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害前,岳家军有一小兵提前逃走,无意间改写战争军事史

平安评过去 2024-07-28 23:37:46

在岳飞最危难的时刻,有一员小卒提前离开了他的麾下,避过了一劫。这名小兵无意中改变了战争的走向,甚至影响了整个军事史的进程。当年他是如何做到的?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遭遇?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展开?让我们一探这名小兵离奇而传奇的一生。

金国肆虐,北方反抗激烈

宋金战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北宋后期。当时,大宋王朝早已名存实亡,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而在北方,契丹民族先是建立了辽朝,后又被女真族人所取代,建立了强盛的大金国。

金国人民英勇善战,国力日渐壮大。他们不断向宋朝边疆地区扩张,终于在1115年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金军战无不胜,很快就攻陷了北宋大半国土。1127年,北宋君主赵桓被俘,宋徽宗在南方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王朝。从此,中原大地沦为金人的统治范围。

面对金人的残暴统治,北方不少地区爆发了反抗运动。其中,以淮西为中心的起义可谓是最为猛烈的一股力量。淮西地区人杰地灵,岳氏、李氏、何氏等多个豪门家族,为了捍卫家园,纷纷举旗响应。

岳飞的父亲岳怀就是领军出征的淮西将领之一。在岳怀带领下,当地农民自发组成民兵,对金朝形成了有力的军事威胁。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个潜龙勿用的年轻人逐渐成长起来,他就是岳飞。

岳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官场文场小小年纪便双双得名。及长,他性情热烈,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让他下定决心加入祖父和父亲的抗金大军。为了激励儿子,岳飞的母亲亲手在他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从此成为抗金大军中的一员骁勇善战者。

岳飞初期率领家丁农民武装,在暗中袭扰金军,使金军阵脚大乱。后来凭借过人的智谋和勇猛,他逐步被拔擢为抗金大军的统帅之一,率领岳家军多次击溃金军,使金朝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在北方各地也掀起了抗金反抗的浪潮。一名姓李的小卒,在加入了当地农民武装后,也成为了在暗中骚扰金军的游击队员。这支武装经常在岳飞的直接指挥下行动,与岳家军并肩作战,李宝所在的队伍也因此而闻名。

由于李宝身手不凡,作战勇猛,同袍们为他起了个雅号"泼李三"。在绍兴六年(1136年),李宝就奉命前往山东地区,招募更多的农民加入抗金大军的行列。从那时起,泼李三和岳飞的命运就渐渐交织在了一起。

岳飞遭遇奸臣陷害

岳飞在军中屡立战功,威风赫赫,然而他的锐意抗金,正与南宋朝廷中一些主和派大臣的想法相左。当时,秦桧、韩世忠等执政党羽为了维护自身权力地位,极力主张向金朝求和投降。他们视岳飞为了坚持抗争的威胁,于是设下重重陷阱,最终将岳飞诬陷入狱处死。

这一切的祸根,要追溯到宋高宗赵构登基时期。当时的宋高宗年纪尚幼,朝政完全被秦桧、韩世忠一党把持。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就主张向金朝低头求和。为此,秦桧伙同宦官人等编造了所谓"岳飞谋反"的罪名,希望借此铲除异己。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统兵收复了河南等失地,次年又击败金国太子完颜绍宗,迫使其退回汴京。这一连串的胜利让抗金大业指日可待,然而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秦桧假公济私,诬告岳飞有谋反之心理,诽谤岳飞意图私自纳降金国。

宋高宗信以为真,下令岳飞班师回朝。可即便如此,秦桧等人仍然无法安心,继续嫁祸于岳飞,不断诽谤抹黑。最终在绍兴十六年(1146年),岳飞被诬陷"谋反罪"而遭到赐死。

当时的南宋朝野一片哗然,文人雪夜览阙、妾身分明,却是无可奈何。不过,岳飞麾下的一些亲信手下,得知岳飞遭到不白之冤后,大多选择了隐退离开,以逃避秦桧一伙的滥杀无辜。

其中,就包括了李宝这名身手不凡的小卒。绍兴十年(1140年),李宝曾奉命前往山东招募农民武装,随后一直隶属于岳家军。得知军中发生的变故后,李宝识时务者为俊杰,决定先行隐逸避祸。

为了逃过秦桧的滥杀,李宝暂时投靠了韩世忠麾下。对于此举,朝野上下有一些非议之声,但也有人为他求情,认为他只是暂时避走眼祸,日后必将重新参与抗金大业。

毕竟,秦桧一伙虽然有暂时手眼,但长久来看,他们那种世世求和的做法,注定会让南宋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故而,李宝的这一举措,未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他在暂避锋芒之际,并未就此远走高飞,而是秘密策划着重新抗衡金朝的大计。

李宝独自逃生继续抗争

岳飞被诬陷入狱后,秦桧为了彻底消除抗金大军的威胁,派遣亲信韩德载等人前去阻击。当时虽有宋珙、张浚等人仍在坚持抗衡,但在朝廷上层的重重打压下,抗金大军节节败退,几乎全军覆没。

面对如此危局,李宝为了保全性命,决定先行隐逸避祸。他投靠了韩世忠麾下,以逃避秦桧的滥杀。这一舍生取义的做法,虽然在当时受到一些非议,但也有慧眼人士为他求情,认为他只是权宜之计,并未就此远走高飞。

果不其然,在避过秦桧狼烟后,泼李三并未就此远走高飞,而是继续暗中策划着新一轮的抗金行动。他首先在韩世忠麾下装疯卖傻,以掩人耳目。与此同时,他也开始重新联系散落各地的农民武装,密谋着新的反攻大计。

当时,虽然大宋朝野上下对秦桧等人的做法有诸多不满,但由于权力高度集中,没有人敢轻举妄动。然而即便如此,在李宝耳濡目染多年的岳家军影响下,他仍然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并未对祖国的前途失去希望。

于是在隐藏身份的同时,李宝开始暗中活动。他先是在临安城中结交了一些同路人,商讨了一些初步的抗争方略。很快,越来越多的爱国志士被李宝说服,加入到了这场秘密的抗争大业之中。

与此同时,李宝也在密切关注着金国的动向。当时金兵挥师南下,对南宋构成了极大威胁。然而南宋内部由于朝廷弱势,根本无力还手,只能暗中组织抵抗。李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暗中拨凉水,为金国制造麻烦。

他率领着一支游击队伍,在金军进犯的路线上暗中骚扰。凭借多年抗金阅历,李宝采取的是游击战术,针对金军的弱点对症下药。一度令金军在南宋境内伤亡惨重,进程受阻。

李宝智取火器改变战局

在多年的游击抗争中,李宝渐渐发现,要想彻底击退金军的进攻,单凭农民武装的简朴武器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种新型的杀伤力武器,来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就在这时,一种来自西域的神秘火药武器引起了李宝的注意。相传这种名为"火炮"的武器,能喷出熊熊火焰,把敌人烧成灰烬。李宝对此武器的威力颇为好奇,于是命手下秘密寻访火药配方。

经过一番艰难探寻,最终李宝的爪牙们找到了这种神秘火药的制作配方。按照手头材料,他们开始在暗中试炼火药,并在不断的摸索中掌握了火药的制作要领。终于,第一门简陋的火药武器在李宝的指挥下诞生了。

李宝首战里昂即大获全胜。他率领手下人马,沿途放火纵行,将路遇金军尽数烧得渣都不剩。"泼李三遇火器,不堪其扰",当时金军为李宝所扰,闻"火药"色变。面对如此威力,金军一度溃不成军。

有了火药利器的助力,李宝遂纵兵直扑临安,准备在这里集结抗金大军。为了应对金军的进攻,他同时在临安城内暗中部署火器,以防万一周全。果不其然,金军很快就率领大军压境临安。

两军遭遇在临安城下,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血战。金军人多势众,李宝只能固守城池,苦撑着敌人的围攻。就在双方陷入胶着之时,李宝突然命令放火攻城。一时间,滚滚浓烟和炽热的烈焰自城内向外喷薄,将城外金军阵脚冲散得七零八落。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公开使用火药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势,再加上火药伤亡惨重,金军最终抵挡不住,被迫撤离,临安城保住了最后一线希望。这场意外的火器突袭,打垮了金军精锐部队,也为南宋军民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李宝智取火器反败为胜

火器的运用给了李宝莫大的信心,他认为只要掌握了这种杀伤力武器,就一定能彻底扭转战局。于是他开始着手组建正规军队,并在军中普及火器的使用。

首先,他在临安城中暗中招揽了大批对金朝反感的民众,将他们编入自己麾下。同时,他也派出使者,游说还在南方顽抗的宋军将领,号召他们加入"御敌振国大业"。

很快,南宋各路抗金武装就纷纷响应李宝的号召,陆续加入到他的麾下。一支由平民和军人组成的抗金联军,在李宝的领导下应运而生。有了人马,李宝开始在军中传授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并将火器作为主要杀伤性武器,编入军队编制。

凭借火器的优势,联军一路向北开疆拓土,渐次收复了南宋失地。沿途,李宝更是多次发动突袭,利用火器的威力打击金军。就连人马懂得射箭骑射的金军,在面对火器时也无可适从。

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力量对比迅速发生了逆转。金军节节败退,南宋的疆土也渐渐复归版图。经过一番苦战,李宝终于在汴梁城下遭遇了金国精锐大军。

两军对垒,双方你来我往,战事陷入胶着。就在这危急关头,金军猛然发动了总攻,李宝的火器连续失利,眼看就要一败涂地。但就在绝境之时,李宝突然狠下心来,命令在城头环城一圈布置了自己炼制的新式"火炮"。

待到金军闯入城下,李宝猛然引燃了炮火。霎时间,城头上下响起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无数炽热的铁球呼啸而出,将金军的阵脚射得七零八落。在火力的狂轰滥炸下,金军最终抵挡不住,仓皇而逃。

结尾

这一役,李宝的火器终于大显身手,金军人马伤亡惨重,余部溃不成军。从此,南宋的疆土重新归一于治,金军也不得不暂时收兵。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宝在危难时刻的智勇双全。

0 阅读:13

平安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