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蒋介石偷偷接走了戴笠的2个孙子去台湾,却留下1个在大陆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2-05 21:08:38

众所周知,军统是隶属国民党、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而戴笠就是这个组织的话事人,同时也是蒋介石最为器重的人,被称为是老蒋最忠心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

在老蒋的默许、纵容,和戴笠的带领下,军统成了“滥杀无辜”“伤天害理”“杀人如麻”等等残暴词语的代名词,成功做到了在那个时代几乎人人谈“军统”都会色变的地步。

而军统戴局长,更是成为了不光军统内部,就连国民党的高管们提起来也是噤若寒蝉的人物。

不幸的是,这位权势滔天的戴局长在1946年死于飞机失事,他的家族也随之破落。

可是在1953年,蒋介石派人偷偷接走了戴笠的2个孙子去台湾,却还留下了一个在大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戴笠和蒋介石的渊源

戴笠,原名戴春风,1897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衢州府江山县一户普通人家。

他六岁丧父,全靠母亲一人辛苦把他拉扯大,而他也从小聪明伶俐,尤其是记忆力超群,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在他高小毕业时,他是学校的第一名。

可是,这样聪明的戴笠就是不走正道,嫖赌成性,为了让他能收心,母亲在他十七岁那年,让他与乡里一名毛姓国学生之女结婚了。

婚后不久,戴笠考取了浙江省一中,继而到杭州就读。

但结婚、继续上学都没能让他收心,到杭州上学的他依然恶习不改,反而是变本加厉,他也因此被学校开除了,从此开启了他在杭州、宁波一带的浪荡生活。

1921年,在经历过参军、赌博、当逃兵等一系列事情后,在家乡实在混不下去的戴笠决定到上海去闯荡,这对于他来讲是一次大的赌博,而这一次,他赌对了。

在上海闯荡几年后,机缘巧合,戴笠结识了青帮大佬杜月笙,他靠一手骰子绝技,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赢得了杜大佬的青睐,最终和大佬成了结拜兄弟,并因此关系得以结识了他职业生涯的贵人-蒋介石。

当然,此时的戴笠并没有入了蒋介石的法眼,蒋只是把他当成青帮的大佬的小弟,有需要的时候就招呼他端个茶递个水、跑个腿什么的。

但善于察言观色的戴笠却觉察到蒋这帮人的与众不同,更是竭尽所能的接近并讨好他们,逐渐与他们中的戴季陶相熟,并因此得以和蒋介石混了个脸熟。

1926年,回到家乡的戴笠听到同乡提起广州黄埔,他决定到广州去报考黄埔,并得到了妻子的支持,瞒着母亲偷偷到了广州。

然而,一向在考学方面极具优势的戴笠在首次报考黄埔时却失败了,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决定改名后再次报考,戴笠这个名字就是从此时正式开始叫的。

最终,戴笠考上了黄埔六期,此时的黄埔校长正是他昔日认识的蒋介石,他顿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决心从此跟定了蒋校长。

他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在国民党全面清党时,他积极响应老蒋的号召,带头举报校内的共产党员,从此跟随老蒋坚定的走上了反共之路,即使在老蒋第一次在国民党内讧中失利下台后,他对老蒋依然是忠心耿耿。

在蒋介石重新回归政坛时,戴笠离开了黄埔军校,到老蒋身边工作,他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并不是带兵打仗,而是情报搜集,要想出人头地,得到老蒋的重视,自己只能从这方面下功夫。

特务头子戴笠

不得不说,戴笠为了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最初,他只是蒋介石身边的一名保镖兼秘书,但他充分利用了在老蒋身边工作这个优势,向老蒋展示了他收集各方面情报的能力,并逐渐得到了老蒋的认可及重视。

事实证明,戴笠对蒋介石的忠心,也可以说是政治投资没有下错注,在老蒋重新上台,并决心成立自己的特务部门时,经过再三考量的老蒋,决定让戴笠做这个部门的领头人,戴笠的人生从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戴笠对蒋介石的赏识和重用很是感恩戴德,他全心全意的执行着老蒋的一切命令,军统在老蒋的支持下也扩张的非常快,军统特务的触角是无处不在。

不夸张的讲,就连蒋介石身边也有军统的秘密特工,在这张大网之下,蒋介石所需要的任何情报,戴笠基本上都能搞到,且能很快的送到老蒋面前。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了,戴笠在事变发生后,为了蒋介石的安全,力排众议,坚决反对使用武力解决,他不但力劝蒋夫人亲赴西安救蒋,他还不惜以身犯险,亲自跟随蒋夫人等人深入险地。

事实再一次证明,戴笠这次又赌赢了,西安事变在多方的斡旋下,得到了和平解决,而他的行为除了更让他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外,还获得了宋夫人的信任,他的权力更大了,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特务头子。

客观上讲,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在抗日时期也是有过不少抗日之举的,很多大汉奸、日本特务等敌人都死于军统特工之手,很多日伪方的情报也都来自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军统特工之手。

但是,在戴笠的授意下,军统特工的重中之重还是对付共产党,因为他知道蒋介石的反共之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即使是在国共合作时期,所以,反共和为蒋介石消除异己才是戴笠首当其冲的任务。

随着戴笠的权力日益增大,军统的做事风格越来越狠厉,插手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逐渐引起了国民党内部一些高官的不满,其中也包括陈果夫兄弟等人。

于是,这些高官们经常在蒋介石面前告戴笠的黑状,诉说军统特工的跋扈,诉说社会上对军统特工的看法。

蒋介石本就是疑心病极重的人,再加上他在一次军统的“四一”大会上,亲眼见证过军统的强大,他岂能容忍号称拥有十万军统特工的戴笠拥兵自重威胁到自己,也就生了钳制戴笠的心思。

戴笠本来就是特别会察言观色的人,他从老蒋的一系列动作,比如说撤了他兼任的缉私署长等职,成立了监管军统的五人小组等等,看出了老蒋已经对他有所猜忌,虽然他自认为对老蒋是忠心未改,但以他对老蒋的了解,深感自己是前途叵测。

戴笠的后人

戴笠深知自己所做之事会给自己,以及家人带来危险,所以他自在军统任职后,就行踪诡秘,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也因此被称为是中国最神秘的人物。

他不但隐藏自己的行踪,为了自己独子的安危,他甚至没有把独子带在身边提携,而是留在家乡让其发展,那里毕竟离政治权力中心远些,不会引起那些对自己有意见的国民党大佬,以及仇家们的注意。

戴笠的独子戴藏宜,自小随祖母在家乡生活,虽长相性情酷似父亲,但在读书方面却没有丁点的天赋,对读书没有丝毫的兴趣,最终连父亲托关系让他就读的大学都没有毕业,就靠着父亲的淫威在家乡混事业。

在戴笠权势滔天的那些时日,戴藏宜在家乡还是混得比较不错的,他做过乡里学校的代理乡长、乡长等职,加入了三青团,还在1941年奉父亲之命,派特务杀害了一名和父亲有私仇的中共地下党员,这也成为了他之后被我党枪毙的重要罪证之一。

1946年3月17日,戴笠所乘飞机在岱山失事,一代“特工之王”就此陨落,他的意外过世既让蒋介石感到悲痛,但更多的应该是放心。

同年6月,蒋介石为了表达对戴笠的重视及怀念,追认戴笠为陆军中将,并指示在戴笠的家乡创办以他的字“雨农”为名的学校、图书馆以及医院,当然这些事项都将由戴笠的独子戴藏宜来承办。

俗话说“人走茶凉”,即使是曾经权势滔天的戴笠也是如此,虽然在他身故后,老蒋为他升职,为他大办葬礼,让他尽享哀荣,但他家族随着他的逝去而日渐破落也是不争的事实。

戴藏宜在父亲去世时,已位居军统少将,但这也不过是个空衔而已,他在军统受到的冷落是肉眼可见的,据说他想要父亲曾经的座驾-一辆派克轿车,却遭到了军统办事处的拒绝,就连戴家在家乡的财产,也有三分之一被军统掠去了。

1949年5月,戴笠的家乡江山解放了,戴藏宜自知罪责难逃,携带家眷仓皇出逃,准备转道福建逃往台湾,期间曾被我解放军逮捕,后乘空逃脱,潜逃回家乡。

回到家乡藏匿的戴藏宜迫于无奈曾经向我解放军自首过,但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又再次寻机逃脱了。

戴藏宜最终在1950年9月9日被我解放军擒获,并于1951年1月30日在家乡被以反革命罪判处了死刑。

戴藏宜被执行死刑后,他的妻子把女儿留在家乡托人抚养,带着三个儿子辗转到上海生活。

或许是蒋介石比较顾念旧情,也或许是蒋介石为了做给那些还在大陆继续为他卖命的特务们看,他决定把戴笠的后人接到台湾生活。

1953年,蒋介石把这一决定付诸了行动,而负责指挥这一行动的就是军统现任掌门人毛人凤。

毛人凤派遣信得过的特务潜入上海和戴藏宜遗孀接触,经过和潜伏在大陆的特务的周密策划,偷偷把戴笠的2个孙子以及戴藏宜遗孀接到了台湾,却留下了1个在大陆。

据说这个被留下的孙子是戴藏宜的次子,叫戴以宏,是因为户口被来接他们的特务占用,才无奈留下的。

虽然戴以宏没能跟随母亲、兄弟到台湾生活,但是他在大陆的生活也没有过得很差,他在孤儿院生活到十六岁,之后政府还给他分配了工作。

戴以宏是在特殊时期才知道自己的祖父是恶名远扬的戴笠,但他凭借孤儿院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工作努力、积极要求进步的态度,顺利过关,没有受到祖父过多的影响。

之后,戴以宏还和一名普通女工组成了家庭,和普通人一样自食其力,过着幸福祥和的生活。

这些都足以说明祖国及人民的宽宏大量,而戴以宏也以能在祖国大陆靠自己的双手幸福的生活而自豪。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