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十月,随着北伐、西征的战事告一段落,朱元璋开始对开国功臣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其中级别最高的是六个公爵,和清代比起来,明代的爵位比较复杂,如果不是对明史有所了解的读者,恐怕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就拿文武排名第一的徐达和李善长来说,徐达的封号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参军国事。
李善长的封号是: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参军国事。
这其中的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中书右丞相,等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御史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与诸位来聊一聊明初时期的爵位。
首先是勋号朱元璋所封的六个国公皆是早年跟随他南征北战的知己故交,也是大明开国后第一批受封的大臣,公、侯、伯都称之为“本爵”,他们开头都以“开国辅运推诚”称之,此即勋号。
同时,六个国公中有五个是武臣,只有李善长一人是文臣,所以李善长的封号和其他五人是不同的。武臣称“宣力武臣”,文臣叫“守正文臣”。之下的侯、伯其实也是一样的,都会在封号中注明是文还是武,这个制度后来一直被沿袭。
此外,同样是开国功臣,刘基和汪广阳的封号又略有区别,称“开国翊运”,这是因为他们二人并非朱元璋嫡系成员,在封号上加以区别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不是开国功臣,而是由儿子继承爵位的,那么就没有“开国辅运”的字样,比如常遇春的儿子常茂虽然也是六国公之一,但他的封号就要简短很多,即: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郑国公。
洪武二十一年,常茂因罪被夺爵,朱元璋改封常遇春的次子常昇为开国公。其封号大头的是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
洪武一朝,还用过“推忠协谋”等号,但为数并不多。永乐时期分封的主要是以“奉天靖难”、“奉天翊运”等勋号。
其次是散阶、勋官明代继承唐宋制度,文武大臣都有散阶、勋官,以示朝廷恩宠,封号中的特进光禄大夫属于散阶,左柱国属于勋官。洪武时期,开国功臣们的散阶、勋官都明显高于一般的品官。
我们知道,正一品文官的散阶应为光禄大夫,二品为荣禄大夫。朱元璋所封的六个国公分别是“特进光禄大夫”和“特进荣禄大夫”,地位十分显赫。而特进光禄大夫的名号,只有徐达和李善长两人。
左柱国是勋官最高级别,六个国公中,同样只有徐达、李善长二人是左柱国,其他四人皆为右柱国。这是因为明代尚左,左比右的地位更尊,这也表明朱元璋对徐达、李善长功劳的高度认可。
至于“参军国事”则是朱元璋借鉴元朝制度授予公爵的特殊称号,从字面意思理解,参就是参与国家军政事务的意思,和清代的议政王有点类似。这个称号仅限于洪武初年使用,且只分给了徐达、李善长二人。
徐达、李善长之后的李文忠、冯胜、邓愈三人为“同参军国事”,档次有所降低,就和科举考试中三甲的“同进士”一样。六个国公中,唯有常茂没有参军国事的头衔。
第三是实品官职封号中太师、太傅以及中书左、右丞相都是正一品文官,属于实品官职(三公虽是虚衔,但也列入品官的行列)。
六个国公当中,徐达领中书右丞相,李善长领中书左丞相,李文忠领大都督府左都督,冯胜领大都督府右都督。常茂、邓愈二人则无实品。
常茂当时尚年幼,不领任何官品可以理解。而邓愈为何也不领官品呢?这是因为朱元璋在封爵前就已经决定让汤和、邓愈领兵出征四川、湖广,故而未授实职。
当然,勋臣封爵而不兼领实职者,也不是说他们的实际权力就受到削弱,只能说明他们不再专门管理某一个衙门或其他事务。
实际上,开国功臣兼领实职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各种战事的增多,军政经验丰富的勋贵们基本上都被派往了前线直接指挥部队。
比如徐达名义上是中书右丞相,可他在中书省根本没待几天,他长期领兵在外,也不管理中书省事务,右丞相对他而言,不过是个虚衔而已。
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曾两次大规模清算开国功臣,能善终者十不足一,尽管如此,朱元璋并没有将功臣们的爵位一撸到底,而是让他们的子孙承袭。
洪武晚期,异姓爵位制度不断完善,规定凡开国功臣死后,俱追封三代。其袭爵之子孙非建立奇功者,生死止依本爵。相比较于清代而言,明代的勋贵们如果想要得到更高一级的爵位,难度是相当大的。
又,洪武朝之功臣死后,大多数都会追封高一级的爵位,基本上是国公追封为王,侯追封为国公,伯追封为侯,但也不绝对,其中也有一部分功臣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
徐家一王一后双国公,这在大明朝是独一份的
都没有杨家牛逼,从一个小兵抱了楚霸王一条大腿后,杨家后代还出了皇帝。持续了近千年[得瑟]
徐达受封的食邑比李善长多些
左柱国是文臣,右柱国是武将
问题来了,徐达领几分工资
徐达不是左丞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