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清样》——撰文 | 文一刀
日前,《西安市进一步加强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管控疏解人口降低密度的规划管理意见》出台,根据之前公开的信息,这次出台的规划意见属于2017年底提出全面优化大西安超大城市空间格局战略落地的一环。该蓝图由十个字构成:“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其中城市“中优”意指中心城区的提升优化。
现在出台的规划意见则明确了西安城市“中优”战略推进的具体目标:在明清历史文化区及隋唐历史文化区共计约113.06平方公里( 其中,明清历史文化区约21.13平方公里,隋唐历史文化区约91.93平方公里)的管控范围内,至2020年将疏散3万人,增加50公顷绿地、广场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至2025年,初步形成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社会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核心区。
围绕此目标的相关管控规定涉及用地管理、地下空间利用、城市设计、建筑方案审查、规划许可事项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冀希望解决的主要是“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高、建筑容积高、城市病严重”的问题。
梳理完这份规划意见的内容,明眼人或许已经发现其中出现的许多逻辑不通之处。首先来看这一区域的人口密度:解读中相关负责人谈到目前在这113平方公里城市区域内生活有40余万人口,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以此公式测算,该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40人,这个数字与国内主要城市主城区人口密度相比其实并不算高。
比如上海主城区(市内七区加闽兴、宝山、原浦东新区)10604人;
天津主城区(和平、南开、河东、河西、河北、虹桥)人口密度24855人;
沈阳主城区(和平、大东、铁西、皇姑、沈河)人口密度7923人;
石家庄主城区(长安、桥西、新华、裕华)人口密度7766人;等等。
还有香港、澳门、深圳等自不用说,城市人口密度高得吓人,但真说到“城市病”来,至少在交通和环境方面都比西安情况好。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在西安这11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城市病”,然而这些“城市病”并不主要是人口密集造成的,而主要是基础设施、管理治理落后等因素导致。
比如交通问题,立体路网少、断头路多、四处开挖的占道工地更多,而且只要挖开没个三年五载基本完不了,许多路挖开施工许久后刚刚合拢,没多久又因其他事项开挖,反复循环。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每一个西安人都能随手举出身边的例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在这些现象背后长期存在的主要是管理失调与效率低下,与此区域内生活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并没有多大直接关系。
而且,即便疏散3万人出去,又能让人口密度降低多少呢?算下来是从每平方公里3540人降到3274人,这“药方”就能治好“城市病”?
考虑到还要增加50公顷(即750亩)绿地、广场,意味着在此范围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就会有一个约6.63亩大小的绿地、广场,这些绿地的密度是不是有点儿高呢?修建这么多绿地、广场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治好“城市病”?尤其是交通出行方面,恐怕不敢继续往下想吧。
还有那个听似宏大的城市“中优”目标:“至2025年,初步形成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社会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核心区”。
稍微冷静看一遍就会发现,这个愿景的指向既含混又模糊。怎么就叫“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像西大街改造那样毁了真文物建起假仿古吗?又要突出何种“城市特色”,是一大堆绿地那种吗?
曾经,两公里长的西大街是远近闻名的匾牌、戏装道具、小百货等商品集散地,城隍庙商场更是人们进城必去的地方之一,沿街历史遗迹星罗棋布。改造时也宣称目标是要“大大增强古城的历史特色”, 结果建起一溜怪异仿古、粗糙造型、不伦不类风格的低劣建筑,传统历史文脉毁之殆尽。现在漫步西大街,谁要说能“使人恍若回到盛唐一般”,真可以送医院看看精神科了。反而是因种种原因未能改造的回坊,成为保留下来的历史街区。
对于西安来说,主城区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它已经是这个城市真正仅存的延续历史文化的区域,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些历史沉淀深厚的区域甚至超越了西安一城一地范畴而属于国家与人类。
对这类区域的优化提升,比如环境的不舒适、不卫生、消防与结构隐患,从建设工程角度看都有相应的设计对策可以解决,也有很多办法去改良它们。更可取的路径应该是那种有弹性的、通过多点的微观空间调整来疏导、延展、联通的方案,包括一些在清晰规则制约下的非正式建造与改造。而不是以快速、大规模的连片推到重来把城市中随年代而自发的东西全部消灭。
因为城市是非常复杂的生命体,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在其中留下痕迹就像年轮,这些部分互为基础、互为前文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为了追求某种含混不清的目标,一刀切、一阵风、一惊一乍地将这些年轮一笔抹平,失去的远比得到的要多。
在对这部规划意见解读过程中,有关负责人还特意强调:“将通过棚改等方式,在两年内疏散3万人,增加50公顷绿地”,此言一出,真相毕露。——《调查清样》
城墙内就应该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