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盒饭姐”走红后吸引来不少顾客,“只买不吃”成了常态,顾客:我花钱了浪费是我的自由
“盒饭姐”名叫王荣亚,安徽人。当别人一份快餐15块钱只有两三个菜时,她就已经推出了“十块钱四十个荤素”随便选的方案,因此,她被人们称为“十元盒饭姐”。
王荣亚称:“工人们太辛苦,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能让他们吃到便宜,品种多样又好吃的饭菜。”
工友们都十分认可她的厨艺,来她这买饭的客人越来越多,甚至连学生,其他上班人员也前来吃她家的饭。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量多!
通过薄利多销的生意策略,王荣亚在当地小有名气,摆摊卖饭这个工作竟然能让她做了十一年。
在物价飞涨的年代,王荣亚一分钱都没涨,如此实惠的价格让她在网上迅速走红。
许多人都慕名前来,起初,这让她很是开心,可后来她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顾客来她家买饭,只是为了拍个短视频蹭个热度,镜头背后全是随手丢在路边的饭盒,大多数连一口都没吃。
这个现象也导致了附近工人下班吃不上饭,只能选择其他价格偏贵的饭店。要知道,工人很多都是不舍得吃穿的,好不容易有一家良心老板,被所谓的网红这么一搞,真是有气只能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这让王荣亚很是愧疚,她的初心本就是为了让劳动人民吃饱饭,没成想演变成如今的局面。
另一方面是她辛苦做的饭菜被人白白浪费,这也是一种不尊重她的劳动成果的表现。
她非常生气:“我做的饭是为了让他人填饱肚子的,虽然才十块,但这也不是你们浪费的理由!”
那些浪费的人却是这么回答的:“我花钱了浪费是我的自由!”
这个回答让王荣亚气到流泪:“做人善良一点不行吗?我是做给大家吃的不是让你们来倒的,这种人你一辈子都不要来吃我家的饭!”
这也引发了不少网友们的关注与争论。
那么,浪费粮食的人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我们应当反复思考,浪费粮食这个风气到底是从何时兴起的?
浪费粮食的人从心里角度上讲,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像“盒饭姐”的这个事件,这些人都是抱有“从众”心理的表现。
人们常常会因为群体行为来影响到自身,当他人在疯狂浪费粮食的时候,只有自己在节约,就会有种格格不入的错觉,所以,个体会不自觉和群众保持一致,从而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发生。
浪费粮食不仅是对食物资源的浪费,也是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粮食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浪费就让这些资源变成无效使用。
要知道,在爷爷奶奶那辈,连饭都吃不饭,饿的时候只能啃树皮,更严重的只能吃土来充饥。
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美德。
浪费粮食是农民风吹日晒辛苦而来的成果,每一份都蕴含着他们的汗水和辛勤。因此,节约粮食更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
因此,遇到浪费粮食的人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对他(她)说“不”。同时,节约粮食也要从自身做起,拒绝“从众心理”。节约粮食的美德应当被传承和发扬!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