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无知的求道者 2024-06-05 10:43:43

今天偶然间,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无知与傲慢,哪一个更加可怕?

大家认为是哪一个呢?

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东西,无知属于认知范畴领域,而傲慢属于品质领域的一角,他们各为其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无知与傲慢却有着同一个指向,那就是生存。

那么,无知和傲慢,对生存的影响,谁更加不利呢?

人类是无知的动物

“客观”这个词,一度被认为是真理的化身,但是,任何的客体,一旦被“观”这个字包裹住,就一定会具备“观”的过程,进而将客体覆盖,衍变出对客体错综复杂的认识。甚至于,连追求“真理”的求道者都有可能成为真理的背叛者。

打一个简单的比喻,“人”作为客体,你认为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呢?

有人说,人性本善,那么,在他的眼中,好人是占大比例的,而且无论与谁说话办事,都比较掏心掏肺。有人说,人性本恶,那么,在他的眼中,极度自私的人就是占大比例的,无论与谁相处,都会办七分,留三分,绝对不会毫无保留的付出。

无论人类这个“客体”是善良的动物,还是邪恶的动物,都是一种“观”的偏见看法而已,因为并不是有所人都是善良也,也不可能全是邪恶的。而人类作为一种客体,唯一绝对的就是生与死,其他加诸在生死之间的东西,都是带有很大主观认知的。

所以,客观这个词,于真理而言,一直都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一旦“客体”被赋予了“观”的意识笔墨,客体便可以是任何的事物。

就好像公司的某一位同事,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是不同的评价,因为他被包裹了不同的“观”。

所以,“真”这种东西,剔除了主观成分,才是一个纯客观的东西。而一旦加入了主观成分,所有的客体都是建立在“我认为”的基础之上。

罗翔老师说过,你目前所有的认识论,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之上的。

从上述理论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就完全可以理解人类为什么是“自以为是”的动物了,“是”的意思就是“正确”,“自以为是”就是“自以为正确”,所以,人类是“我认为我是正确的”的一种意识动物,而“正确”完全是建立在主观认为并认可的基础之上。

反之,如果你对自己的主观成本没有任何怀疑成分,自然会自信,甚至于傲慢。主观镜像

主观镜像

人类这个物种从学习语言的那一刻起,就是以语言逻辑的方式,接受一切事物,都是建立在具有一定错误理解的概念性总结。而我们一直言之凿凿的“真相”,只是基于世俗意义作为出发点的。

就好像婚姻,是真理吗?它不是“真理”,它是“世俗文化”。我们就是生活在“世俗文化”的框架之内的,更由于亘古不变的千年传承,而经常被误认为是“真理”,我们可以勉强称作“世俗真理”,到了年龄,就应该结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带有主观矛盾的。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误入歧途”的极大概率。确切地说,我们都不是真知类的动物,而是一群无知的乌合之众 ,这个事实就是这么沉重。

在真理面前,用“愚蠢”和“无知”来比喻人类其实是最为合适的,可能有些不堪,但是,在真理座下,俯首称臣,这并不丢人,反而对真理心生敬畏,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就好像人类与宇宙相比,虽然犹如蝼蚁,但存在敬畏之心,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不是傲慢到与大自然抗衡,与真理较技。宇宙宇宙

宇宙

世俗真理的无知

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在《技术的本质》[3]一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当我们去处理情况时,会使用一个由一套假设、期望和经验构成的参考系。我们对那些不符合这种参考系的事物往往采取忽视、误解或否认的态度。结果是,我们通常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这个参考系是不可能被铲除的,没有了参考系,也就没有了我们自己。”

其实,这与我们的婚姻非常的想象。结婚前,会带有很多期望和幻想,并以此为参考系。但是,一旦结婚了,突然发现如果对方没有满足自身的参考系,就会以自己的感受和期望为主,忽视对方的感受,误解对方的爱,甚至于否认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比如说男方一定设定好女方一旦与自己成婚,可能会经常收拾家务,相夫教子,这是他预先期望的,这些可能就会成为应当应分,反之,如果你给他买一件新衣服,这并不是他的期望之内,他不会有任何感觉。

反之,女方也是一样,也有对男方的期望,也有对男方期望的应当应分,如果男方做不到,结果也是一样的。

我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会存在主观上的错误判断,而且很大,很多。

愿望

大家有没有听过一种理论,叫作可误论。可误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确。请看好,是“想法”这个词汇,也就是说,哪种“世俗真理”更有益于人生的轨迹。

人类大脑的天赋异禀有别于其他物种,依然可以靠着自身的智慧生活在“世俗真理”的自我圈养之中。

比如说,金钱是真理吗,是真实存在的吗?金钱是客体概念,而主观成分的世俗真理可以将它定义为金银,可以是贝壳,可以是纸钞,也可以是其他。

但是,不管是什么,一旦得到大众的共同认可,它便成为人类自我圈养的栅栏中的一根。而栅栏中的任何一根,可以是道德,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宗教。

反之,在大众认可的其他主观范畴内,还有大量争执不休的“世俗真理”。也就是可误论所说的,我们都不可能百分百的正确,所以才会争执。因为他是“认知共鸣”之外的“观”。

可误论是建立在开放,民主,世俗的基础之上的。就好像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都是以“观”的形式存在,即到底哪种学说才能解决战国百姓的社会生活以及固有的合作模式和冲突问题的解决尝试,最终赢得“世俗真理”的学术之战。

说到尝试,就是在完完全全基于假设的前提之下。所以,无论哪种学说,都不能真正证明谁的“世俗真理”是正确的。只能说哪种“世俗真理”更有利于“养殖”人类。

如果说“真理”是亘古不变的,那么“世俗真理”完全是尝试性的,暂时性且可以随时改进的一种临时“真理”。

文化

我们通常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

傅盛把一个人的认知状态进行了有趣的划分,一共是四个境界: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这四个境界,我就不一一解释了。主要看前两个境界就可以了。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处在第一个境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为无知,所以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通俗点说,无知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无知。如果知道了,也就自然而然步入第二个境界了。

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看到那种经常抬杠的人,无论你跟他谈论什么事情,总是不甘示弱,一副傲慢无礼的样子。

罗翔老师说过,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的观点。夜郎自大,是无知者和好辩者的天性。

当然,无知与傲慢是人类的坏毛病,或者说因为无知所以傲慢。本质来讲,所有人都一样,无非是谁无知与谁更加无知,谁傲慢与谁更加傲慢的区别。

因为无知,所以不肯承认自己傲慢,因为傲慢,所以永远处于无知的层面。

就像《生命与意识的省思》一书中所说的:

人类常常相当傲慢,认为自己在这个物质世界的所见所闻和经历,已涵盖了宇宙的一切。

这令人想起中国哲学家庄子所说的“井底之蛙”的故事:对青蛙来说,那个井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无法看到外面的海洋,因而无法理解海洋是什么。

狭隘

承认无知这个事实,才能换一个人生

任何人想要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首要任务就是先了解这个世界,就好像做数学题,必须先读懂已知条件。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一定要清晰,就是接受自身的无知这一固有属性,人生才会焕然一新。

我们要深知,即使像儒家道德体系,还是法律体系这样的“法则”,都只是人类文明上最成熟的表现而已,即使他们随着历史长河漂流了千年有余,也只不过是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假设体系而已。

所以,既然是临时的“假设”,终有一天会被取代,以更加优化的方式被认为是“错误的假设”,进而激发了新的“替代假设”的孵化,以及进一步对证据的探索,进而使得我们在两种“假设”之间再度选择,人类文明才能进步。

科学的第一要义是找到各种可能成功的“假设”,并以检验的方式得到认可,同时摒弃经不住“严刑拷打”的假设,或者立场不明的模糊假设,又或者根本无法检验的“假设”。

同理,人类亦是如此,要有科学探索的精神,以“自我无知”作为每天不断成长的新地点。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的认识体系是完全错误的,而是可圈可点,可随时接受批判的。

就好像我现在的观点,也极有可能带有误导性,而我并不自知。所以,我需要评论区不带有人身攻击的观点反驳。

总而言之,我们要承认自身无知这个事实。即你的抬杠对手无疑是错的,但是你也有很大可能是错的。那么,为什么不摘掉有色眼镜,仔细看看能从彼此身上吸取什么样的营养物质,从而让自己看得更长远呢?

自食其果

很多酒桌上的争论,都是未经检测的个人猜想和看法,都有可能是错的,都是一场“假想之战”。为什么非要以傲慢的态度将争执的硝烟归责于对方?

所以,你,我,他都是无知的本体,即使人类不老不死,永永远远以这样的事实存在着。而傲慢却不是,它可以自我调节。人类只有杜绝了傲慢,才能求知,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所以,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心流》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性解放论认为,所有的直觉与冲动都可以接受,都应该支持,但常会产生严重的反作用。现在所谓的“写实主义”,事实上只是宿命论的老调新弹:把一切行动的责任全都归咎于自然。然而,人生而无知,难道我们就不该学习吗?

0 阅读:21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