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累,累到不想再面对任何事情。”
南朝梁·江淹《别赋》中有这样一句诗:“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这句诗的意思是,当我们的精神受到巨大的冲击,我们便会立刻陷入情绪崩溃的边缘。
当我们陷入心灵的泥沼时,我们可能会大哭,也可能会大笑。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戴上面具过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即便这很讨厌,也要假装开心,假装美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精神的独立彰显一个人的成熟,其灵魂是安宁的。” 顾名思义,我们的心灵境界还没有达到精神独立的状态,所以,我们的灵魂永远处于一种保持浮躁的状态。 那么,我们的内心为什么丧失了独立权?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灵魂独立?
精神的独立是人生的一道难题我们的精神远没有想象中那般坚强,在人生的诸多方面,不经意间便会冲击着我们的心灵,使得我们难以真正实现精神独立。
曾有一位网友感慨道:“我的精神随时都可能崩溃。我遭遇过爱人的欺骗,职场的算计,他们似乎从未顾及过我的感受。即便我心里清楚,人际关系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单纯,可为了生活,我依旧要拼命效忠,微笑着扮演各种角色,甚至是配角。哪怕有一天,爱人对我说,你很好,是我配不上你;或者领导对我说,你的工作很出色,但公司面临危机,不得不做出裁员的艰难决定。我明明知晓这句话背后的含义,那种安慰式的淘汰,却仍需颤抖着接受这个结果。”
或许,我们每个人皆是如此,彼此的喜怒哀乐会产生经历上雷同性的共鸣,成为彼此情绪的调味品。有人对我说,人生其实很美好,你要坚强。我知道,他们没有说谎,只是生活一直在对我撒谎。我不想回想自己的曾经,不去打扰那段经历,不去回想那份痛苦,或许这才是对自己的温柔和善待吧。
让・保罗・萨特曾言:“你从来没有失去过自由,你一直是自由的,你感到不自由是因为你自由地选了不自由。”
或许,让・保罗・萨特的确道出了我们精神无法独立的根源所在 —— 我们选择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我们一度以为,我们与生活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博弈,亦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游戏,然而我们却总是处于弱势的一方,生活的重重压力始终高悬不落。于是,我们一度陷入迷惑之中,一度难以分辨是非对错。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受,一种不自知的迷惘状态。
我们仅仅期盼着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即便随时可能忽视自己的内心。委屈、不甘、失落、无助四面围堵着我们的内心,得不到释放,致使我们失去了原本就存在的精神上自由。
不经如此,爱情中也充满了精神上的侵蚀。张爱玲曾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不是一生的遗憾,而爱却是一生的磨难。” 在张爱玲看来,爱情的本质似乎就是磨难。我们的心常常被另一个人牢牢占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们无法做到精神独立。
许多人都说:“我并不羡慕那些结婚的人,而是羡慕那些一辈子都不离婚的爱情。” 而实际上,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互侵占对方的资源,区别或许只不过是多了一个结婚证罢了。爱情与婚姻,本应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结合,然而在现实中,却常常演变成一种相互依赖甚至是束缚的关系。当我们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时,我们就失去了精神独立的能力。
总体而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处处都潜藏着可能致使我们心灵崩溃的角落。那么,究竟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精神上的独立呢?
依赖让我们失去了精神上的独立战国时期,有个人的鞋子破了个洞,于是他想去市场买一双新鞋子。他在市场的鞋摊位前转了很久,精挑细选终于相中了一双鞋。他拿起那双鞋,看了又看,越看越喜欢。可是等他试穿的时候,发现这双鞋太小了,怎么都穿不进去。鞋贩让他再另选一双,但他却说:“我穿不进去不是鞋子的问题,是我脚的问题。” 于是他拿起隔壁摊上的刀子,一刀就把自己的脚趾削下去一截。顿时,他的脚丫子血流如注。而他却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鞋子,还一个劲地说 “这次合适了”,然后便高兴地回家了。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 “削足适履”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否则只会给自己的内心和经济带来痛苦和损失,精神也便无法真正独立。
在心理学中,存在一个现象叫做参照效应。即我们目前的一切认知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他人。不可否认,我们的成长通常确实源于这样一种学习过程,这原本无可厚非。
然而,一旦我们过度依赖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不顾实际条件地盲目模仿,便难以形成自己独有的人格和精神。
例如,当你的朋友说想买一辆车,因为希望带家人偶尔去旅游,看遍千山万水。如果这也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和想法,你可以参考对方的想法,于是你也买了一辆。可是,当你的朋友又说想买一套房,认为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就有家的感觉,并且你的许多朋友也抱有同样想法时,当大家都表达这样的态度,你便可能认为他们说的就是真理。即便你连首付的钱都不够,却依然秉持着这样的想法。
参照效应阐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大多数人表达了相同的想法之后,便会在潜移默化中被视为一件接近正确的事情。此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彼此之间的差异,比如能力差距。而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另一个发自内心的目标 ——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就如同削足适履的故事一般,我们牺牲自己去适应外界,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
其实,这虽然只是一双鞋,但它也象征着我们对生活的基本态度。我们希望在职场中得到他人的认同,便会不顾一切地随声附和;我们希望自己的婚姻得到众人的认同,便也会盲目模仿各种家庭配置,比如房子的尺寸、车子的款式等等。
所以,你可能会说:“谁家的老公如何出色,谁家的妻子怎样贤惠。” 在职场中,你也许会感慨:“谁的事业风生水起,谁的家庭背景令人艳羡。” 这无疑彰显了一个事实:即便没有大多数人明确阐明自己的观点,你也会下意识地偷偷进行对比和参照,进而做出思考。这种思维模式实则是一种严重的依赖,完全不顾及自身情况与他人是否相同。这也就意味着缺乏独立的思维,进而不存在精神的独立。
我们深知,哪怕仅仅是 1 元钱和 1.5 元钱的差异,也会导致消费的不同,你用 1 元钱买的是一块糖,而对方用 1.5 元买的却是面包。更何况,在复杂的职场、婚姻以及其他生活维度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差异性,意味着双方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又怎能真正做到一致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却不顾一切地强撑着自己去努力实现他人的模样。所以,我们的生活才会面临诸多的崩溃和不自由,婚姻中也会遭遇连续的磨难。与其说我们的精神变得不再独立,不如说它早已严重透支。
据统计,有超过 70% 的年轻人表示他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而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90%。
当个性被群体性所掩盖,当独立思考被 “主流” 所替代,我们不禁要问:那个敢于发声的我,究竟去了哪里?
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主见“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 爱默生
艾默生所要传达的深意在于,我们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寻适合自己心灵与精神的生活方式。换言之,他人的答案即便数量众多,也仅仅只是参考答案,绝非正确答案。我们需要从这些参考之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案,使其符合自身的自由,与自己的心灵相吻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才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独立。
前几日,我与朋友一同聊天。我说:“现在房价很低,要不要再买一套呢?”
他轻描淡写地回应道:“不买了,买了也没啥大用处。”
我接着说:“现在这么便宜,多难得的机会啊。而且以后估计也不会再降了。”
她说道:“自己有一套房住着就行了,再买一套,我也不清楚意义何在。其实,以前房价高昂的时候,我也没想过买房。那时我就寻思着,自己租房住也不错,想住什么样的房子就住什么样的,非常自由,毕竟你们也知道,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可是,你们都嚷嚷着买,我也就买了。现在我还是比较后悔的,倒不是因为房价降了赔钱,而是我的自由被透支了,现在想回头都难了。我如今已经被房贷牵制住了自由。”
我说:“难道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不好吗?”
他说:“当然好,但是那属于你的生活观,而非我的。我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过,没关系,这件事情也不算坏事,毕竟也给我上了一课。可以让我更加慎重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到底真正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我要的不是虚荣,不是出众,更不是被歌颂,而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其实,很久之前,我就曾听闻一些人关于爱情中的精神独立的见解。有个人这样说道:“有人说,在爱情中,过于投入的一方往往是卑微的。他对爱的依赖,一度让他失去了自我以及灵魂上的自由。其实,我们没必要为此而卑微,因为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大胆去爱也好,胆怯地暗恋也罢,都只不过是一种爱的方式。
即便对方不喜欢自己,也希望对方能幸福。其实,这并不是傻,而是一种爱的精神。既然得不到,何必悲伤至此,守住心中的那份爱,并常常回忆,不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吗?这可能是一种言不由衷的自我安慰,但同时,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和选择。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太依赖于这份爱,那么,你可能才会变得卑微,完全失去心灵上的独立,这样的爱,也许并非是你想要的。”
而另一个人也感慨道:“我很理解你的感受。其实,我也曾深爱一个人,对方也爱我。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不合适,我们都努力维持着朋友的关系,争取谁也不要打破。”
从以上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们完全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了更加符合内心的选择。有些人的生活观并不会把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消费品上,也有些人并不将真正的爱情拘泥于长相厮守。因为从实际来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爱情,也不可能真正做到终身厮守,还不如还给彼此自由。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按照艾默生的理论,那我们岂不是成了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可是,这并不现实,毕竟外部环境并不会配合我们达成想要的一切。
其实,我想说的是,请把一部分留给生存,即便它并不自由。而另外一部分留给自己 —— 灵魂上的独立。这是属于你独有的主见。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说:“不要让他人喧哗纷扰的见解淹没了自己内心的声音。”独立思考人生的每个细节,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据《心理学杂志》一项针对1000名成年人的研究显示,那些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不盲从他人意见的人,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其情绪稳定性比普通人高出34%。这样的数据不禁让人思考: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独立思考究竟如何成为我们情绪稳定的重要基石?
我们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确实无法完全随心所欲地追求想要的自由。然而,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努力为自己的灵魂寻得一片独立的天地。生存或许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但我们的内心世界却可以由自己主宰。通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成长,逐渐培养出独立的精神和自主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