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存在一个不知名的组织在耗巨资炒作淄博。
这里提到的“淄博,炒作成了一个笑话”,特指这个组织所为,而不是指淄博市人民与政府。
为什么说“淄博,炒作成了一个笑话”?
1、这是一场持续了几个月有组织耗巨资的炒作,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炒作很成功!近期,各大社交媒体上“淄博烧烤”火爆出圈,淄博也一跃成为网红城市。
但炒作带来的效果并不好,得不偿失。
本想追求煽动全国人民争先恐后来淄博市吃烧烤,并且顺便买下淄博房地产商积压的房子,但最终了成了山东人的自娱自乐。
山东淄博文旅官方表示,预计这个“五一”将有超12万人前往淄博。
说老实话,相比费这么大的力气炒作,这个人数太少。
这些前往淄博“撸串”的都是哪里人?
据监测,4月8日至25日,“进淄赶烤”的外地旅客人数最多的五个城市分别为济南、青岛、潍坊、滨州、北京和天津。其中,有63%的访客来自于山东本省。
有网友说,其中淄博市下辖3个县的人可能占了不少。
另外河北占比8%,江苏占比4%,北京和天津分别占比4%和3%。
又据网友讲,其中外地的淄博人回乡探亲的人占了不少。
从品牌理论看,“淄博炒作”釆取的是一种低级营销策略,即“品牌坟墓策略”,指知名度高,但美誉度低。
如这场炒作提高了淄博在全国的知名度,但山东很多地方及山东外的地方的人在旅游或吃烧烤时却不会优先想到淄博。
2、提出了一些错误的治理思想,如腾城迎客。并且过度烧烤会污染环境,过度旅游会扰民。
每个城市应该优先服务本地市民,不应该不惜扰民来搞活经济。
淄博烧烤火了以后,哈尔滨却“逆流而上”。根据不久前哈尔滨发布的通告,那里是禁止露天烧烤的。
另外,所谓“腾城迎客”也违背游客希望体验本地人气与人文的旅游期待。
3、荒唐的市场逻辑。
有网友指出,淄博烧烤炒作,是假设全国人民脑子坏掉了而被洗脑离开本地具备的产品到一个毫无特色的城市去吃烧烤。
烧烤本来就不是淄博的优势。
全国这么多地方,烧烤比淄博好吃的多了去了,凭什么要去淄博吃烧烤?
4、低级的城市品牌定位。
很多淄博人津津乐道,“淄博烧烤”这次大火,全国闻名,成了淄博市的形象、标签!
这个结果,不知是淄博市有意为之,还是半推半就,其实都是失败的城市品牌定位,对淄博市没啥好处,以后想洗都洗不掉。
4、这场淄博大炒作,出现了大量虚假的商业化炒作,透支公信力与一个城市的信用。
淄博被炒成了“烧烤之城”。
如各种的文案炒作版本,之一,因为生意太火爆,某烧烤店停业三天,包括老板一家和30名员工都休息了,因为不能“挣钱不要命”;之二,某烧烤店门口发生争执,烧烤店老板给顾客下跪,因为这个顾客排队很长时间吃不上烧烤;之三,淄博派出175cm高身美女在街头骑电动车接送游客;之四:“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带队赴淄赶烤,前往淄博学习主动性服务”,其实就寥寥无几几个小地方而已谈不上“全国各地”“纷纷”;之五,全国各地组团到淄博吃烧烤,引发淄博电力供应紧张,淄博20天建了一座烧烤城……
甚至说“淄博烧烤”有悠久历史,经考证有13000年历史,大概是把原始人吃烤肉的场景再现,有“临淄赵家徐姚遗址”为证。我想,原始社会中哪个地方没有这样的“烧烤”呢?
但凡能成为网红城市,一定有其积累优势。重庆能成为网红城市,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城市风貌;长沙能成为网红城市,其因为它的娱乐业发达;西安能成为网红城市,是因为它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成都就一直是一个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淄博,凭什么?
凭炒作吗?
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