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五条值得参考

魏宜苹 2022-04-20 09:03:41

自从幼儿园实行了“双减”之后,很多父母在这段空闲的时间当中给孩子安排了相应的阅读任务,想要提高孩子的阅读量。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的孩子就对书本完全提不起兴趣。当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作为父母,我们在靠语言推广孩子阅读的同时,可以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我们每天都在读书,以自身去引导孩子阅读,因为孩子会觉得父母做的事情是对的,自然就会模仿父母,从而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心理学上说,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比如年级小一点的孩子,往往更喜欢阅读又去、好玩的书本。所以父母在为孩子推广阅读的时候,可以采取孩子自己的意见,多多考虑孩子自身的喜好与特点,尽量多选购一些孩子喜欢的书,也可以选购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的书。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爱看书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某一本书,而是对这本书没有兴趣,比如我家就有一些书,买回来之后就一直在书架上没动过位置。但是也有一些书,孩子反反复复翻阅了好几遍,表现出了强烈的喜爱。所以父母在为孩子挑选书籍时,要注意阅读质量,尽量挑选孩子合适的书籍。        

生活当中处处有知识,读书并不是指坐在书桌前看书,要让阅读融入到生活中。读书是为了明理,一定不要让孩子“死读书”。毕竟生活中也有大量的阅读机会,比如路边的广告标语,消防标识,餐厅的菜单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当孩子的词汇量和识字量到达一定的程度时,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自然也会越来越喜欢阅读,自然就有了阅读的动力。

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在孩子阅读时对孩子进行讯问:“这本书讲了什么道理啊?”这其实是 非常“愚蠢”的。因为孩子在读书时并不喜欢被家长问来问去,感觉好像在学校里被老师提问一样,仿佛是读书是为了完成任务,会让孩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与其询问孩子在书里获取了什么样的知识和道理,不如问孩子书里讲了什么故事,表达出自己的友好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兴趣,孩子也乐于和父母分享自己阅读到的故事,可以促进亲子关系,也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我们要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情,不要过多地纠结孩子读完之后有什么收货,孩子只有在阅读当中收获了快乐,才会更加喜欢阅读。        

阅读和学习并不相同,学习相较于阅读而言更具针对性,但阅读可以是一种美好且平静的休闲方式,读书是为了明理,不要把阅读太过于功利化。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孩子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你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样,所以在早期阅读时,父母最好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帮孩子进行指导。在阅读过程当中,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慢慢地理解读书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慢慢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家长们一定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孩子并没有那么喜爱阅读,也不要着急,不要过于强迫孩子去读书,这样的话就算孩子读了也读不进去,反而会越来越厌烦读书。想要孩子阅读一定要有耐心,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毕竟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 阅读:103

魏宜苹

简介:每天都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