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中华大家读书汇 2024-08-02 00:20:33

认知决定命运,格局决定发展。

我们中国人一开口就见高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诸葛亮开始不答应。刘备一句话把诸葛亮说动了。

他究竟说什么了呢?他说,先生若不下山,天下苍生怎么办?诸葛亮一听这话,真是感动的快落泪了。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帮助刘备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

而后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如果刘备说,先生若不下山,我刘备怎么办呢?孔明一定会想,你怎么办是你家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哪还有后来的事儿。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木料经过墨线画线,就能够取直;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就能成为圣人。木因绳而直,君因谏而明。

君王能够圣明,臣下不等命令就能承顺他的意思而进谏。

对于君主而言,知道自己的过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君主手握权力,自然有很多人为了争宠、争夺权力来谄媚巴结,君主每天听的都是阿谀奉承、赞叹肯定的话,而人听这种话过多的时候,就会洋洋自得,自以为圣明。

再有人指出君主的不足和过失时,就很难接受。贤明的君主明白这一点,不仅要让百姓说话,表达他们的意愿,而且还要经常主动地求取谏言、了解民情,通过这些方式认识自己施政的得失。

历史上的明君,特别像唐太宗,重用谏臣魏徵,这种例子很多。而历史上的昏君重要的表现就是杀谏官。君主喜欢受谏,那么臣子不用命令就会进谏、顺从君主美好的命令。

君王圣明,天下敬之。君王不明,天下叛之。君王圣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荀子也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圣人,唯有不断地学习,虚心请教,才有可能。君王也不例外,要治理好天下,更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虚心请教,集众人智慧。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一个人想要成为杰出的人,就要听人规劝,虚心请教,万万不可刚愎自用,固步自封,闭塞言路,成为一个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

采纳别人的意见,就象采纳自己提出来的意见一样。

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治理国家就好比治理家庭,耕地的事要问奴,纺织的事要问婢。比喻要向内行人请教。

尊贤任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尊重贤明,使用能人,想信忠义之士,接受忠义之谏,因此国家安定。

纳谏昌,拒谏亡。君王听取下的规劝,拒谏:拒不听取下面的规劝。

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受谏者圣。

人之将疾者,必不甘鱼肉之味;

身之将败者,必不纳忠谏之言。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英明的君主专心听取别人批评自己的过失,而不想听别人对自己的赞誉。

别人批评,要能接受,在修行的时候,当然过失不能避免,批评的人很多,有人是有意批评,有人是无意的批评,都要能接受,当作一面镜子,认真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难免会犯错,每一个人都有自已认识的局限。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失误的时候,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永远成功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缺陷的一面,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最完美的。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是很难看到自己的“背后”,很难观察到自己性格中缺陷的一面。

学会观摩别人,使自己能借鉴其长,得以提高,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还浑然不觉,甚至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固执地不肯改正,结果使错误越犯越大,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只有视错误,积极改正,不存芥蒂,才能在工作学习上有所进步。

欲成功,先”成“人。一个人便是一个世界,自己好了就是好了一个世界,先有态度,才有学问,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

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孔门的学问,不是知识,而是做人做事,要拿人生修养来体验,随时随地来学习。

当一个领导群众的人,千万不可有“自见”,需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把所有的智慧,集中为自己的智慧,智慧就更大了。

尤其对一个当领导的人来讲,千万不要轻易犯了这个错误,即如一个公司的老板、董事长,一旦事业成就,便不可得意忘形,须有“不自见”,才能更加明白事理。

能听反对意见,全靠见多识广,不要轻易去指责他人,而是通过反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欲成功,先”成“人。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0 阅读:0

中华大家读书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