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还是另有隐情?陈馀给章邯的劝降信里,说了与司马欣一样的话

小龙评历史 2023-02-22 10:09:13

秦二世三年,忧心忡忡的章邯收到了一封来自赵国大将军陈馀的信,信中内容倒也直白,劝章邯投降。

接到这封劝降信的章邯心中应该是百感交织,数月之前,章邯与王离率领的秦军将赵王歇与陈馀的密友张耳围困于巨鹿城,陈馀勉强收拾几万赵军残兵驻扎在巨鹿城北却因畏惧秦军而不敢前来救援,彼时的秦军统帅章邯气定神闲,而手上只有几万残兵败将的赵国大将军陈馀心急如焚。

谁知短短数月,形势彻底逆转,此时内外交困的章邯坐立难安,而作为联军一员的陈馀却优哉游哉地写了这封劝降信。

不得不说,陈馀这封劝降写得不错,句句都直击痛点,先是举出白起、蒙恬的例子,证明秦国有杀功臣的传统,而后指出此时赵高乱政,正要找些替罪羊杀了背锅,最后预言了章邯的结局:有功亦杀,无功亦杀。

章邯看到“有功亦杀,无功亦杀”这八个字时,应该会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这不单单是因为他此时的处境确实极为危险,更重要的是,这八个字,曾有人向他提起过。

巨鹿之围

巨鹿之战是秦军与反秦联军之间的决定性战役,从秦二世二年,秦军围困赵王歇于巨鹿开始,到秦二世三年,章邯率自己手上的20万秦军投降,整整进行了1年有余。

巨鹿之战前,秦军一扫陈胜吴广起义之初,秦帝国在关东六国统治迅速分崩离析的颓势,将周文、陈胜、项梁等重要起义军将领一一击溃,且秦帝国的两大主力军团:章邯的骊山军团和王离的长城军团也完成了合流,秦军正准备一鼓作气,将起义军尽数歼灭。

干掉原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子项梁领导的楚军后,秦军又将目标对准赵国境内的起义军。

陈胜吴广起义后,曾派部将武臣与张耳、陈馀二人北征赵地,这支北征军进展顺利,短时间内拿下30余座城池,武臣与张耳、陈馀认为与其继续在陈胜麾下为将,倒不如自己自立为王,于是武臣自封赵王,以张耳为丞相,陈馀为大将军,在邯郸建立赵国。

这是秦末赵国的第一次复国,但是武臣建立的这个赵政权只存在了4个月,秦军就成功攻克邯郸,武赵政权灭亡后,张耳、陈馀侥幸逃出,又拥立赵王歇,在信都建立赵国。

赵王歇称王不久,信都便又被秦军攻克,张耳、陈馀只得带着赵王歇逃至巨鹿城,张耳收拾残兵与赵王歇共同死守巨鹿城,而陈馀则收拢常山之兵,驻扎在巨鹿城北。

为了一举打垮赵国境内的抵抗势力,章邯的骊山军团与王离的长城军团尽数出动,誓要一口将对手吃掉。

大小王

巨鹿城还算坚固,秦军未能快速攻克,被困于城中的赵军深知如此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于是向各路起义军求援,楚、齐、燕等地的起义军共计10余万也开始向巨鹿驰援,这样一来,秦帝国与各路起义军将自己的大多数力量都压到巨鹿,此战秦军胜则天下可定,其他起义军将被逐个消灭,秦军败,则秦帝国大势去矣。

从兵力上看,秦军仍是这场围城战的优势方,章邯的骊山军团与王离的长城军团加起来有兵力40余万,而前来支援的诸侯联军加上城中的赵军,兵力也不足30万。

但处于优势方的秦军也有自己的麻烦,这个麻烦就是谁来担任这40万大军的总指挥。

章邯率领的骊山军团其骨干是秦军禁卫军中尉军,但中尉军人数过少,只有5万余人,且还要担任拱卫中央的任务,不可能全部组成野战兵团去对抗起义军,于是章邯建议秦二世释放20万骊山刑徒,加入军队,骊山军团由此组建。

有趣的是,作为骊山军团首领的章邯,其原本职务是少府,这是一个管理财务、后勤一类的官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将,但尽管如此,章邯依旧在之后的诸多战役中表现出了自己不俗的军事能力,秦末危机以来,秦军对各路起义军的一系列反击,几乎都是章邯率领的骊山军团完成的。

而王离的长城军团,是秦帝国两大边疆军团之一,这支军团原本是打击匈奴而建立,蒙恬为主将,王离为副将,巅峰时兵力达到30万。

蒙恬因政治斗争被杀后,王离成为了这支军团的最高指挥官,秦末大乱后,部分前往北方边境戍边的征夫纷纷返回家乡,且长城军团在接到秦二世命令返回镇压起义军的同时,还要兼顾防御匈奴的任务,所以随王离返回镇压起义军的长城军团规模不可能达到30万,大致应10万到20万人之间。

王离与章邯不同,其家族时代为将,王离的爷爷是大将王翦,父亲则是名将王贲,靠着祖上积累的军功,王离爵位至列侯,为秦帝国二十级爵位中最高一等,金印,紫绶,位上卿。

而章邯的少府,仅是九卿之一,银印,青绶,官职爵位上讲,王离明显高于章邯,但从几次战役来看,章邯又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史记》中也有“章邯命王离”的字样,可见当时秦二世是更倾向于让章邯担任这场战役的总指挥,但是让爵位更低的章邯去指挥爵位更高的王离,这多少有些尴尬,于是章邯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与王离各管一方。

王离的长城军团负责围困巨鹿城,并迎战前来支援的诸侯联军,而章邯的骊山军团则负责为王离军运送粮草。

不要小瞧粮草,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就是后勤,搞后勤出身的章邯自然知道这一点,从当时的情况看,章邯的安排非常合理,王离的长城军团本身就拥兵近20万,即便诸侯联军全部赶到,数量也不能对其产生压倒性优势,只要秦军稳住阵脚,跟联军打消耗战,耗也能将联军耗死。

为了减轻运输压力,章邯军开始修筑甬道,源源不断地将从水路运来的粮食送到王离军手中。

章邯军与王离军各有自己的指挥系统,王离麾下主要将领是苏角和涉间,而章邯军中负责辅佐章邯的是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

章邯对司马欣与董翳十分信任,而最后章邯的投降,就与长史司马欣有很大关系。

朝中惊变

按照正常逻辑,巨鹿之战,秦军十拿九稳,但真等到战役开打时,变数却出现了,这个变数就是项羽,项羽没有像其他诸侯一般作壁上观,而是一上来就冲着秦军软肋下手,命英布袭击秦军甬道。

章邯军通过甬道向王离军运送粮草,甬道被破坏则王离军便会缺粮,但章邯军十倍于英布军,纵然英布军侥幸得手,章邯军很容易夺回战场主动权。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英布军破坏甬道得手,章邯军的反扑并不猛烈,于是项羽直接率全军猛攻巨鹿城外的王离军,已经开始缺粮的王离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开始接连败退,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诸侯联军见秦军露出败象,也一股脑杀向王离军,王离的长城军团在诸侯联军的打击下全军覆灭。

乍一看,巨鹿城外战局逆转的原因是项羽的果断出击,这当然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一点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章邯军在此次战役中表现极为迟钝。

甬道被毁后,章邯军在总兵力十倍于对方的情况下,仍不能迅速稳住局面,竟导致了王离军缺粮的尴尬局面,王离军陷入苦战时,章邯军的救援也很不及时,某种程度上讲,章邯军坐视友军全军覆没。

消灭王离军后,以项羽的楚军为首的诸侯联军也向章邯军发起进攻,章邯军几乎没做任何抵抗,就连续后撤。

此时的章邯军,与当初那支败周文、灭陈胜,杀项梁的劲旅简直判若两人,是什么让章邯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答案不在战场,而在萧墙之内。

组建骊山军团时,秦二世选择章邯为主帅这一点有些不合常理,因为章邯当时并未直接在军中任职,当然,组建骊山军团的建议出自章邯,且章邯在担任少府前,可能参与过灭六国的战争,但这种有些反常的人事安排更可能的动因是秦二世只信任章邯,或章邯获得了某个朝中重臣的保举,如果是后者,谁有人举荐章邯的那个人呢?从后面事态的发展分析,这个人大概率是李斯。

然而,几乎是在项羽率军向王离的长城军团发起进攻的同一时间段,秦宫之中,却发生了重大变故,丞相李斯、冯去疾被下狱,并最终被杀,中车府令赵高成为丞相,独揽朝中大权。

而这段时间,章邯的表现也乏善可陈,只是收拢了自己骊山军团与联军对峙,一旦联军攻势猛烈,章邯军就向后撤退,只怕此时的章邯心思早已不在巨鹿战场,而在咸阳的宫廷。

绝望的消息

王离的长城军团被全歼后,战场形势虽然开始变得对秦军不利,但是秦军还不至于绝望,章邯仍有20万大军在手,如果后顾之忧被解决,这支原本就实力不熟的军队尚可一战,但此时的秦军统帅章邯却惶惶不可终日,他派自己的亲信司马欣前往咸阳,名为求援,实则打探消息,试探掌权的赵高对自己的态度。

司马欣来到赵高府前求见,赵高三日不见司马欣,司马欣返回军营,赵高还派人暗杀司马欣,幸亏司马欣走了另一条路才得以幸免。

返回军营后的司马欣告诉章邯,赵高绝不会放过他,有功、无功都要杀。

邯恐,使长史司马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约: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欣带回来的消息无疑成为了压垮章邯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陈馀等人的劝降信也不过是顺水推舟。

待到日后章邯向项羽投降时,痛哭流涕,并一直在说赵高,可见章邯并非对秦帝国没有认同,他最终投降,是因为司马欣带回来的消息让他认定,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被赵高干掉,想要活命,只能投降项羽。

但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司马欣所言是否完全就是事实?

司马欣回军营时赵高派人暗杀,因司马欣走了另一条路才得以幸免,这件事本身就很有些诡异,按照这样的记载,赵高派人对司马欣的这场刺杀,是因为司马欣恰好走了另一条路这个意外而没有成功。

既然是暗杀,赵高在派出杀手前就一定不会通知司马欣,那么司马欣又是如何得知赵高在另一条路埋伏了杀手来暗杀自己的呢?

当然,这还不是最诡异的地方,最最诡异的地方,是司马欣对章邯说的那句“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在数日之后,出现在陈馀对章邯的劝降信上。

“有功亦诛,无功亦诛”,是司马欣的主观感受,也是章邯的痛点,而陈馀的劝降信也是紧跟这个痛点展开的,到底是陈馀与司马欣根据当前的形势做出了完全相同的判断,还是这里面另有隐情呢?

意外巧合

在英雄辈出的秦汉年代,司马欣的名字并不如何响亮,他的能力并不如何出众,但是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司马欣个人身上,我们会发现他人生经历堪称精彩。

《史记》中关于司马欣的第一个记载,见于项羽本纪,彼时,项梁项羽叔侄尚未起兵,二人在秦帝国的身份是通缉犯,而当时的司马欣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栎阳县狱掾,项梁曾在栎阳县被捕,请同为栎阳县狱掾的曹咎向司马欣求情,司马欣释放了项梁。

从一个秦帝国基层官员的角度讲,释放要犯是毫无疑问的徇私舞弊行为,但从当时的社会氛围来看,司马欣此举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楚国虽然灭亡,但是项梁等人在原楚地仍有较高威望,连会稽郡郡守殷通都要设法结交项梁,司马欣释放项梁结交项氏一族可以理解。

司马欣第二次出场,身份便已经是长史,秦二世派他与都尉董翳率领秦帝国基本盘关中地区募集来的士兵去补充章邯的骊山军团,司马欣与董翳二人也成为了章邯的左膀右臂,日后朝中出现重大变故时,章邯命司马欣回到咸阳打探消息,也足见其对于司马欣的信任。

以上两次,加上司马欣前往咸阳面见赵高打探消息这一次是秦帝国灭亡前司马欣的活动轨迹,司马欣能够从其第一次出场时的栎阳县狱掾,在短短数年之内,成为长史,可见其某些领域拥有过人才能,而从其释放项梁这件事可以看出,司马欣对于利害的判断是否清晰。

如是而言,在认识到秦帝国已经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司马欣这样的人是否还会继续坚守自己的职责,我们不得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章邯率领骊山军团向项羽投降后,在日后分封诸侯的时候,原秦地被一分为三,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被封为雍王、塞王、翟王。

章邯作为骊山军团统帅,率军投降可算大功一件,封王理所应当,而司马欣与董翳作为章邯部下也获得封王这样的待遇则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如果论功行赏,比司马欣、董翳更值得封王的人数不胜数,如果要平衡原帝国内部各势力,比司马欣、董翳更重要的人也有都是,无论如何,这样的封赏都看起来十分欠妥,除非,司马欣、董翳二人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功劳和作用。

结合之前,司马欣前往赵高处打探消息,被赵高冷落,之后其独自返回军营,这期间司马欣到底做了什么,实际上只有天知地知。

如果司马欣已经看出秦帝国大势已去,以他的行事逻辑,是很有可能“弃暗投明”的,更重要的,由于早年释放项梁的经历,司马欣甚至与在楚军联络上都有一个很好的抓手,也就是说,从动机到可行性上,司马欣都具备投奔楚军的可能。

而从司马欣能够快速升迁和迅速获得章邯的信任,足见其十分很会揣度人心,意识到朝中变局令章邯惴惴不安的司马欣,明白自己只要将其在咸阳的经历稍微添油加醋说给章邯,就能击溃他的心理防线,如此一来,就会为自己在日后争取到劝降章邯,瓦解骊山军团的大功。

这样一来,司马欣对章邯说的那句“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出现在陈馀对章邯的劝降信中,也就不难理解了。

日后的司马欣依旧很会看风向,刘邦还定三秦时,雍王章邯战死,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果断投降,而后楚汉相争,看见项羽势大,这二人再次投奔项羽,最后在汜水兵败自刎而死,刘邦前往栎阳,斩下司马欣的头悬挂街头,可见本身道德感就不高的刘邦,对于司马欣的所作所为可谓痛恨至极。

司马欣对于秦帝国的忠诚程度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但是正如我们不能因为“雄鸡一叫天下白”而认为天是被雄鸡叫亮的一样,不能将秦帝国的灭亡简单归结为司马欣等人的背叛。

况且秦帝国立国的法家思想,本身就是利用人们的趋利避害心理,将军功与爵位挂钩,让底层人愿意打仗,但秦统一六国后,徭役兵役成为了单纯的负担,并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从那时起,这套体系便已经注定难以为续。

相比于日后大一统王朝统治者的“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单纯以法家思想立国的秦帝国在治国时显得有些幼稚,只是以趋利避害思想崛起的秦帝国,最后的覆灭也是因为一些关键人物的趋利避害,这件事未免有些讽刺。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