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延安首演,群众质问:为何不枪毙黄世仁?中央发文:应枪毙

平安评过去 2024-07-28 23:37:47

"白毛女"这出歌剧一经问世,就在延安地区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群众们为喜儿的不幸命运痛心疾首,纷纷责问创作者为什么不判处凶残的地主恶霸黄世仁极刑?另一方面,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创作者也存有顾虑,担心枪决黄世仁会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中央领导层出面调解,最终做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裁决。那么,这场关乎"白毛女"结局的论战到底是怎样爆发和进行的?中央又是如何作出那个重要决定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延安文艺工作者创作遭质疑

1944年,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策源地。在这片被誉为"陕北杏花香"的红色土地上,来自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们正酝酿着一出极具时代意义的革命歌剧。

创作的契机来自邵子南等人耳闻的"白毛仙姑"民间传说。该故事讲述了一个可怜佃农女儿在旧社会被地主凌辱,后逃往大山,最终获救并重拾新生的悲惨遭遇。创作组当即着手将这一鲜活生动的矛盾冲突改编为歌剧剧本。

值得一提的是,创作团队的阵容可谓强大。导演组由王滨、王大化等人组成,都是声名赫赫的舞台大师。演员则汇聚了鲁艺最杰出的实力派,如林白、凌子风、陈强等明星级演员全部加盟。剧本创作则由邵子南领衔,另有鲁艺文学系尖子生贺敬之等人参与。

然而,就在首轮彩排完成之后,这出勾勒"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命题的革命歌剧,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质疑和指责。一些观众对歌剧处理黄世仁——那个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的结局极为不满,纷纷质问为何没有判他极刑?

原本,创作组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考虑,仅将黄世仁判处徒刑。但这一安排在普通群众心中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一位炊事员当时愤怒地大声疾呼:"你们为什么不枪毙黄世仁?不枪毙他,我是绝不会服气的!"场面一度极为剑拔弩张。

面对如此强烈的民意压力,邵子南作为主笔人最先做出回应。他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创作思路,宁愿退出也不愿做出改动。作为一位经历过抗战磨炼的老艺人,邵子南深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然而,这一解释显然并未获得其他创作组成员的认同。最终,邵子南在倔强地贴出大字报后,被王滨等人开革除。

争议产生深层影响

这场关于"白毛女"结局的争论,很快就不只是一场简单的艺术争议了,它实际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剥削阶级仇恨的热烈情绪。

在延安的革命根据地,无论是军民干部,还是战斗在前线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都曾在敌后岁月亲身经历过地主阶级的横暴。对于黄世仁这个典型的封建剥削者,人们根深蒂固的不满和愤慨,是无法用一纸判决简单平息的。

据回忆,当时就有一名解放军战士看到舞台上的黄世仁行凶作恶,竟在入戏过度的情况下差点拔枪就射。这一幕不仅令在场观众大吃一惊,更引发了整个剧组的深思。他们意识到,歌剧给人民心灵带来的触动和冲击是如此之深,是不容忽视的。

面对如此强烈的民意,文艺工作者们无法置身事外。由此可见,白毛女命运引发的争论已不单纯是艺术审美层面的讨论,更上升至对阶级斗争走向的思考。

要知道,整部歌剧所讲述的白毛女命运,其实就是中国农村中无数佃农命运的缩影。在旧时代,由于苛捐杂税与地主阶级长期的残酷压榨剥削,广大农民常年处于家无丝毫蓄积、勉强糊口的绝境之中。这种几千年延续的阶级压迫关系,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时代大背景下,必将引发更进一步的剧变。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土地革命如此轻而易举地在中国广大农村发动并成功推行的重要原因所在。《白毛女》所反映的正是这一阶级矛盾激化的历史趋势,而它的热烈反响,无疑也进一步推波助澜,为即将到来的彻底土改注入了强大民意基础。

由此可见,歌剧本身绝非一件单纯的艺术作品,而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剥削阶级的愤怒,对新生活的向往。这一点应该是创作者们当初未能完全预见到的。

党中央关注并介入调停

这出围绕"白毛女"结局的争论很快就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出描绘阶级矛盾的革命歌剧,它反映的正是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

据史料记载,在歌剧的首次排演时,中央就有不少代表前来观摩。在现场看到黄世仁那个罪大恶极的封建剥削者竟然只被判处徒刑时,很多人都表示了强烈不满。一位军代表当场就提出严词批评,认为这"未免太仁慈了",完全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

此事一经上报,立即引起了毛泽东、刘少奇等党中央最高领导的关注。他们十分重视这件事件,不仅因为它关乎革命道路正确与否,更因为它牵扯到如何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代表齐聚延安,对时局和前途展开热烈讨论。根据当年出席会议的知情人回忆,围绕"白毛女"的剧本问题,七大代表们可谓争论不休。很多老同志都认为,黄世仁分子必须被判处极刑,才能彰显党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针对这一问题,中央领导层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讨论。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这件事,他明确指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对人民的彻底解放。

经过缜密分析,毛主席认为判处黄世仁极刑,无疑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残酷压迫人民群众的剥削阶级分子,理所应当要受到无情惩治。只有这样,革命事业才能一往无前,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最终,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这一重大问题最先由刘少奇同志亲自回应和解决。作为久经革命洗礼的老同志,刘少奇同志对于"白毛女"事件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坚决支持对黄世仁的极刑判决,并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刘少奇重要批示促成调整

作为党中央代表的刘少奇同志,在"白毛女"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45年5月6日,他作出了一份重要批示,为这一争议画上了句号。

在批示中,刘少奇同志坚决要求黄世仁必须被判处极刑。他指出,黄世仁代表的是一类罪大恶极的封建剥削阶级分子,在人民中怨气沉沉。如果不加以绳之以法,无疑会严重违背群众意愿。

"白毛女的遭遇,正是旧中国几千万农民命运的写照。"刘少奇说,"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为这些受尽苦难的人民群众伸张正义。"

他进一步解释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就是要干净彻底地同一切剥削制度决裂,实现人民彻底解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肃清一切封建剥削势力的残余,给予它们无情的革命惩治。

"黄世仁这样的分子,理所应当要受到无情打击。"刘少奇说,"否则我们革命就会失去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番话无疑切中了问题的要害所在。事实上,判处黄世仁极刑与否,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关乎革命能否继续沿着正确航向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刘少奇同志并非一味强硬,而是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作出权衡。他认为,虽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不复存在,但当前形势下,仍然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最后的胜利而奋斗。

"因此,在剧本中不应对黄世仁痛加丑化,而应做到既有原则、坚持立场,又注意方式方法。"刘少奇如是说。

这一批示无疑是英明睿智的,对于推动白毛女创作的最终完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统一,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土地革命定下了基调。

最终剧本获肯定并划时代意义

在中央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创作组对剧本做出重大修改,将黄世仁判处极刑并最终付诸于实施。这不仅使歌剧"白毛女"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同,更为即将到来的土地革命定下了基调。

据回忆录记载,1945年6月,修改后的剧本付梓于舞台。那一幕黄世仁被处决的镜头,无疑是现场最惊心动魄的一刻。当黄世仑的尸首倒在血泊中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一幕,释放了人民群众积压已久的反封建斗争的热情,也昭示了剥削阶级必将被彻底肃清的历史大势。人们对光明未来的憧憬,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很快,这一消息便在中国大地传开,引发了空前热烈的反响。无数农民纷纷汇拢过来观看这出划时代的革命歌剧,为黄世仁的下场击掌叫好。

当年担任延安文艺工作者的老舍如是回忆:"那阵震耳欲聋的喝彩声,直达云霄。白毛女被救出山洞重见天日的那一幕,更是把观众的感情推向了最高潮。每每演到这里,人们都热泪盈眶。这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阶级斗争实在太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革命舞台的成功亦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在文艺领域的实践。历史已经无情证明,只有紧密依托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艺术创作才能赢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白毛女"之所以备受推崇,恰恰是因为它深刻体现了这一重大原则。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从来就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革命。"

结尾

这部描写人民悲惨命运、歌颂人民彻底解放的革命歌剧,成功抓住了时代脉搏,实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由此,它不仅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更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最后胜利注入了强大动力。

0 阅读:0

平安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