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身高达标了吗?最新儿童身高标准,助力娃长个大高个

IF枕边育儿 2024-01-04 10:58:57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最新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引起广大家长的关注。虽说以最新标准来看,如今孩子们的身高已经比10年前的数值有了明显增长,但再结合流行病及人口数据推算,我国目前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还能达到3%,仅4至15岁患有矮小症的孩子就超过700万。所以,孩子的身高一事依然是家长们热议的话题!

闺蜜媛媛的身高虽有165厘米,但她的老公小黄作为地道南方人,身高只有169厘米。因此,自从女儿敏敏满1岁后,她便积极研究各种利于长高的菜谱,每天也会花费1个多小时的时间陪伴女儿做运动。

如今,女儿已经6岁,且不说120厘米的身高,已经是班里数一数二的高个子,邻居们看到一家三口站在一起,总是忍不住感慨“敏敏这身高真是优越啊”。

敏敏妈每天晚上督促女儿外出跑步,下雨天也在家一起练瑜伽,时常还去上游泳课。

除了运动外,媛媛还时常咨询营养师,力求给女儿准备最科学、合理的长高食谱,还特别买了食谱书,每天对着给娃做饭。

心疼妻女的小黄几乎隔1、2天就要劝一劝,“我的身高估计孩子也是矮个子了”、“宝宝以后又不做超模,何必这么执着身高”。

连周围的朋友听说媛媛在孩子身高方面的“鸡娃”举动,也都忍不住劝解她不要过于执着。而如今,看到敏敏的身高,甚至比不少父母身高,比她的父母高出许多的同龄小朋友发育得好,没有人再质疑媛媛与女儿的努力效果。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解读

自2023年3月起,国家卫健委就发布并开始按《2022年最新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标准施行。

其中,P3~P97(3%~97%)的百分位数值区间都是正常范围内的身高。如6岁男孩的身高在110.3厘米至127.3厘米之间都算达标,6岁女孩为109厘米至126厘米之间。

当然,P3(3%)与P97(97%)之间相差10厘米以上,自然有所差距。以专家的解读可知,如果孩子身高达到P97(97%)或以上,那么他的身高优于绝大多数同龄人;如果是P75(75%)至P97(97%)之间,属于中上水平,也就是优于大部分同龄人;P25(25%)至P75(97%)之间,属于中等水平,即同龄的小朋友一般都是这个身高值;P3(3%)至P25(25%),则已经到了中下水准,比同龄人稍微矮一些。

而最后的P3(3%)或以下,家长们便要尤为重视了。因为这个区间的身高值虽说还算是标准范围,但已经比同龄小朋友偏矮不少。

从上文不难看出,哪怕按最新的《2022年最新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孩子的身高已经达到最低的P3(3%),即已经达标。

但相对于同龄小朋友们来说,并不算优越。而造成如此大的差距,根据儿童保健科、骨科等可知,引起孩子身高差异的因素有先天及后天因素。

要想帮助孩子长高,这些“拖后腿”的原因要知道

根据遗传学可知,身高受70%的先天基因遗传影响,30%才属于后天影响因素。但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在《细胞基因组学》杂志发布的一篇研究结论早已表明,30%的后天因素往往能限制70%先天遗传基因的发挥,而且还有一定的概率帮助孩子突破先天遗传基因的束缚,有望长得更高。

30%的后天因素通常包括营养因素、睡眠因素、运动因素、疾病因素。即营养因素是指能否给予孩子科学合理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且充足。而运动因素则是能否拥有足够的运动量,以便能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

疾病因素目前常见的是一些令生长激素出现分泌异常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病症有极大可能导致孩子患上矮小症。而如今,睡眠因素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存在。

毕竟,根据《2022中国健康睡眠调查报告》可知,我国未成人每日睡眠平均时长仅为7小时,甚至有不少孩子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而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纵容孩子玩手机、熬夜等。

殊不知,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的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不仅是夜晚,还是晚上22点至凌晨2点之间。如果在此期间孩子未处于睡眠状态,必然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

如何让孩子长得更高?这几点必须记牢

不难看出,后天影响身高的因素几乎囊括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只要家长有所马虎,或是养育方式有误,很可能影响孩子正常身高发育,甚至影响他的身体健康。所以,家长们掌握正确、科学、适合的养育方法,才能为孩子长高助力!

首先,定期检查。

根据此前发布的《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可知,至少有20%出现身高发育异常的孩子直到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后,家长才猛然发现自家孩子的与众不同,哪怕想改掉以往“孩子长大就能长高”的观念,重视帮助孩子长高一事也已经为时已晚。

所以,家长们在孩子成长期间应时刻注意他的各方面,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身体发育更是重中之重。除了学校组织的体检,家长也要安排孩子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留意骨骼发育情况,预防孩子生病而不知。

其次,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饮食关乎孩子的成长,身高发育自然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饮食。如不宜让孩子吃太多好毫无营养的零食、不利于骨骼的碳酸饮料等。

同时,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餐食方面,也应严格按照专业营养师或参考医生建议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等。

如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鱼、瘦肉、虾、蛋、豆制品、牛奶等,可提供充足热量、碳水化合物的面条、大米,同时也还要准备利于骨骼生长所需要的磷、钙等矿物质的海带、虾皮、紫菜、骨头汤等。

当然,作为长高必不可少的锌元素亦不能忽视,一般动物内脏、大豆、鱼、禽蛋、萝卜等食物都富含锌。

看着上面的表格,是不是已经头大了?其实,你也可以像文章开头的敏敏妈一样,借助专业的食谱书,帮孩子搭配好每天的营养,助力身高增长。这样,不光难度低,而且搭配更科学。

敏敏妈用的是《儿童长高食谱》,据她说,这本书,她们小区的妈妈,几乎人手一本,对着给娃做营养长高餐,特别方便。

而且,大家的反馈都特别好,孩子的身高增长,有了明显的提升。每顿饭都光盘,食欲比之前好太多了。有些妈妈说,不识字的老人也能用,直接扫一下,跟着视频做就可以了,太方便了!

看那些繁琐的数据添加营养素,其实是专业人士做的事情。咱们普通人,如果能照着专业书籍,给娃安排餐食,也已经走在前沿了。你娃的身高,也会比同龄孩子,要高出一大截!

书上不仅有100多道精美的长高美食,还有三个长高黄金期,以及如何补充长高能量等内容,让家长能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针对性给孩子补充营养,个子窜高,就更轻松了。

我家也有这本书,我发现,书上的食材都很常见,菜市场就能买到。而且,从准备到做法,再到专家点评营养,上面都写的非常清楚。相当于你给娃做了一顿饭,还顺带了解了一些营养学知识。真的太棒了!

希望孩子长高个,却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就从这本书开始,按照上面的建议,换着花样给娃做一日三餐,吃出大高个吧!

放在厨房,做饭前随手翻一页,就能找到灵感,说不定还能举一反三,做出更有营养,更适合孩子的美食呢!

再次,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未满1岁的婴幼儿建议每日睡眠时长为13至15个小时,1岁至2岁为11至14个小时,3岁至5岁应保持在10至13个小时。哪怕是6岁至12岁,也要维持在9至12个小时之间。

而为了保证孩子能拥有充足的睡眠,家长除了严格监督孩子,不能超过22点还没睡,不允许玩手机、看电视而出现熬夜的情况外,家长更不能带头熬夜,让孩子养成不良睡眠习惯。

最后,注意适当运动。

根据美国儿科协会公布的研究结果可知,相比于热爱运动且付诸实际的孩子,那些不爱运动、不经常运动的孩子会比前者矮2至3厘米。同时,经常进行户外运动的孩子在眼睛视力方面也更优秀。

Tips:跑步、打篮球、打乒乓球、踢足球、游泳、跳绳等或室内或室外的运动项目,可作为首选。

枕边育儿寄语:

以《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公布的数据可知,我国目前仍有50%左右的孩子未能达到遗传身高,更有80%的孩子最终未能达到父母对于身高的预期。而之所以有如此严峻的情况发生,主要原因还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所以,掌握科学、正确且合适自家孩子的长高方法,是每一位父母不可忽视的事情!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348

IF枕边育儿

简介: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侧重产后护理、喂养、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