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失眠、上班没状态,春节戒断反应?节后综合征急救包来了~

茂德看养护 2025-02-06 11:36:50

3个工作日过去,你「戒断春节」了吗?

热闹的老家 VS 冷清出租屋

过节的轻松 VS 上班的压力

现做的饭菜 VS 预制的外卖

对比过于强烈,心情如下所示。

「上班不在状态」、「春节戒断反应」,频频登上热搜。

「不想上班」的情绪和「不得不上班」的现实巅峰对决,引发一系列的身心反应:不舍、无奈、伤感、焦虑、失眠.....

想做点什么来改变,却又不知从何做起。

毕竟找上门来的失眠、头痛、疲惫、烦躁,不仅影响工作状态,更影响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

如何急速调整睡眠和心理状态,适应当下的环境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节日假期为什么这么难戒断」。

长期稳定的规律行为能够逐渐建立一套协调的条件反射活动模式。

说人话就是:平时规律上班这事儿,也许你不喜欢,但已经适应了。

过节期间,睡眠节律、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社会关系都与上班时截然不同。

所有的身体、心理、社会关系平衡都会被影响,甚至会建立新的动力定型。

回到上班环境中,需要再次改变动力定型时,不适感就会随之产生。

主要呈现为:

长假期间打破原有的作息习惯,睡觉随心所欲。

回到工作中,「被迫」的朝九晚六,需要你重新适应一遍。

家庭、朋友聚餐,吃香喝辣。胃肠道系统加班加点,不堪重负。

回到工作中,本来就吃腻的外卖,更吃不下了。

再卷的工作狂,春节期间也会让团聚的温馨占据生活主流。

回到工作中,面对的是一起工作的同事,心理上也需要重新建立联系。

动力定型的特性是:只要经过长时间反复的练习,就能够形成。

所以朋友们,痛苦可以是暂时的!

只要行动起来,就能把消极的心态转移到积极的「全新动力定型建立」上。

建议大家先从睡眠开始调整,只要睡得好,生活一定更美妙!

正确的休息比休息本身更重要。

生物钟是客观存在的,而生活方式是主观选择的。

既然要建立新的动力定型,我们不如建立一个比之前更好的~

有人可能会问:道理都懂,但太难做到了,有没有更简单的小方法呢?

有的!四个非常简单的小方法教给大家。

抱树「疗法」:找一棵大树,和它拥抱吧!

大树是安静的聆听者,不会主动评价或回应,你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情感和负面能量是否会被对方接受。

「睡前一盆汤」,睡觉更舒爽!

睡前泡个脚或者澡促进体温上升,等你上床准备睡觉的时候,体温下降会让你产生睡意。

睡不着,千万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机。

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才能建立床与睡眠的潜意识链接。

超过30分钟没睡着?马上起床,去做些别的事:冥想、轻音乐、看书、整理杂物都可以。

如果实在睡不着,找一支笔,一张纸,把你担心的事情一项一项写出来,然后写上你认为值得尝试的解决方案并执行。

如果实在困扰,也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其实难以戒断节日,更大程度上是我们难以面对工作的压力。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心理小技巧:其实压力也并非是一件绝对的坏事。

转变对压力的看法,就可以改变身心对压力的反应。

面对每一项工作,不当作困难,而当作新的开始,新的挑战。

5个认知小技巧:

1. 告诉自己:我已准备好应对新的挑战。

2. 身心不适时,给自己安排计划性、交流性质的工作。

3. 把事情拆解成小目标,给自己缓冲调整的时间。

4. 每次完成小目标,都都给自己一个积极的鼓励:「我完成了新的小挑战」!

5. 永远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只要立即行动,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希望这些小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快速找回状态,积极工作、健康生活!

免责声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内容均为科普知识介绍,不含有推荐、证明等广告属性。科普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无广告属性。如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或对文中来自网络未能找到出处的图片有版权异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