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欧”品牌已成往事

化妆平保 2024-11-22 10:12:41

三家品牌仍在,但对中国中高端市场的主导已成过往云烟。

文丨李硕

曾独属巴黎欧莱雅、欧珀莱、OLAY玉兰油的城池正被相继攻破。

刚落幕的天猫双11美妆成交总榜中,巴黎欧莱雅居第二位,连续两年落后于本土品牌珀莱雅;OLAY玉兰油由去年的第七位降至第十,排在本土品牌薇诺娜之后;欧珀莱则未出现在前二十榜单之中。

在国内化妆品市场,以价格段划分,通常主力单品价位在200元以下的为大众品牌;200元-500元为中高端品牌;500元以上则被视为高端品牌。

合称为“三欧”的巴黎欧莱雅、欧珀莱、OLAY玉兰油曾是国内中高端美妆市场的佼佼者。十年前本土品牌多处在模仿、探索阶段,鲜有价格突破200元的产品,就算有,市场份额也难同“三欧”品牌抗衡。

时过境迁,中国中高端化妆品市场正在演绎一场新老交替的战争。

“三欧”品牌面临围攻之势,珀莱雅、薇诺娜、可复美等越来越的多本土品牌正向这三家所处的市场区间发起冲锋。

遭“两面围堵”

OLAY、欧珀莱、巴黎欧莱雅依次于1989年、1994年、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或在中国市场诞生,一度是每个商场的标配,成为拉动国内百货专柜销售增长的主力。

2004年,OLAY打败本土品牌大宝,以12.38%的份额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护肤品牌。

2012年,巴黎欧莱雅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超60亿元,几乎占到欧莱雅中国当年整体年销售额的一半。

2015年,欧珀莱专柜数量达1000家,年销售额高达30亿元。

与10年、20年前的处境不同。如今,“三欧”品牌有了更多对手,它们的竞争压力,源自珀莱雅等本土品牌的价格升级;也来自为扩大销量、缓解库存压力而加大折扣力度的雅诗兰黛等国际一线品牌。

“我们正向欧莱雅和OLAY学习,从以前定价100元的大单品提升到 200元以上。”在三年前的一次内部交流会上,珀莱雅负责人的一番话让“三欧”嗅到危机。

当时一位商超渠道代理商向化妆品报透露:“在价格带、人群定位、销量等方面,头部国货品牌与三欧品牌的整体差距在缩小。”定位上,如今珀莱雅的王牌单品红宝石面霜对标的正是巴黎欧莱雅和OLAY,品牌主推的早C晚A精华组合、源力精华、双白瓶产品组合价位在200元-400元间。

除在品牌升级中谋求价格上探的国货品牌外,“三欧”品牌同样面临兰蔻、雅诗兰黛、迪奥和香奈儿等国际一线品牌冲击——国际美妆集团旗下高端品牌正加大促销折扣和渠道下沉力度,以拉动中国市场业绩增长。

尼尔森NielsenIQ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中,全国51个城市百货化妆品柜台数量共缩减了近6000个,这意味着“三欧”品牌销售主阵地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资料来源:《2025东方美谷全球美妆产业趋势前瞻蓝皮书》

百货渠道内部竞争格局也对“三欧”不利。根据《2021年化妆品行业百货渠道复盘及趋势报告》,2020年,护肤、彩妆产品的销量、销额增长率与品牌的高端化程度成正相关,通俗来讲就是“越贵”的品牌在百货商场的生意越好。

从千禧年后引入欧珀莱、欧莱雅、玉兰油“三欧”品牌;到2013年左右引进雅诗兰黛、兰蔻、迪奥;再到2018年后引入香奈儿、YSL等,像金华一百引入品牌的路径一样,消费升级趋势下,二三四线城市的众多百货商场正将一线国际品牌视为生意增量。

这印证了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马晓宇曾在去年做出的判断,除了兰蔻之外,欧莱雅集团下的高档化妆品部品牌在下沉市场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YSL、碧欧泉、科颜氏、植村秀等品牌。

于此,消费者逐渐向大众品牌和高端品牌两个极端分化,消费者或寻求降级消费,或随着购买力提升转而选择更高端的品牌。

2022年,“三欧”品牌的疲态挑动市场神经。

当年,欧珀莱在全国范围内合并分公司,并开启裁员。一位与资生堂集团交往颇深的代理商透露,针对东北三省区域,欧珀莱品牌在吉林和黑龙江的分公司将合并至沈阳,该举措旨在节省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人效。“欧珀莱有资生堂集团的科研技术背书,产品实力没得说,但品牌顺应市场发展的脚步似乎总慢一拍。”某百货的美妆部门负责人称。

贬值的“社交货币”

1997年,巴黎欧莱雅签下当时最红的明星巩俐作为形象代言人;2003年,OLAY邀请张曼玉拍摄了风华绝代的广告大片;欧珀莱则在资生堂的专属定制下,为万千中国消费者带来美的启蒙。

“三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它代表的是光鲜亮丽的白领生活, 满足了彼时二三线城市中高端收入者对化妆品专柜品牌的想象。

时代也为“三欧”品牌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大量中高端收入者希望通过品位与消费来明确自身时尚、优雅的社会身份,而携带海外基因的“三欧”品牌是极佳的社交货币,到百货柜台购买它们被视为中产品质生活和经济实力的体现。

如今美妆品牌所面对的是一批更加理性的中国消费者,当他们双11点击商品链接时,脑海中浮现的很少是广告片中营造的美丽承诺和美妙故事,而是美白、抗衰等具体的皮肤需求。

正如《2025东方美谷全球美妆产业趋势前瞻蓝皮书》判断的,流量红利见顶,大牌滤镜失灵,实质是占据主导力量的年轻消费群体,更强调本我的个性诉求和理性思考。尼尔森咨询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从需求角度来看,用户现在想要的是“升级的体验+降级的价格”。抢在“三欧”品牌前面,国产品牌卷价格、卷成分,冲击着化妆品市场原有的价格体系。

▲资料来源:《2025东方美谷全球美妆产业趋势前瞻蓝皮书》

自红宝石系列之后,珀莱雅便很少做“一瓶多效”的产品。珀莱雅主推产品中,红宝石、双抗、源力等都规避了“贪大求全”,而是聚焦更小的功效领域做研发与营销投入,如抗初老、抗糖抗氧、修护等。

这种趋势也曾在手机市场出现,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高端手机豪华感来自于蓝宝石、贵金属等稀有材质的使用。然而,智能化浪潮之后,苹果等厂商重新定义了手机的使用体验,鲜有人再将品牌LOGO和奢华外观作为高端手机的标尺。

2023年,国货美妆以50.4%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了外资品牌。随着国内化妆品产业走向成熟,营销、配方、功效、外观、使用体验等维度上,本土品牌与“三欧”品牌间的差距正在缩小,甚至反超,三欧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其曾经能给消费者带来的优越感已经不复存在。

在更细分的敏感肌市场,早年,中国敏感肌市场长期被薇姿、理肤泉等国际品牌占据,近年来,更多国货品牌争相进入这一赛道。《2022年敏感性皮肤精细化护肤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国产品牌已经在TOP10中占据六成以上,整个市场呈现本土化发展趋势。

更关键的是,本土品牌活跃在年轻人群中,他们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带动更多人对海外品牌祛魅,从实际体验出发选择来选择更符合需求的国货产品。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曾指出:“时尚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大多数人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而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能再把它叫做时尚了。”

当一个品牌营造的时尚感不再稀缺,缓慢的上新速度、沉闷的产品风格逐渐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减弱,其品牌号召力衰减在所难免。

重新出发

对陷入被动的“三欧”品牌而言,转型调整势在必行。巴黎欧莱雅和OLAY选择增强本土化能力应对竞争。

今年8月,宝洁中国宣布北京创新中心二期正式启动,该创新中心如今是宝洁全球第二大、也是亚洲最大的创新中心,拥有超过800名科研人员,已实现95%产品的本地研发。

同期,OLAY在中国市场推出采用“酸·A·肽”复配体系的淡纹黑管精华,以及采用「信号肽·紧致肽·酵母肽」胜肽复配的第四代超红瓶,并首次为超红瓶推出双版本质地,以贴合中国消费者细分化的淡纹需求。

去年进博会期间,资生堂发布突破性抗老成分新肌酮,推出黑精灵精华4.0的欧珀莱成为在中国率先使用该成分的品牌。

在对危机的预判上,巴黎欧莱雅仍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去年底,巴黎欧莱雅上市了小蜜罐第二代面霜,并将主推成分由玻色因替换为重组胶原蛋白,被外界视为国际美妆公司反向“跟风”中国成分的代表性事件。

除引入重组胶原蛋白外,欧莱雅集团还在去年9月通过旗下的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对中国美妆原料公司杉海创新进行少数股权投资,此前双方已在皮肤护理、彩妆、护发等领域,开展了多种活性原料的超分子开发研究。

供应链环节,欧莱雅于今年4月在苏州启用了集团首个智能运营中心,通过提升履单效率,适应中国市场高度成熟的电商环境。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活跃的化妆品竞技场,人均使用三小时社交网络、短视频,许多运营手段的复杂程度远超西方市场。在品牌营销上,如何持续活跃在社交网络,为品牌做人群蓄水,是“三欧”品牌需要思考的另一个议题。

今年,欧珀莱与抖音头部KOL叶公子发布首部抖音短剧《最深的秘密》。作为资生堂中国率先尝试短剧模式的品牌,抖音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借势短剧热潮,欧珀莱取得了五集总播放量5700万、总互动量118万,总新增472万的品牌高兴趣消费者,其中品牌精准目标人群占48%。

不可否认,尽管面临市场冲击,“三欧”品牌仍具备深厚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知名度,再创辉煌不是没有可能。若要实现,跳脱传统视角,重新理解中国市场,再次唤醒人们的购买冲动或许是最迫切的选择。

0 阅读:9

化妆平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