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打水漂!批量复制古镇沦为“鬼城”,文旅热潮下的冷思考

时光印记的讲述人 2024-12-10 11:10:41

一、古镇现状:盛极而衰的文旅古城

在当今的旅游版图中,一场古镇热潮曾汹涌袭来。然而八年耗费50亿巨资打造的文旅古城,却未能续写辉煌,反而从往昔的人满为患迅速跌落至如今的门可罗雀,甚至批量复制的这类古城正逐渐沦为令人唏嘘的 “鬼城”。

遥想2021年,一篇《特色小镇死亡名单》的文章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文中披露至少有100个文旅小镇烂尾倒闭,而如今这一数字恐怕早已翻倍。就拿湖南常德来说,历经8年、耗资50亿精心雕琢的桃花源古镇,如今却近乎无人问津,大量商铺纷纷倒闭关门。张家界的大庸古城,同样斥资20亿建成,可每日售出的门票竟不足20张,累计亏损已高达6.47亿元,在破产的边缘苦苦挣扎。还有成都龙潭水乡,投资20亿,仅仅开业4年便沦为一座 “鬼城”,50多户商家近乎全部关停歇业。

那么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究竟存在多少这样的古镇呢?据2012年的数据显示,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多达2800多座,而如今其数量更是远超于此。不过在住建部和文物局评选出的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外,其余数千座古镇大多是粗制滥造的 “李鬼”,只是简单拼凑模仿而成。

二、古镇发展与困境:示范效应演变为开发乱象

回首往昔,中国最早声名远扬的古镇当属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上世纪80年代,因种种缘由,周庄未能赶上周边地区工业化的快车,在 GDP 的赛道上一度落后。但谁能料到,这种滞后却在不经意间转化为独特的优势。因其未被大规模开发,从而完整地保留了原始的生态环境与历史风貌。此地作为古时吴越之地,小镇四面环水,800多户原住民依水而居,元、明、清等多个年代的14座古桥静静横跨,呈现出一幅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画卷,无疑是绝佳的古风旅游胜地。

周庄当地政府逐渐洞察到这一机遇,毅然转变发展思路,与其在工业领域艰难追赶,不如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成为城里人梦寐以求的诗意远方,一座独具中国韵味的 “迪士尼”。1988年,周庄率先成立省内第一家乡镇级旅游服务公司,次年便售出第一张门票。1996年,周庄更是勇开先河,成为中国首个主办国际旅游节的乡镇,在海内外引发强烈轰动。至2002年,周庄仅凭旅游业一年便可斩获1.1亿元的收入。

有了周庄这一成功范例,各地纷纷效仿,尤其是江浙地区,大力倡导旅游新政,掀起古镇旅游开发的热潮。其中浙江桐乡市的乌镇堪称典范,其采用PPP模式,由投资商与地方政府携手合作,对古镇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装修与经营管理。古镇建成后,盈利途径丰富多样,涵盖住宿、餐饮、演艺、旅游商品、休闲娱乐等诸多方面,就连停车收费也成为重要收入来源,部分热门古镇一小时停车费高达十几元。游客前往古镇游览一番,随便吃点喝点,再购置些纪念品,几百元便悄然流逝。

以乌镇为例,据运营主体中青旅公布的财报,2023年乌镇景区共接待游客772万人次,人均消费231元,实现营收17.84亿元,净利润高达2.84亿元。而在大规模开发之前,乌镇不过是浙江嘉兴桐乡市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由此可见,若规划合理,古镇着实堪称一座 “聚宝盆” 与 “印钞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入局。

然而在江浙之外的许多地方,虽满怀热情地大力兴建古镇,其中不乏一些具备深厚历史底蕴与特色传统习俗的小镇,能够通过翻新与优化彰显地方独特魅力。但也有不少地方的做法令人咋舌,在毫无古建筑基础的情况下,盲目照搬照抄,东拼西凑,硬是 “打造” 出一座座所谓的古城。

早在2012年,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曾提及一组数据,当时我国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数量便已位居全球之首。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共有1299个县,相当于平均每个县至少拥有两座古镇。倘若每日游览一座古镇,足足需要7年多的时间才能走遍。每一座古镇在开发之初都被寄予厚望,不少更是投入巨额资金。例如湖南常德的桃花源古镇与浙江湖州太湖古镇,均投资50亿;山东日照的莒国古城投资39亿,唐国古城投资30亿。但现实却异常残酷,并非每一座古镇都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部分古镇开业初期门庭若市,可短短两三年后便门可罗雀。还有诸多古镇尚未走红便已落寞,如白鹿原大火之后,陕西迅速打造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投资3.5亿,却仅火爆不到一年便无人问津。虽历经多次停业整改,却始终未能扭转颓势,最终开业仅 4 年便惨遭拆除。又如投资40亿元的济南宋风古城,历经5年仍未完工,如今已沦为荒草丛生的空城,疑似烂尾。再看开头提及的大庸古城,投资20亿,2016年开工建设,2021年开始运营,却年年亏损,去年营收520万,净利润更是亏损2.49亿,令人痛心的是,这520万营收中大部分竟来自停车场收入。

三、古镇没落原因:同质化、商业化与消费陷阱

究竟为何前几年还热闹非凡的古镇如今却鲜有人问津呢?主要原因有三。

(一)同质化严重:千篇一律的古镇风貌。据媒体报道,全国各地古镇的相似度高达99%。倘若不看古镇入口的招牌,将游客随机置于一座古镇之中,大概率难以分辨身处何方。放眼望去,皆是千篇一律的青砖绿瓦、小桥流水,售卖的手串、手镯、镜子、梳子等纪念品如出一辙,臭豆腐、大鱿鱼、烤肠等小吃随处可见,再加上一块蓝底白字写着 “我在 XX,很想你” 的路牌,毫无特色可言。

有人形象地形容古镇为:一个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的仿古建筑群,几条充斥着义乌小商品的商铺街,一条网红烧烤小吃街,仅此而已。为何古镇会如此相似呢?难道开发者不知特色的重要性吗?实则不然,只是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打造独具特色与创意的古镇,既耗时又耗财,且效果未必理想。于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大拆大建、一味复制粘贴成为普遍现象,如此一来,古镇失去了灵魂,游客的新鲜感转瞬即逝。毕竟全国古镇大同小异,去哪个都差不多,且很少有人会二次光顾。

(二)过度商业化:古镇韵味的消逝导致游客体验不佳。许多古镇的规划者未能深刻理解游客游览古镇的初衷,游客渴望感受的是原住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与人间烟火气。但众多古镇为追求商业效益最大化,强行让原住民搬迁,随后引入各类商业业态,再加上绚丽夺目的灯光秀,这哪里还是古镇,分明是户外迪斯科舞厅。并且部分古镇在建筑场景复刻方面极为敷衍。

作家杨潇曾分享其游览常德桃花源古镇的经历,180元的门票,桃花是假的,油菜花是假的,岛上的草木虽可能为真,但也毫无生机。为还原《桃花源记》中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的意境,特意设置的假山洞作为情人谷入口,可当杨潇低头穿过时,并未闻到桃花香,取而代之的是前一位游客留下的槟榔味,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桃花源古镇并非个例,全国多数古镇均存在过度商业化开发的问题,节假日游客摩肩接踵,却只是在雷同的商业街区闲逛,体验着敷衍了事的民俗体验馆,吃着随处可见的轰炸大鱿鱼,这种体验实在糟糕透顶。

(三)消费陷阱:高价低质的旅游消费物非所值。今年5月,两位女生在江苏昆山市周庄古镇游玩时,购买两份冰粉竟遭遇“刺客”,这冰粉按克称重,250克售价19.5元,两份总价高达179元,经讨价还价后仍需150元。而这冰粉与普通几块钱一大盆的并无差异,水果也只是寻常的西瓜芒果。

景区追求盈利本无可厚非,但如此定价实在有失公允。冰粉并非古镇中溢价最严重的商品,各类纪念品才是 “重灾区”。古镇中280元一把的油纸伞,在义乌仅需10元;600元的手串,义乌三四十元即可拿下;68元一条的佛珠,义乌仅售5元;88元的梳子,在义乌5元便可随意挑选。令人可笑的是,许多古镇的商品确实源自义乌进货,如此一来,除了名字带有 “古镇” 二字,古镇内的诸多元素与 “古” 毫无关联。

四、古镇自救:无奈的整活与游客流失

同质化严重、游玩体验差、消费昂贵,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导致前往古镇游玩的游客数量日益减少。为吸引游客,部分古镇开始 “另辟蹊径”。有的古镇摇身一变成为夜店,花花绿绿的灯光与土嗨的 DJ 震耳欲聋,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古镇请来演员扮作古代晋商少奶奶,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还有男模在古镇表演跳水,这般景象若是古人看到,恐怕会直呼 “礼乐崩坏”。

但这些所谓的创新举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割韭菜”手段。游客在古镇酒吧消费半打啤酒,结账时竟高达520元,随便点些酒水便轻松破千元,仿佛不是在消费,而是在被 “打劫”,好歹还附赠了表演与饮料。

总而言之,如今大多数古镇已与最初的规划设想背道而驰,外表披着古风的外衣,内里却是毫无诚意的现代商业化表演。当人们计划外出旅游时,除了自行查阅攻略,往往还会向当地的同学朋友打听某一打卡地是否值得前往,而得到的回复常常是 “别去,那是专门坑外地游客的地方”,这其中不乏一些网红古镇。面对如此现状,怎能不让人无奈叹息?当越来越多的游客认清某些景区唯利是图、吃相难看的本质时,古镇的没落也就成为必然的结局。

文本来源@财经不眠姐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