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普遍的愚蠢就是相互指责,同样也是认知的漏洞

无知的求道者 2024-10-14 12:15:14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都是你的错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潜藏着冲突与和解的历程,然而,其中还隐藏着一个长期被我们忽视的事实:当面临分歧时,指责往往会成为我们下意识的直接选择。不可忽视的是,这种相处方式给彼此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美国心理学会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近 70% 的成年人在过去一年中,由于频繁遭遇或参与指责行为,而深感压力增大。

事实上,指责非但无法解决任何分歧,反而会加深彼此的误解和隔阂。同时,它也揭开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人性中共同的错误,莫过于无尽的相互指责,因为这仅仅是我们每个人在认知上的漏洞罢了。一味地指责,只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暴露我们的无知。

指责

指责,无处不在

指责,从语义上来说,即明确指出他人的过失并加以责备。

指责通常以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

一、直接批评

这是极为常见的指责形式。人们往往会直截了当地表达对他人的不满和批评。例如 “你办的这叫什么事啊”,语气中充满了失望和责备,直接否定了对方的行为结果;“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则是对对方能力的强烈质疑和贬低;“这个事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这么不长脑子吗?”

二、讽刺和挖苦

这种指责方式具有很强的 “灵魂杀伤力”。它通过阴阳怪气、指桑骂槐、说反话等形式来恶心对方。比如 “哎呦,我真是佩服某些人啊,我们都是托了她的福,才会让全公司的人对我们另眼相看。她自己还能这么镇定,果然是成大事的人。” 这句话表面上使用了褒义词,但配合特定的语气,就会让人感到特别不舒服。

三、比较

利用人类的攀比心理和自卑心理,将对方与另一个人进行对比,以达到指责的目的。例如 “你看看你,你再看看人家,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你就不能反思一下自己吗?” 这种比较会让被指责者感到自己不如他人,产生自卑和挫败感。

四、厌恶表情

这是一种较为隐性的指责方式。通过翻白眼、做出不屑的面部动作等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当对某一方的错误感到愤怒时,瞪对方一眼,嘴里小声叨咕一句 “切”,然后转身而去。这种方式虽然没有直接的言语攻击,但面部表情所传达出的厌恶情绪同样会让被指责者感到不舒服。

五、通过肢体表达愤怒

很多人在发怒时,会用手指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这确实是一种双重的人格攻击。

指责

实际上,指责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它不仅能够轻易地改变我们的命运轨迹,还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性的冲击。

在婚姻关系中,倘若夫妻常常因日常琐事而相互指责,极有可能致使关系破裂,甚至走向离婚的结局。正如俗话所说:“舌头无骨更伤人”,真正打垮一段婚姻的并非生活的艰难,而是双方的抱怨与嫌弃。这对彼此的感情伤害极大。一旦爱被指责所取代,原本温暖的家便会沦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当你口无遮拦地羞辱对方时,对方会逐渐心寒。即便他努力回忆你昔日的好,可浮现在眼前的却依旧是那副面目狰狞的模样。这或许便是一个人真正的心灰意冷,自此之后,离婚的念头便会天天萦绕在脑海中。

在某项针对 1000 对夫妻长达五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经常相互指责的伴侣,其离婚率比那些能够积极沟通解决问题的夫妻高出近三倍。

这一数据深刻地揭示了指责在婚姻关系中的巨大破坏力。

在工作方面,许多人会因无法忍受无端指责而赌气离职。曾有一位网友哭诉:“在我工作期间,经常有人在背地里议论我,说我这做得不到位,那做得不到位。而且,他们还总是没好气地对我进行说教,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在单位的每一天都感到特别紧张、特别慌张。后来,我一气之下辞职了。之后,联系了好几家公司,工资却都没有原来那家高。”

根据 2023 年《职场环境与员工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近 60% 的受访者表示曾遭受过同事的负面行为影响,其中约有 30% 的人因此考虑更换工作,甚至离职。

总而言之,指责无处不在,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我们进行着全面性的打击。无论是婚姻还是职业,亦或是其他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伤害。

指责

在此,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以指责的方式处理问题?难道仅仅是道德上的匮乏吗?其实,这仅仅是其中一方面。而实际上,更多的是我们自身认知上存在极大漏洞。指责是认知的漏洞

当我们指责另一个人时,常常倾向于将 “全部的错” 都推卸给对方,仿佛要将全部的 “脏水” 一股脑地全泼在对方一人身上,显然,这是极不公平的。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更为复杂和全面的事实:任何的失败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上的狭隘与漏洞。

社会心理学家斯托姆斯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安排一名实验人员和一名学生面对面进行谈话,实验人员旁边有一架摄像机用于拍摄对面的学生,且他会以各种手段干扰对方的情绪。同时,还有一名实验人员在旁边观察此次谈话。

之后,学生的表现并不理想。当询问外围观察者学生表现不佳是个人原因还是外部环境所致时,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当观察者没有看摄像机回放时,会认为这是由于实验人员的干扰所致;而当他看了摄像机中的回放后,却会认为这是学生自己的原因导致的。

斯托姆斯得出的结论:当我们成为执行者时,外部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将失败归咎于外部;而当我们作为观察者且仅观察个人时,那个人便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成败对错似乎都系于个人。通俗来讲,我们的焦点在哪里,往往就会从哪里挑毛病,而不是去全面了解情况。这意味着我们的认知被局限在一定程度时,就只会从这有限的认知区域内挑毛病。

认知

例如,身为妻子,若认知局限于 “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家庭的贫富取决于男人” 这一观念,那么一旦家庭支出陷入窘迫,便容易指责自己的丈夫无能,却常常忽视行业不景气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再比如,倘若妻子与丈夫发生争吵后向娘家哭诉,娘家很可能仅因女儿的哭诉就指责对方不是好老公。这就如同法官只听原告陈述而不听被告解释便盲目定罪一般。

综上所述,“指责他人” 本质上是我们认知漏洞过大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模式,且这类人并不在少数。

据 2023 年的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当面临压力或困境时,超过 65% 的人更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他人。

总体而言,我们的认知往往会忽略其他因素的阻碍,从而将所有指责一股脑地泼向对方。也许对方的过错仅占 60%,然而我们却因忽略了其他综合因素,盲目地将一个人的罪责判定为 99.9%。这难道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吗?对于被指责的一方而言,罪责过于沉重,又有谁能真正长期承受这种委屈呢?

既然我们的认知始终存在差距,那么当我们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相互指责时,应该如何解决呢?

指责

包容是指责的克星

杨绛先生曾说:经常指责打压亲人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这句话表明,经常指责他人的人,通常出于认知狭隘或道德匮乏两个原因。若进行逆向总结,可以理解为:一个懂得包容的人,要么拥有更高格局的认知,要么具备很高的道德情操。

如何理解这个结论呢?

之前我向一位朋友发问:“既然指责源于认知上的差距,那么指责行为岂不是永远都无法弥合?”

朋友回应道:“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恰恰暴露了你的无知。”

我满心诧异,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朋友略作思索后说:“在你的认知当中,一直认为只有认知的宽广度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和指责。”

我好奇地追问:“对啊,难道不是这样吗?”

朋友接着说道:“你有没有留意到,有一些老太太或老爷爷,他们从未读过书,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什么都不懂,可谓十分无知。然而,他们却极少指责别人。”

我惊叹道:“是啊,我也发现了,确实是如此。可这是为什么呢?”

朋友神情严肃地说:“因为他们向来不是依靠认知去解决人际纠纷,而是凭借人情世故和伦理道德来缓解人际间的矛盾。他们深知每个人的认知都不可能完全,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他们彼此都怀着善良的心态对待对方。你包容我,我也宽容你。或许直到老去的那一天,他们依然无知,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和谐。”

包容心

这段话确实很有深度。尽管拥有高格局认知之人能够更全面地看待事物,故而从不轻易指责他人。然而,具备高道德情操者往往拥有善良、宽容和同理心等品质,这同样能够化解人际间的矛盾。

例如,今日你犯了错,我对你予以宽容,那我便收获了一份人情。明日我或许也会犯错,你念及往昔被宽容的情分,也会选择谅解我。以这种包容的相处模式相互往来,感情就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彼此之间的感情就如同滚雪球似的,愈发浓厚。并且,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共同包容中同步成长,还能感受到人际情感带来的快乐,这样的成长模式,又有谁会排斥呢?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包容性氛围中工作的人们,不但人际关系更加愉快,而且更有动力去改正错误并从中学习,从而实现个人能力的增长。

海伦・凯勒就是在这样一个带有包容性的环境中成长为一名作家。

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失聪,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她处于一种近乎野蛮生长的状态,因为无法与外界有效沟通而有很多暴躁和不理智的行为。

包容

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身边后,没有指责她的这些行为,而是用极大的包容心和耐心去引导她。她通过在海伦的手掌上写字来教她认识事物,当海伦因为不理解而做出一些抗拒行为时,莎老师始终包容她并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这种包容的相处方式不仅建立了海伦和莎莉文老师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实现了人际和谐,也让海伦・凯勒逐渐成长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

总之,冷冽的指责宛如刺骨的寒风,能瞬间让一个人的内心失去温度。当指责之声不断响起,在这样的相处关系中,彼此的世界仿佛被阴霾笼罩,看不到一丝阳光,寻不到半点希望。那尖锐的言辞如同利箭,一次次刺痛着心灵,让人在痛苦中迷失方向,逐渐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与信心。

而包容的相处方式就仿佛温煦的阳光,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它如春日的微风,轻轻拂过面庞,带来无尽的舒适与安宁。在包容的氛围里,人们不再畏惧犯错,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出现失误,也会有一双温暖的手伸过来,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温暖让我们更有动力和勇气一直走下去,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