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话题:确诊ADHD,整个人生终于得到了解释。

网友分享
就像其它「被确诊的精神障碍」一样,网友们也罗列出了一些「症状」:
多巴胺水平低,经常心情不好大脑思维跳跃,经常拖延,行动力差忽略别人正在讲话,心不在焉花钱无节制,经常丢东西不主动交友,作息混乱自制力差,容易对游戏、购物上瘾......
部分网友列举的adhd「症状」整理
更普遍的现象是:父母在孩子确诊ADHD之后,发现自己也是ADHD患者。

成人ADHD目前在国内没有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专家共识估计国内患病率在3%左右;一项在大学生中的研究发现,8%左右的人出现ADHD症状。
今天我们来谈谈成人ADHD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需要及时就医的三种情况。

ADHD,我们以前习惯简称它多动症,这不太准确。
它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顾名思义,症状有两组:
1、注意力缺陷。
2、多动、过动。
这不是一种儿童特有的神经发育疾病,目前普遍认为它是一种会影响我们全生命周期的疾病——大约有30%-50%的患儿,症状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期。

成人ADHD与儿童ADHD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症状主要集中在注意力相关问题上,多动问题减少。
2、共病更多,比如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物质依赖(烟、酒精、药物成瘾)、肥胖问题等。
其中抑郁症共病率高达45.76%,难治性抑郁症共病率高达34%。

成人ADHD相比儿童来说会给人生造成更大的损害。
这不难理解,成年人拥有更大的自由,也拥有更大的责任。
ADHD症状不仅影响我们年幼时的神经发育,在成年后还会持续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影响学业、职业、婚姻、家庭,影响我们的一生。

目前,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但已有多种假说和研究证实,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主导、与不良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很多人提到的「多巴胺不足,容易心情不好」,的确可能是成人ADHD的一个症状。主要原因是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但这种说法提到的神经递质不全面。

很多人在孩子确诊之后,发现自己也患病,确实也经常发生。
因为ADHD在双生子研究中发现:遗传度高达80%。
ADHD确实在年幼时期就对我们的大脑持续影响,引起脑结构、脑功能、认知功能(包括注意模式、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语言记忆、阅读技能等等)的改变或异常。

对于养育A娃来说,我们可以:适当使用药物来进行生理调节,也可以从环境方面入手来减轻影响。
但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的目标当然不能是完全逆转人生,应当是:及时控制和减少各类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患者的个人潜能,提升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推荐长效哌甲酯缓释制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共病抑郁、焦虑、双相等其它精神障碍时,则会采取综合的药物治疗方案。

对于成人ADHD,非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生活方式训练、健康教育、正念冥想、作业治疗等。
尤其要考虑患者症状对伴侣、子女、家庭的影响,必要时最好能进行家庭心理治疗。

实际上对号入座第二部分提到的症状时,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多少有那么几条——注意力的缺失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小众事件。
所以出现「症状」不必过分担心,我们要看症状出现的数量,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持续的时间以及它造成的影响。

但是,出现以下3种情况,还是建议及时就医:
1、直系亲属中有怀疑或确诊ADHD,且怀疑自己可能是ADHD的。
2、出现明显情绪相关症状的:例如情绪反应过快、强度很大、暴怒、经常为了小事情绪波动、懊恼、沮丧、对挫折过分敏感、长时间情绪低落等。
3、社会功能遭到一定影响的:例如频繁换工作导致职业发展非常不顺利、婚姻家庭遭受巨大影响等。
与养育A娃和陪伴A娃一样,对于成人ADHD来说,坚持进行综合治疗对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家人的理解的陪伴,更为重要。

ADHD的确诊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是一种救赎,原因就在于:
多年来不被理解的各种想法和行为,终于得到了一个客观的原因,而非各种主观的「臆断」。
“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认真,不是我不够好,我只是生病了,需要诊断和治疗。”
如果你需要帮助,安忻一直都在~

审核医生:李苏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少精神科)
插画:金三儿
免责声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内容均为科普知识介绍,不含有推荐、证明等广告属性。科普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无广告属性。如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或对文中来自网络未能找到出处的图片有版权异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