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供需趋紧支撑价格韧性,豆棕价差修复仍需时间

油脂聊商业 2025-02-12 22:36:50

引言:春节后棕榈油一周内涨幅逾7%,主力合约已经突破9000元/吨的关口。但春节后贸易商24度棕榈油基差报价下调,2月11日天津国标24度05+1350元/吨,较节前下跌170元/吨;山东05+1200元/吨,较节前下跌200元/吨;江苏05+900元/吨,跌200元/吨;广东05+980元/吨,跌140元/吨。

全球棕榈油供需格局:产量收缩与库存压力并存

根据2025年1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报告,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为123.71万吨,同比大幅下降16.8%,出口量也减少12.94%至116.83万吨。尽管进口量激增133.34%至8.8万吨,但期末库存仍环比下降7.55%至157.98万吨,创下阶段性低点。这一数据反映出主产国马来西亚正面临产量收缩与出口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的下滑主要源于持续降雨影响收割及劳动力短缺问题拖累,短期内供应紧张难以缓解。尽管印尼B40生物柴油计划推迟至2月中旬实施,但其国内棕榈油消费预期仍存,两国减产共振为价格提供强支撑。

中国市场:库存去化与基差走弱的分化

截至2月7日,中国棕榈油商业库存降至46.18万吨,同比减少31.18%,显示节后补库需求释放。但国内节后棕榈油到港将持续增加,2月船期预估为10.8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9.57万吨,因此国内呈现期现分化,基差报价承压的价格走势。但从长期来看,目前3、4月的买船依旧偏少,国内进口商对高价棕榈油的采购意愿较弱,但是豆棕价差修复却仍需时间。

截至2025年2月11日,华北豆棕现货价差为-1900元/吨,山东为-1680元/吨,华东为-1310元/吨,华南为-1270元/吨;而春节前1月26日华北为-1890元/吨,山东-1590元/吨,华东-1280元/吨,华南-1120元/吨。目前来看,豆棕价差依旧维持深幅倒挂,短期内难有改善。豆油价格优势显著,终端消费更倾向豆油,压制棕榈油需求。

印度市场:关税传言引发进口波动

印度12月棕榈油进口量环比大降41%至50万吨,创9个月新低,因价格涨至两年半高位推动豆油替代(豆油进口量增至42万吨)。然而,近期市场消息称印度或于3月上调棕榈油进口关税,刺激2月进口激增,预估达65万吨(较1月增1.5倍)。此前,早在1月23日印度行业组织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SEA)就强调有必要启动“国家食用油使命”(NMEO),增加财政支持,以促进油籽生产,减少对进口的依赖。SEA对精炼棕榈油进口的增加表示担忧,并表示,由于从印尼和马来西亚进口廉价的RBD棕榈油,印度棕榈油精炼行业正遭受产能利用率极低的困扰,它们正转变为单纯的包装商。该行业机构要求将RBD棕榈油的进口关税税率从目前的12.5%提高到15%,同时不改变毛棕榈油关税税率。

但印度毛棕油进口利润和精炼利润长期维持倒挂,进口关税的提高或将加深进口利润倒挂幅度,且短期抢进口行为或透支未来需求,需警惕政策落地后进口量骤减对价格的冲击。

印尼B40即将落地:长期潜力仍存

印尼B40计划推迟至2月中旬实施,短期内削弱棕榈油工业消费预期。但长期看,若B40顺利落地,生物柴油年消费量或增200万吨以上,叠加2025年柴油进口量计划削减42%(至460万千升),棕榈油需求潜力仍存。当前政策执行不确定性为市场增添波动风险。

价格走势预测:高位震荡,警惕回调风险

1.短期驱动因素

利多:主产国减产、库存低位、印度抢进口支撑价格、印尼B40或将落地

利空:豆棕价差倒挂抑制消费、基差走弱反映现货疲软

2.潜在风险

政策变动:印度关税调整时间及幅度、印尼B40执行力度

替代品冲击:豆油价格走势及南美大豆丰产预期

天气与生产:马来西亚雨季延长或劳动力问题加剧

综上:短期棕榈油市场多空交织,主产国减产与库存低位支撑价格,但需求端疲软与政策不确定性压制上行空间。未来1-2个月需紧盯印度政策动向、印尼B40落地时间及主产国产量数据,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0 阅读:8

油脂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