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那场发生在秦二世三年的大战,巨鹿将会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地名。
由于《史记》给了项羽率领的楚军对秦军的致命一击太多浓墨重彩的的描写,以至于人们将这场秦军与联军之间旷日持久的决战简化为项羽的“破釜沉舟”。
而事实上,巨鹿之战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它绝不是项羽率领的楚军与王离率领的长城军团之间的决战那样简单,赵国的军队,其他诸侯联军,秦军中章邯的骊山军团都曾深度参与其中,甚至朝堂之上的李斯、赵高、冯去疾,乃至秦二世之间的权力斗争,都在深刻影响着这场战役的走向,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战役是秦帝国与诸侯联军之间的一次总摊牌。
秦军与联军都将能够调动的绝大多数资源和力量放在巨鹿前线,以至于这场战役的胜负便足以决定秦帝国的命运。
但是对于秦帝国来说,这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大战中,其军队却表现出诸多不合理甚至可以说诡异之处,比如身为主力的长城军团为何看起来远不如由刑徒组成的骊山军团能打?比如骊山军团为何坐视长城军团覆灭未能积极救援?
今天,让我们回到2000多年前项羽率军发起孤注一掷冲锋的前夜,看一看在那个叫巨鹿的古战场上究竟发生了怎样令人窒息的博弈。
黑云压顶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伴随着一个叫陈胜的征夫在大泽乡的一声怒吼,看似强大的秦帝国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陷入崩溃。
反秦武装遍地,原六国纷纷复国,陈胜率领的起义军规模从最初的900人扩充到数十万,起义军的先锋已经杀向函谷关。
对于刚刚继位的秦二世来说,这个玩笑有点大,几个月前,帝国还看似坚不可摧,几个月后,竟直接面临覆亡的危机。
情急之下,少府章邯提议:起义军来得太快,无论是召集边疆军团回归,还是征调周围郡县之人入伍都已经来不及了,不如立刻释放部分骊山刑徒、隐官(指受过刑罚之人)之子编入军队,用以抵抗起义军。
秦二世采纳了章邯的建议,命其将释放的骊山刑徒、隐官之子编入军队,组成了一支20万人的军队,骊山军队就此组建完毕,章邯担任主帅。
这支新组建的军团一上来就表现出相当强大的战斗,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先头部队被迅速击溃,骊山军团一路追击,不但干掉了周文,还干掉了陈胜。
骊山军团继续转战关东六国,一路势如破竹,仅在楚国大将项梁手中吃了一次败仗,但小败后的骊山军团迅速重整旗鼓,在王离的长城军团的配合下,击溃了项梁率领的楚军,连项梁本人也死于阵前。
骊山军团的战斗力如此之强,以至于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支部队是否真的只是一支刑徒军团。
真正的精锐秦帝国的武装力量大致可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疆军三部分。
陈胜吴广起义后,秦帝国在关东六国的权力体系几乎瓦解,关东六国的地方军要么被起义军干掉,要么直接加入了起义军,而原秦国(统一六国前的秦国)的地方军,要肩负着守卫城池的任务,故不可轻动,所以周文的大军杀至函谷关前时,地方军几乎是指望不上的。
边疆军主要有两部分,即北击匈奴的长城军团和南征百越的岭南军团,两支军团回调皆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另外,秦国的成年男子到了一定年龄,都有服兵役的任务,一旦战事紧急,这些人都会被征召回部队,这也是秦军补充兵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即章邯所说的征召周边郡县,但这一途径同样需要时间,待新兵征召完毕,起义军恐怕已经杀至咸阳了。
那么,此时的秦帝国手中,是否真的连一支可以立刻投入战斗的军队都没有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别忘了,除了边疆军、地方军和临时征召的军队,秦军还有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即中央军,当时称中尉军。
中尉军作为秦帝国的禁卫军,担任着拱卫中央的任务,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无可挑剔的,但中尉军有一个缺点,就是人少,其规模大概只有5万人左右。
中尉军虽然精锐,但以5万之众对抗20万起义军,仍显吃力,就算这5万人战斗力强悍,真能以5万敌20万,但将这些精锐直接派到前线与起义军相互消耗,也是一个很不划算的选择,更好的选择是在这支精锐部队中,加入一些不那么精锐的武装人员,作为精锐的中尉军只负责执行重要任务,至于不那么重要的任务则交给这些新加入的武装人员,当然,如果有人需要充当炮灰,这些被临时编入的家伙也是不二人选。
如果骊山军团只是一群刑徒组成的军队,那么这支军队在组建之后立刻战斗力爆表这件事确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如果说这是一支由中尉军为主力,刑徒作为补充的军队,那么其战斗力强悍便很容易理解了。
另外,骊山军团的统帅也十分特殊,组建骊山军团前,章邯的身份为少府,原本是管理财务、后勤一类事务,此番临危受命,取得不俗战绩,这一方面当然要归功于章邯本人的军事天赋,但另一方面,骊山军团中的中尉军本身训练有素也是其中重要原因。
回来的人巨鹿之战中,除章邯的骊山军团外,秦军另一支主力是王离所率领的长城军团。
王离是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是毫无疑问地军事贵族。
王离所率领的长城军团,也是秦军主力边防军之一,当初,秦始皇派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王离为蒙恬副将,这30万大军成功北逐匈奴700余里,让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击退匈奴后,这支军队留在长城一带,继续担任防御匈奴的任务。
大规模起义爆发后,秦二世急调两大边防军团回援,但两大军团的客观情况已经注定,南方的岭南军团注定不会发挥多大的作用,秦帝国能够指望的只有长城军团。
一方面,岭南军团虽然号称有50万人,但这些人大多数是被迁至岭南移居的百姓,真正能够打仗的军人数量有限。
另一方面,岭南军团身处帝国最南端,返回救援要跋山涉水,且岭南军团若回援,就必须先经过南方楚国地区,原楚国地区是反秦武装最为活跃的地区,岭南军团可能还没等到达战场就在楚地被起义军给生吞活剥,况且,岭南军团很多人本身就是楚国人,对于秦帝国根本就没有多少认同感,让他们穿过最凶险的战区为一个自己并不认同的帝国作战,可能性微乎其微。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原统帅任嚣死后,新统帅赵佗毫不犹豫地选择在岭南割据。
最终能够返回救援的边防军,只有王离的长城军团,而这便产生了一个问题:王离此番带回了多少军队?
当初蒙恬带领抵御匈奴的军队规模为30万,但客观情况注定了,王离不可能将这30万人全部带回。
一方面,长城军团也并不都是原秦国人,也有关东六国之人,反秦起义大规模爆发后,关东六国的派进长城军团的人士大规模离开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
另一方面,匈奴虽被长城军团打得不敢南下而牧马,但毕竟未被彻底消灭,所以秦军必须要留下一部分防御北方的匈奴。
《匈奴列传》中称长城军团回援后,“匈奴得稍宽”,而后“复稍度河南”,如果长城军团全部回援,匈奴恐怕就不是“稍度河南”,而是长驱直入。
基于以上两点,王离不可能将长城军团巅峰时拥有的30万大军全部带回,《前汉记》记载巨鹿之战时,秦军总兵力约40万,章邯的骊山军团规模在20万左右,且日后章邯投降时,麾下军队规模也是20万,据此分析,王离的长城军团规模至多20万。
以上便是巨鹿之战时,秦军的兵力分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时章邯的骊山军团和王离的长城军团,二者规模相当,都是20万人左右。
好,现在产生了另一个问题:章邯与王离,谁是秦军统帅?
貌合神离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问题,因为《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明确记载: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
如是而言,章邯是战役的总负责人,而王离是章邯手下。
但具体情况恐怕要复杂得多,王离爵位为列侯,是秦制二十级爵位最高一级,而少府章邯不过是九卿之一,爵位更低的章邯命令爵位更高的王离,可能性虽然有,但是不大。
另外,《史记王翦列传》有秦二世命王离率军内撤退攻赵的记载。
综合以上信息,王离军与章邯军的大致关系也便浮出水面:王离与章邯各领本部人马,虽然名义上章邯是战役总指挥,但事实上章邯、王离二人总体上是各行其是的关系,二人实际上都是直接受秦二世指挥。
王离麾下主要将领有苏角、涉间,而章邯军主要将领有司马欣和董翳,章邯、王离军皆有自己的一套组织系统,实际上互不从属,这样的组织形式为日后秦军在巨鹿一带的溃败埋下了伏笔。
围城巨鹿之围形成时,可以说是秦军在这一阶段军事行动的高光时刻,彼时骊山军团与长城军团配合,干掉了原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子项梁所率领的楚军后,楚国的起义军已经受到震慑,项羽、刘邦等皆东撤避秦军锋芒,而此时的章邯认为楚地的起义军已经不足为虑,应该把重点放在赵地的起义军了。
天下大乱后,主要有两拨人推动了赵国的复国,其一是一个叫武臣的人,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丞相,在邯郸定都,章邯军与王离军在击溃项梁军后立刻转战邯郸,赵军不敌,邯郸城破,武赵政权覆灭,张耳、陈馀逃跑。
逃出邯郸的张耳、陈馀二人又拥立赵歇为王,再立赵国,定都信都,章邯先派遣武赵政权降将李良攻打信都,为张耳、陈馀所败,章邯于是决定与王离联手,彻底消灭赵歇政权,如此一来,赵国境内的抵抗势力便大势已去。
章邯与王离如何配合攻赵并无详细记载,但从之后战场局势的演变可大致推断,王离的长城军团应该比章邯的骊山军团更早达到信都,对赵歇政权发起攻击。
信都周边缺乏可以据守的险要之地,赵军的防御被秦军瓦解,部分赵军被打散,张耳、陈馀携残部掩护赵歇撤至巨鹿,王离军也顺势追至巨鹿,并形成合围,合围形成前,张耳收拾被打散赵军数万,死守巨鹿城,秦军曾尝试攻城,但未能攻克,双方相持4个月之久。
虽然当时秦赵双方处于相持状态,但秦军是围城方,赵军是被围方,拖得越久赵军越不利。
章邯本就是搞后勤出身,深知“十次战败九次粮”的道理,围困赵军的任务,王离的长城军团足以完成,自己的骊山军团就不必掺合了,只要能保证秦军粮食供应,赵军不战自溃。
于是,章邯军从黄河边开始修建甬道,将走水路来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到巨鹿城下的王离军中,此时秦军气定神闲,而联军却十万火急。
楚国境内的起义军已经受到顿挫,如果赵国境内起义军再遭遇重大失败,局势对于联军来说将十分不利。
所以楚怀王、齐王、燕王等皆派援军前往巨鹿,巨鹿城下将见证秦军与联军的总摊牌。
按照章邯的预测,联军之间一定是矛盾重重,时间拖久了,甚至不用秦军出兵,联军自己就要乱起来,所以章邯军只要保证王离军的粮食供应,就能够拖垮联军。
正常逻辑来讲,章邯的判断其实是非常正确的,只是这一次,他漏算了一人。
天选之人项梁死后,楚怀王任命宋义为楚军主帅,项羽为副帅北上攻秦,以解巨鹿之围。
楚军主帅宋义的思路与大多数诸侯联军是一致的,简单说也是作壁上观,不知是因血海深仇还是看出此时诸侯军若不全力一搏必被秦军消灭的事实,项羽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干掉宋义,带领楚军向巨鹿急行军。
此时,项羽手上兵力满打满算只有7万(自己5万,英布、蒲将军的2万),而他要面对的秦军足有40万,巨鹿城内有数万赵军可以作为自己的援手,诸侯联军派来的援军约有10余万,虽然诸侯联军的总兵力并不逊色于秦军太多,但大多数诸侯联军对战场持观望态度,项羽此时出战无疑十分冒险。
但在局势焦灼之际,总要有人来打破这种僵局,项羽此时进兵肯定有赌一把的成份,但是项羽也并非一味盲目进攻,他意识到了秦军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后勤上,于是先让英布和蒲将军率领本部2万人马攻击秦军甬道。
甬道较长,需要处处设防,所以尽管负责守卫甬道的章邯军10倍于英布军,但是英布仍有机会打开缺口。
项羽派遣英布的试探性进攻取得了成功,秦军甬道被毁,章邯军修补甬道并不及时,王离军开始缺粮。
项羽见时机成熟,破釜沉舟,率全部人马猛攻王离军,因缺粮等原因影响,王离军表现出的战斗力很一般,双方数次交战,楚军屡屡以少胜多,其他诸侯军见楚军战场占优,便也加入战斗,巨鹿城中赵军也杀出城去,巨鹿战场上联军总兵力在30万以上,此时的王离军在兵力上已经是弱势一方,在多路联军的攻击下迅速陷入溃败,王离被俘,苏角被杀,涉间自焚而死。
随着王离的长城军团覆灭,巨鹿战场局势瞬间逆转,城中赵军与前来支援的楚军、齐军、燕军、魏军连成一片,且经此一役,楚军成为了联军的主心骨,联军士气高昂,而秦军只剩下章邯的骊山军团,新败之下,章邯与骊山军团都无太多斗志,之后在与联军交战时,要么一触即退,要么避而不战。
随着西部战场上,刘邦击败武关、蓝天的秦军,秦帝国已再无翻盘的可能。
战场之外巨鹿之战联军能够取胜,其实是有侥幸因素的,而这侥幸因素就是章邯军的表现。
巨鹿之战开始时,其实是项羽所率领的楚军孤军深入,若章邯的骊山军团在项羽军与王离军激战时能够全力支援王离军,就会对楚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如果是这样,被动的就会变成楚军,任项羽再神勇,也难以用7万之众,击败40万之敌,若项羽的楚军被消灭,其他诸侯军也就不敢再向前进攻,秦军再将他们各个击破即可。
如果说除项羽以外的诸侯联军在面对秦军时是作壁上观,那么章邯的骊山军团在眼看王离的长城军团覆灭时,又何尝不是在作壁上观呢?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章邯军在巨鹿战场上都有消极避战之嫌,而章邯麾下那支曾经神勇的骊山军团,从秦军围困巨鹿城后,便鲜有什么战绩,是什么让这支军团失去战斗力,又是什么让章邯没有战心,答案恐怕不在战场之上,而在朝堂之中。
秦军围困巨鹿城的同时,秦帝国的朝堂之上的权力角逐就一直没有停下,先是丞相李斯、冯去疾被罢免,赵高担任丞相,再到赵高直接干掉李斯,再到秦二世被赵高干掉,再到秦王子婴干掉赵高。
连番不断的权力斗争让秦帝国的权力结构地动山摇,赵高得势后,章邯心中不安,曾命司马欣前往咸阳,名为请求援兵,实则打探赵高的意图,司马欣苦等三日未能见到赵高,甚至在返回章邯军中时遭到赵高暗杀,司马欣返回军营后告诉章邯:胜亦死,败亦死。
司马欣的话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未来不抱任何希望的章邯决定率军投降项羽。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点在巨鹿之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秦军从优势方到劣势方,到彻底失败的过程中,项羽的神勇固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秦帝国权力中枢的结构性矛盾也是重要因素。
某种意义上讲,巨鹿战场上的秦军,死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