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是说父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的水平高低玉父母的社会情感能力关系密切,如果父母经常生气,孩子也就会爱发脾气。仔细想想,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对于孩子来说,学习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只有从父母产生情绪的时刻去学习,去模仿父母处理情绪问题的方式。所以父母爱发脾气宣泄情绪,孩子就会模仿父母,有样学样,所吸取的经验也是爱发脾气、爱生气。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管理情绪。
之前有一档家庭教育节目,节目当中是一对父子在做实验,父亲正在给气球打气。当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后,孩子眼看着气球越来越大,嘴里说着“气球快要爆了”,爸爸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问孩子喜不喜欢。孩子回答说不喜欢,因为气充的太多,怕气球炸到自己。此时,父亲便开始教育孩子,人就如同这个气球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脾气,但是脾气太大了,就会像这个气充太多的随时会爆炸的气球,我们远离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而我们自己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成为连自己都不喜欢甚至害怕的人。这位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小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不强,就想到了以气球爆炸产生的后果作比喻,来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控制情绪。
我们要教会孩子管理情绪的时候,首先要教会孩子面对真实的情绪感受。即使是大人也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当孩子询问家长时,有的家长会说没事,但孩子会觉得很疑惑,明明父母脸上的表情不好,为什么却说自己没事?这样就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情绪是不好的,不能承认的,孩子就会慢慢地去否认自己的情绪;而有的家长则会说:“谢谢宝贝的关心,爸爸/妈妈只是心情不太好,宝贝不用担心,我可以处理好。”这样孩子就会懂得情绪是正常的,应该要平和的面对自己的情绪,正确处理情绪。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有处理自己真实情绪的能力,才能够教会孩子正确调节情绪的方式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科学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例如写日记、做运动等等,我们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不好的情绪,但我们都会战胜坏情绪。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并且会模仿父母,在模仿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性格。家长应该接纳并了解孩子的真实情绪,当孩子哭闹、焦虑时,有些父母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有的父母则是认为这样是不好的行为,并采取生硬的方式制止孩子,但这样会让孩子形成压抑自己情绪的不良习惯。
其实,孩子哭闹发脾气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是父母没有接纳和了解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了,孩子很生气和小朋友打架,我们就应该及时制止孩子并告诉他:“我知道小朋友把你的玩具弄坏了,你很生气,但打架是不对的,不应该这样做。”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情绪疏导,理解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我们要教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如何去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亚里士多德说过:“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却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