也亲自上前交战,罗通力战三将,毫无畏惧。

忽然,罗通败走,海兰察大喜,以为罗通力怯,随紧紧追上来。罗通瞅准机会,使出罗家的回马枪,回身一枪正中海兰察咽喉。终于为公主报了仇。

海兰察军中众将,看到主帅已死,副将败走,大家已是无心恋战,纷纷逃的逃,散的散。罗通乘余威,率军杀向北辽王大营。

辽王眼看着海兰察大军败退,正无计可施之时,老将王伯超率军赶来,辽王只得和王伯超硬着头皮出营应战。

双方排开阵势,罗通出马看见对面的北辽王,心中义愤难平,遂跃马挺枪冲向敌阵,王伯超挺枪应战。而罗通晃过他的长枪,直奔其身后的辽王刺去。

辽王以为前面有老将王伯超迎战,却没有料到罗通会如此勇猛地直接冲过来,未及防备,措手不及,被罗通的长枪戳死于马下。

王伯超见状大怒,带领几名骁勇的偏将迎来。这王伯超已经九十九岁,虽然是辽国一员老将,但自幼练习武艺,技艺娴熟,本领高强,而且力大无比。

王伯超举枪迎战罗通,双方往来打了几个回合,王伯超一看,真要力战,自己绝对不是罗通的对手,便假装败下阵来,招呼自己的几名偏将和罗通交战。

偏将得令,轮番出战罗通,罗通斗得兴起,一一迎战,战不几回合,王伯超又上来。原来这是王伯超使用的车轮战法,目的就是要消耗罗通的体力。

如此的战术让罗通体力开始衰竭,王伯超看准机会,找准罗通的一处破绽,一枪扎中罗通的腹部,将罗通的腹部挑破,顿时血喷不止,肠子流出腹外。

众偏将一见,立刻来了精神,同时来战罗通。罗通中枪,疼痛难忍,但是,他毫不惧色,扯下一块大旗,用大旗裹腹盘肠,继续迎战王伯超。

罗通受创,并没有退缩,腹部的伤痛反而更加激励起他的顽强斗志,他提起精神,奋力一枪,将一员偏将挑落马下。

罗通再回转身,再一枪将另一偏将头盔挑下,偏将吓得大惊失色,慌乱中坠落马下,正好碰上一块顽石,也送了性命。

先后两员偏将被杀,看得王伯超不禁心中赞叹:被我刺中一枪,肠子都流在腹外,还裹旗再战,且越战越勇,真是古往今来少见的硬汉子。

这时,罗通因为拼杀多时,体力已经完全透支,已经在马上摇摇欲坠,他知道恐怕今日难得保全性命了。

这时,界牌关前满天烟火。唐军和辽国双方的军队都在混战。王伯超见罗通这等模样,乘机挺枪刺向罗通,罗通一躲,顺势翻下马来。

罗通瞅准机会,趁王伯超靠近观看之时,猛地蹿起。王伯昭猝不及防,被罗通翻于马下。罗通面对界牌关前的满天烟火,托起王伯超,跳入熊熊火海中。两人同归于尽。

听说罗通已死,受伤的秦怀玉失声痛哭,他顾不得伤痛,骑马冲向敌营,杀得辽军人仰马翻。

辽军失去主将,已开始溃败,秦怀玉率军以排山之势,消灭了辽军主力,赢得了界牌关战斗的胜利。

经历了战火浩劫的界牌关,一片狼藉。罗通和屠炉公主的魂魄一起回到这里,两人正在感慨眼前的残瓦破砖时,突然看见了一枝细绿的小草,在废墟中昂然挺立,展现无限生机。

0 阅读:14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