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仗为什么这么神?陈老总说:他从叶飞那里拿了一件宝贝!

敲响纪元的尾声 2025-04-17 04:16:27

1946年冬天,鲁南的冷风像刀子一样刮着,但山东野战军的指挥部里,却是另一番炙热,因为敌人刚刚动了一下,情报就飞到了陈毅、叶飞、谭启龙手里,连敌人自己都还没反应过来。

山东野战军内部的战场命令已经下达。

根据我军‬的情报得知,1946年的12月1日,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带着快速纵队出动了,坦克、榴弹炮、步兵团压上来,一波猛攻直冲解放军的阵地,光坦克就有二十五辆,炮声震天。

与此同时,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还在纳闷:

“你们是怎么那么快能够得知情报的”?

在场的同志有人回答:

“司令员,我们靠的是报话机”。

陈毅一时之间也震惊了,我军哪里来这么先进的报话机,而谭启龙也不卖关子了:

“当年咱们在浙东救过美国飞行员,美国人送的。”

陈毅一听,哈哈大笑:

“没想到咱这边的‘美援’还比老蒋先进!”

后来朱总司令有一次跟陈毅谈话,朱德老总震惊粟裕调兵遣将的迅速,因为粟裕每一次调兵遣将,都是踩着敌人的七寸去布置的,所以粟裕打仗才厉害,当朱德老总说这些话的时候,陈毅对朱老总神秘一笑:

“那是因为粟裕在叶飞那里弄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

这个不得了的东西,就是报话机。

解放战争早期,叶飞、谭启龙有时候还没等到山东野战军司令部发来的情报,就已经把敌人的调动给掌握了。

粟裕也跟陈毅一样纳闷,然后问道‬:

“你们怎么比我还快?”

了解到了叶飞的一纵有这种好用的“神器”之后,粟裕就让叶飞把报话机和专门的情报参谋人员,请一些到野战军的总司令部工作,就是依靠着这些人才,粟裕在前线指挥战斗有了更确切的情报支撑,也有了后来更精确的作战部署。

而在叶飞的部队中,就有一个专门搞前线情报的人才,也是在他的工作中,叶飞部队的情报表现,才让粟裕都感到惊讶无比。

事实上‬,战争从来不仅是枪炮的交锋,更是信息的较量。

在1946年的中国近代战场上,情报的准确性与传递的速度,往往决定了无数生命的去向。

早在‬1946年的‬10月底,叶飞率领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反击整七十七师。

当时,叶飞‬的‬一名‬叫做‬秦基和‬情报‬参谋‬在山下侦察敌情,将敌军的一举一动侦控得清清楚楚。但‬由于山下与山上的指挥所之间存在距离,情报送达叶飞手中时总有时间差。就在敌军最后准备撤逃的情报送抵山上之际,敌军已趁着夜幕逃脱,叶飞未能实现全歼敌人的目标。

这次战斗的失利让叶飞深刻意识到,准确的情报若不能及时运用,便无法转化为胜利。

叶飞随后找到秦基,对他说:

“秦基同志,我要靠你打胜仗,以后你要随时跟在我身边!”

从那以后,秦基行军作战时再未离开叶飞左右。他跟随在司令员身边,既能全面了解战况,又能迅速破解敌军的密语密报。叶飞则要求秦基指着地图当面口述情报,不允许有任何含糊之处。秦基对侦破的每一个字词都力求精确,从未出现过差错。

11月30日,鲁南第八师围攻南、北罗地区,叶飞纵队奉命阻截峰县敌主力整编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的增援。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山野司令员陈毅与叶飞、谭副政委以及秦基等人挤在一间小茅屋内指挥作战。

敌军的几辆坦克逼近指挥所前的小河沟,重机枪子弹扫到屋面上,坦克炮弹呼啸着越过屋顶,险些击中指挥所。

而‬秦基将小报话机的耳机紧贴耳朵,全神贯注地监听敌情。他快速而准确地报告敌军各部的动向,使得叶飞和陈毅对敌情了如指掌,指挥作战得心应手。陈毅对此大为赞赏,后来见到秦基时,还再次称赞他的表现。

自从秦基贴身跟随叶飞后,他不仅负责侦破敌情,还要在第一时间将情报转化为指挥员的决策依据。

他的努力在12月的宿北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2月9日,叶飞纵队接到命令,从鲁南秘密南下,准备在宿迁以北的新店子地域集结,伺机作战。15日拂晓前,部队按计划抵达指定位置。当天,叶飞正准备按原定计划行动时,突然接到山野前指的紧急命令,要求迅速出击,截歼“向南溃逃”的敌人。

叶飞立即命令三个旅分别出动。然而,直到入晚,各旅并未发现敌军有任何溃逃的迹象。叶飞感到情况不对,便询问秦基在敌台电讯联络中是否发现敌军溃逃的线索。秦基回答,敌台的通联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异常动向。叶飞听后果断决定收回出击的部队。

但‬由于夜色茫茫,纵队指挥所与三旅及第八、第九团失去了联系。这两个团未收到撤退命令,继续向前推进,孤军深入敌阵纵深。

纵队首长见此情景十分焦急,担心两个团被敌军包围歼灭。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秦基通过监听侦听到曹家集地区整十一师师部和炮兵团的电台发出紧急呼救。敌方电台报告称,他们遭到不明番号的共军主力的猛烈攻击。秦基迅速将这一情报报告给叶飞和其他指挥员。

原来,第八、第九团在深入敌阵后,已对曹家集的整十一师发起猛攻。副司令员何克希立即摸黑赶往曹家集地区,找到三旅旅部,指挥第八、第九团撤退。两个团在敌阵中激战至16日下午,才全部突出重围。当晚,秦基继续监听敌情,侦听到整十一师师长胡琏紧急命令第十八旅回援曹家集,而他自己则率师部退守宿迁。

这一系列情报的及时获取,让叶飞纵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12月16日夜,叶飞纵队(接下来‬简称‬叶‬纵‬)再次穿插至敌军纵深,分割包围整六十九师,切断了该师与整十一师的联系。然而,这也让叶纵陷入敌军四面包围的险境。西、北、东三面,敌军的预三旅、六十旅和四十一旅试图相互靠拢并向南突围。

南面,整十一师则准备北上增援。若敌军东西对进、南北接应,叶纵将同时面对四面围攻,处境极为危险。在何庄的简易掩蔽部指挥所内,叶飞与作战参谋通过有线电话机与各部保持联系,谭副政委和秦基则守着无线报话机监控敌情。

秦基凭借对报话技侦的熟练掌握,迅速破解敌军的密语、地图坐标密码和简短密报,将其翻译成指挥员熟悉的语言。叶飞根据这些情报,综合敌我双方的反应,全面掌握战场态势,捕捉战机。

17日,秦基侦听到整十一师师长胡琏命令一一八旅作为左翼,于8时起北进增援,倾全力攻击叶纵的三台山阵地,同时命令第十八旅一个团作为右翼,从曹家集北进策应。北面的整六十九师各旅也纷纷出动,配合整十一师南北夹攻。

敌军六十旅从罗庄南攻老虎洞,直逼纵队指挥所所在的何庄,预三旅则向战场制高点峰山反复冲击,威胁叶纵后侧。徐州还派出轰炸机群,对叶纵各阵地狂轰滥炸。

叶飞‬纵队‬腹背受敌,整日顽强拼杀,直到退守最后阵地高家注,战斗尤为激烈。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秦基全神贯注监听敌情。当他侦知整十一师在下午4点集结一个半旅,准备对叶纵最后阵地发起总攻时,叶飞果断抓住战机,命令独臂将军廖政国旅长率领预先准备的四个营,全部上好刺刀,以雷霆之势拦腰猛扑敌右翼。

敌军猝不及防,陷入混乱。秦基听到敌军报务员惊呼“共军主力反击,我们撤退”,话未说完便慌忙关机逃跑。敌左翼见势不妙,也随之溃退。整十一师全线崩溃,叶纵乘胜追击至唐家湖。胡琏摸不清叶纵虚实,下令退守六塘河自保。这场反击扭转了战局,陈毅闻讯后连声称绝,并致电祝贺。

秦基的情报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离不开他与叶飞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叶飞不满足于阅读文字材料,而是要求秦基指着地图当面口述情报,且必须清晰明确。秦基则以极高的责任心回应这份信任,他对侦破的每一个字词都反复核实,确保准确无误。他的情报从不拖延,从未出错,成为叶飞手中最可靠的依据。

12月18日,山野第八师围歼晓店子预三旅,叶飞纵队则将敌六十旅、四十一旅及整六十九师师部分别包围在罗庄、苗庄和人和圩。当日下午,秦基侦听到六十旅旅长黄培德计划于16时向人和圩突围。叶飞听后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放敌军出庄,然后在野外开阔地迅速将其全歼。19日清晨,秦基又侦听到整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试图垂死挣扎。

他命令被三师围攻的苗庄四十一旅突围至人和圩,与他一同向南突围。叶飞再次命令部队放四十一旅出庄,随后在野外将其全歼。参谋长张翼翔两次对秦基说:

“敌人坚守时我们硬攻要付出很大代价,知道他们要突围后放他们出来就好打了。你情报搞得好,我们减少了很多伤亡,省心又省力。”

最终,戴之奇在人和圩绝望自杀,整六十九师全军覆没,创造了空前的大胜。

而叶飞的一纵手上有这个“大杀器”,不久之后也推广到了整个野战军所有纵队,各个纵队之间,都效仿叶飞和秦基的配合,培养这样的无线电人才,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并且与粟裕的野战军司令部高度同步,最终达到了每一条命令都精确下达,并且立即执行的高效率境界。

这也是粟裕在打运动战争中,总是能够领先敌人好几步,扼住敌人命脉的根本原因。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