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抱团有多可怕?联合国史上首次全票通过,一个政权就此覆灭

平安评过去 2024-07-23 21:57:08

世人皆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向来各怀鬼胎,却不知她们真正抱团起来,竟是如此可怕。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五常中的四国联手通过决议,授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战争。然而,这还不是五常真正意义上的"抱团"。直到2011年,一个北非国家的独裁者终于惹恼了所有五常,他们空前一致地决定采取行动。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五常首次全票通过对一个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当决议通过的那一刻,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独裁者,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政权即将覆灭。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同时得罪五大强国?又是什么样的行为,让五常放下成见,联手对付他?这个独裁者的下场又如何?

卡扎菲的崛起与狂妄

1969年9月1日,利比亚的黎波里广播电台突然播出了一则特殊声明。年仅27岁的穆阿迈尔·卡扎菲宣布,国王伊德里斯的统治已经结束,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正式成立。这场由一群年轻军官发动的无血政变,彻底改变了这个北非国家的命运。

卡扎菲出身贫寒,却凭借着出众的领导才能和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在军队中迅速崛起。他深受埃及总统纳赛尔泛阿拉伯主义思想的影响,对西方列强在中东的影响力深恶痛绝。上台之初,卡扎菲表现得颇为谨慎。他向外国石油公司承诺保护其权益,换来了英美等国的援助。然而,这种"顺从"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

1970年,卡扎菲开始了他的"狂妄之旅"。他首先收回了美军在利比亚的惠勒斯空军基地,随后对美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公司下手。卡扎菲宣布,所有外国石油公司必须将51%的股份转让给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这一举动震惊了西方世界,美国政府对此勃然大怒,但却无可奈何。

卡扎菲之所以敢于如此行事,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靠山——苏联。早在上台之初,卡扎菲就与苏联建立了密切关系。他不惜花费近百亿美元,从苏联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二十多个旅的防空武器。这笔交易不仅大大增强了利比亚的军事实力,也让苏联对这个"大客户"格外重视。

有了苏联的支持,卡扎菲的行为愈发肆无忌惮。他开始在国际舞台上高调发声,频频挑战西方国家的利益。1973年,卡扎菲宣布将把利比亚的石油生产国有化,并大幅提高石油价格。这一决定引发了全球性的石油危机,西方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然而,卡扎菲并不满足于此。他开始支持各种反西方的武装组织,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武器。1986年,一家西柏林迪斯科舞厅发生爆炸案,造成多人死伤。美国政府认定这是利比亚支持的恐怖袭击,随即对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进行了空袭报复。但这次打击并未让卡扎菲收敛,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抗西方的决心。

卡扎菲的狂妄不仅体现在外交政策上,还反映在他的个人行为中。1982年,他访问中国时的一系列举动让中国外交官哭笑不得。卡扎菲固执地拒绝提前通报行程,甚至在会谈中对中国提出的合作项目不屑一顾,一心只想购买核武器。当中国表示不能出售核武器时,卡扎菲竟然指责中国"看不起"利比亚。

随着时间推移,卡扎菲的行为越发出格。1988年,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长达一百多分钟的演讲,期间撕毁了联合国宪章,并将安理会称为"恐怖安理会"。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卡扎菲的统治给利比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让这个国家陷入了国际孤立的困境。他的狂妄自大和独裁统治,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覆灭。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卡扎菲似乎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么危险。他继续在国际舞台上挑衅各大国,直到最后一刻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

得罪五常的狂人之路

卡扎菲的狂妄不仅体现在国内政策上,更是在国际舞台上肆无忌惮地挑战各大国的底线。他似乎乐此不疲地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们"过招",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了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空前团结。

对美国的挑衅可以说是卡扎菲的"首秀"。1970年,他不仅收回了美军在利比亚的惠勒斯空军基地,还对美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公司下手。卡扎菲强行将这些公司51%的股份收归国有,这一举动直接打击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利益。美国政府对此反应强烈,但由于当时苏联的支持,美国并未采取直接行动。

然而,卡扎菲并未就此收手。1986年,利比亚被指控策划了柏林迪斯科舞厅爆炸案,造成美军人员伤亡。美国总统里根随即下令对利比亚进行空袭报复。这次军事行动虽然造成了卡扎菲的养女死亡,但并未动摇其政权根基。相反,卡扎菲利用这次袭击大肆宣传反美主义,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英国同样未能逃脱卡扎菲的挑衅。1984年,一场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在伦敦。利比亚驻英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向在使馆外抗议的利比亚反对派开枪,造成一名英国女警察死亡。这一事件直接导致英国与利比亚断交长达15年。

更为严重的是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一架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在苏格兰上空爆炸,造成270人死亡。经过长期调查,英美两国认定这是利比亚策划的恐怖袭击。这一事件成为卡扎菲政权与西方国家关系彻底恶化的转折点。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原本与利比亚关系密切。然而,卡扎菲似乎并不懂得珍惜这份"友谊"。1999年,当车臣分离主义运动爆发时,卡扎菲公开支持车臣叛乱武装,并指责普京是独裁者。这一举动无疑触碰了俄罗斯的敏感神经,使得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也未能幸免于卡扎菲的无理要求。1982年,卡扎菲访华期间的行为令中国外交官大为头疼。他不仅拒绝提前通报访问计划,还在会谈中对中国提出的合作项目不屑一顾。卡扎菲执意要求购买核武器,当被拒绝后,竟然指责中国"看不起"利比亚。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两国关系,也让中国对卡扎菲的印象大打折扣。

法国虽然没有遭受直接的恐怖袭击,但卡扎菲对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利比亚频繁干预乍得等法语非洲国家的内政,与法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直接冲突。1986年,法国不得不在乍得部署军队,以抵御利比亚的军事入侵。这场被称为"丰都战争"的冲突,标志着法国与利比亚关系的彻底破裂。

卡扎菲似乎总是能找到新的方式来激怒国际社会。1988年,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期间公然撕毁联合国宪章,并将安理会称为"恐怖安理会"。这一举动不仅侮辱了联合国的权威,也进一步激化了利比亚与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矛盾。

到了21世纪初,卡扎菲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不妙,开始尝试与西方国家和解。2003年,利比亚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就洛克比空难案向受害者家属赔偿。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妥协并未改变卡扎菲的本质。他仍然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表争议性言论,支持各种反西方势力。

卡扎菲这种不计后果的外交政策,最终导致了他的孤立。当2011年阿拉伯之春浪潮席卷利比亚时,五大常任理事国罕见地达成了一致。他们共同支持了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的决议,这标志着卡扎菲政权的末日已经来临。

卡扎菲的狂妄之路,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政权,也给利比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他似乎从未意识到,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即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需要审时度势,而不是一味地挑战现有秩序。卡扎菲的故事,成为了国际关系史上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

阿拉伯之春的爆发与五常的反应

2010年12月17日,一个平凡的突尼斯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在街头自焚,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却如同投入干草堆的一颗火星,迅速引燃了整个阿拉伯世界。这场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很快就席卷了北非和中东地区,动摇了多个独裁政权的统治根基。

利比亚作为北非地区的重要国家,自然无法置身事外。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示威者要求释放人权活动家法特希·特贝尔,但这个诉求很快演变成了对卡扎菲政权的全面挑战。卡扎菲政府采取了强硬措施镇压示威,导致局势急剧恶化。

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利比亚的动向。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应,成为了决定利比亚命运的关键因素。

美国作为西方阵营的领头羊,最先表态。奥巴马政府一开始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但随着卡扎菲政权对平民的镇压愈发残酷,美国的立场开始转变。2月23日,奥巴马公开谴责卡扎菲政权的暴力行为,并表示美国将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

英国和法国则表现得更为积极。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统萨科齐都强烈谴责卡扎菲政权的暴行,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英法两国率先提出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飞区的建议,这一提议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俄罗斯和中国作为安理会中的另外两个常任理事国,最初对利比亚局势持谨慎态度。两国一贯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因此对于可能的军事干预表示担忧。然而,随着局势的恶化和国际压力的增加,俄罗斯和中国的立场也开始有所松动。

3月1日,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决议,暂停利比亚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成员国资格。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以此方式惩罚一个成员国,显示了国际社会对卡扎菲政权的一致谴责。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利比亚局势。会上,美国、英国和法国推动通过了第1973号决议。这份决议授权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包括设立禁飞区。令人惊讶的是,俄罗斯和中国并未否决这项决议,而是选择了弃权。这意味着五大常任理事国首次就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达成了共识。

决议通过后,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首的北约联军迅速采取行动。3月19日,法国率先对利比亚政府军发动空袭,标志着军事干预的正式开始。随后,美国和英国也加入了空袭行动。

这场军事行动的规模和强度远超卡扎菲的预期。北约联军不仅摧毁了利比亚的防空系统,还持续打击政府军的指挥中心和军事设施。在空中优势的支持下,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迅速扩大了控制区域。

卡扎菲政权面临的不仅是外部压力,内部的分裂也让其雪上加霜。多名高级官员和外交官纷纷宣布脱离政府,投靠反对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外交部长穆萨·库萨的叛逃,他的出走被视为卡扎菲政权即将崩溃的重要信号。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卡扎菲仍然顽固地拒绝下台。他多次发表电视讲话,誓言要与反对派"血战到底"。然而,随着北约空袭的持续和反政府武装的推进,卡扎菲的统治区域不断缩小。

8月底,反政府武装终于攻入的黎波里。卡扎菲及其亲信仓皇逃离,躲藏在他的家乡苏尔特。10月20日,卡扎菲在试图突围时被反政府武装抓获,随后在混乱中身亡。这标志着这位统治利比亚42年的独裁者的最终覆灭。

卡扎菲的倒台,不仅是利比亚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五大常任理事国罕见的一致行动,展示了国际社会在面对严重人道主义危机时的决心。然而,这场干预也引发了关于国际干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深刻讨论。利比亚在卡扎菲倒台后陷入长期动荡,这个结果也让人不禁反思:在推翻一个独裁政权的同时,如何确保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利比亚的悲剧与五常的分歧

卡扎菲政权的倒台并未如许多人期待的那样为利比亚带来和平与繁荣。相反,这个北非国家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与动荡。这场持续的危机不仅影响了利比亚人民的生活,也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间分歧的焦点。

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迅速陷入了权力真空。多个武装派系开始争夺对国家的控制权,导致国家事实上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2014年,利比亚出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府:一个是在的黎波里的民族团结政府(GNA),得到联合国的承认;另一个是在东部托布鲁克的利比亚国民军(LNA),由哈夫塔尔将军领导。

这种分裂局面不仅导致了持续的武装冲突,还为恐怖组织的渗透创造了条件。"伊斯兰国"(ISIS)等极端组织趁机在利比亚建立了据点,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

面对利比亚的持续动荡,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立场开始出现明显分歧。美国、英国和法国继续支持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希望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利比亚危机。2015年12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利比亚各方签署了《利比亚政治协议》,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然而,这个协议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重重障碍。

俄罗斯则采取了不同的立场。莫斯科开始支持东部的哈夫塔尔将军,认为他能够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恢复利比亚的稳定。2017年,哈夫塔尔甚至被邀请登上俄罗斯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这一举动被视为俄罗斯对哈夫塔尔的公开支持。

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采取了相对中立的立场,呼吁各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北京也对利比亚局势的持续动荡表示担忧,特别是对中国在利比亚的经济利益的影响。

2019年4月,局势再次恶化。哈夫塔尔将军下令其部队向的黎波里进军,试图推翻民族团结政府。这一行动引发了新一轮的激烈战斗,也加深了国际社会的分歧。

美国最初对哈夫塔尔的行动持模糊态度,甚至有报道称特朗普总统在电话中支持了哈夫塔尔的行动。但随后,美国政府澄清立场,重申支持民族团结政府。法国虽然公开支持民族团结政府,但被指暗中支持哈夫塔尔,这引发了与意大利等国的外交摩擦。

俄罗斯则被指派遣了瓦格纳集团的雇佣军支持哈夫塔尔,虽然莫斯科否认了这一指控。土耳其则公开支持民族团结政府,并派遣军事顾问和武器。这使得利比亚冲突逐渐演变为一场代理人战争。

2020年1月,俄罗斯和土耳其联合呼吁利比亚冲突各方从1月12日起实施停火。然而,这次停火努力很快就破产了。同年6月,埃及提出了"开罗宣言",试图推动政治解决利比亚问题,但收效甚微。

直到2020年10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利比亚冲突各方才在日内瓦签署了永久停火协议。这为政治解决利比亚问题带来了希望。2021年3月,利比亚过渡政府正式成立,计划于同年12月举行全国大选。

然而,选举最终未能如期举行,原因包括选举法争议、安全局势不稳定等。这再次暴露了利比亚政治过渡进程的脆弱性。

利比亚危机的持续,不仅反映了该国内部的深层次矛盾,也凸显了国际社会,尤其是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处理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分歧与局限。美国、英国和法国虽然在推动利比亚政治进程上保持一致,但他们的影响力似乎在减弱。俄罗斯通过支持哈夫塔尔,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利比亚问题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则继续保持谨慎,强调政治解决的重要性。

利比亚局势的演变表明,仅靠外部干预难以真正解决一个国家的内部矛盾。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热点问题的走向。利比亚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后冷战时代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阿拉伯之春的余波与国际秩序的重塑

阿拉伯之春的浪潮虽然已经退去,但它所引发的变革与动荡仍在持续影响着国际秩序的走向。这场始于2010年底的地区性变革不仅改变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格局,也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间的权力平衡与合作模式上。

叙利亚内战是阿拉伯之春余波中最为持久和复杂的冲突。2011年3月,叙利亚爆发反政府示威,随后迅速演变为全面内战。与利比亚不同,叙利亚危机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国际格局。俄罗斯和中国坚决反对外部武力干预,多次在安理会否决了西方国家提出的制裁叙利亚政府的决议。

2013年8月,叙利亚政府军被指控在大马士革郊区使用化学武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警告称使用化学武器是一条"红线",暗示可能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了一个外交解决方案:让叙利亚政府交出其化学武器。这一提议最终被美国接受,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军事冲突。

这个事件标志着国际秩序的微妙变化。俄罗斯成功地塑造了自己作为地区问题解决者的形象,而美国则显得犹豫不决。这也反映出,在后冷战时代,单一超级大国主导国际秩序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与此同时,中国在中东事务中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传统上,中国在中东事务中采取不干涉政策。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日益增加,这促使北京在地区事务中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例如,中国开始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更多的外交斡旋作用,并多次派特使访问中东国家。

阿拉伯之春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也门内战。2011年,也门爆发反政府示威,最终导致长期统治者萨利赫下台。然而,权力交接并未带来稳定。2014年,胡塞武装占领首都萨那,随后爆发全面内战。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多国联军介入,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这场冲突迅速演变为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朗之间的代理人战争。

也门危机再次暴露了安理会五常在处理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分歧。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沙特领导的联军行动,而俄罗斯和中国则呼吁通过政治对话解决争端。这种分歧使得联合国在解决也门危机上的努力屡屡受挫。

埃及的政治转型则展现了另一种复杂局面。2011年,长期统治者穆巴拉克下台后,穆斯林兄弟会候选人穆尔西在2012年的总统选举中获胜。然而,穆尔西的统治仅持续一年就被军方推翻。前国防部长塞西随后上台,重新建立了强人政治。这一过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不同反应:西方国家对军方干政表示担忧,而俄罗斯和中国则对埃及恢复稳定表示欢迎。

阿拉伯之春还间接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政治变革。2014年,乌克兰爆发大规模示威,最终导致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俄罗斯随后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乌克兰东部分离势力。这一系列事件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急剧恶化,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概念强调大国之间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虽然这一概念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它反映了中国希望在变革中的国际秩序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

阿拉伯之春十年后,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国家,如突尼斯,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仍在民主化道路上前进。另一些国家,如叙利亚和利比亚,则陷入了持续的动荡。这种复杂局面既反映了地区内部的深层矛盾,也折射出大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博弈。

总的来说,阿拉伯之春及其余波深刻影响了21世纪的国际秩序。它不仅改变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版图,也推动了全球力量格局的调整。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正在塑造着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秩序。

0 阅读:0

平安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