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这项能力,孩子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魏宜苹 2022-04-20 09:00:16

现在幼儿园实行“双减”已经半年了,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孩子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了。但问题也伴随着一同而来了:在这个增多的自由是建立,父母该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陪伴孩子成长呢?有的父母会把时间全部交给孩子,让孩子自由支配,如果孩子的自主性比较强,就可以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时间,进行有效的分配,而有些孩子没有太强的时间观念,只想着把时间都用在玩上,完全放飞自我了;而有些父母则是自己做主,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让孩子一刻不停地学习,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不管大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为了发展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技能,还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都要先完成一项前提条件: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双减”实行之前,孩子们每天都在学校、家、补习班或者辅导班中度过,几乎没有久一点的时间供自己支配;而现在“双减”实行之后,孩子们就有了自己支配时间的机会,作为家长更要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我认为,时间管理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质量。首先,家庭一定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例如不熬夜、不赖床、做事不犯“拖延症”,坚持锻炼,保持良好并且稳定的作息时间和规律的三餐。总之,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家庭的时间,就能够影响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而孩子每天都生活在规律的家庭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也会懂得合理的安排时间。        

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虽然时间充足,但是习惯了家长帮他安排事情,突然完全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结果也许并不会太好。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计划,比如周末孩子放假,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征求孩子自己的意见之后,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时间计划,帮助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在家长帮孩子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以孩子为主,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自然也不会去遵守时间计划。家长在帮孩子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预期目标和内容,以事情的线索来制定计划,每天安排好任务,合理分配时间,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手抄一份计划表,贴在墙上一目了然,还能够加深孩子的印象,提升计划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重视起来。        

当家长帮孩子制定好每一天的计划后,到当天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让孩子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进步,给予孩子应有的夸赞和鼓励,这样孩子会产生动力,从而更加认真完成计划中的每一项任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计划表不要过于严格,要做到可调控、有弹性、有规律的。比如今天下午的事情和明天上午的事情互相调整一下,运动项目中的跑步可以换成踢毽子。保证每一天的生活规律。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度过四个阶段:强制期,激励期,反复期和巩固期。这和时间、坚持不懈是紧密相关的,制定了计划就要让孩子遵守,认认真真地去完成计划中的每一项比如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学习,不要总想着玩;玩的时候就开开心心地、尽兴地玩。一年有365天,一天则是24个小时,每个人都一样,但孩子的成长结果却会因为对事件的管理能力而截然不同:有的孩子善于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就可以成为时间的主人;而有的孩子管控时间的能力薄弱,就会成为时间的努力。

1 阅读:301

魏宜苹

简介:每天都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