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真有那么不堪?为何他活着的时候关外清军一直对大明无可奈何

学渣阿飞 2025-02-12 16:50:35

说起明朝的宦官,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自幼父母双亡,与叔叔相依为命,自然也是吃尽了各种苦头,年轻时的魏忠贤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混混,他嗜赌如命,常常为了赌博而四处借钱,最终欠下了一屁股债。

后来,魏忠贤为了还债,他一咬牙一跺脚,入宫做了太监,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入宫后,魏忠贤凭借自己灵活的脑子和那三寸不烂之舌,很快便得到了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的赏识,而客氏在宫中地位自然不用说,抱上客氏这条大腿后,魏忠贤很快就得到了朱由校的重用。

朱由校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被皇位耽误的木匠,他对木工艺术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皇位的兴趣,对于朱由校来说,找一个能够帮助他处理政事、维护皇权的“白手套”才是当务之急,而魏忠贤正是这样一个人。

很快,魏忠贤便成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势力便遍布朝野,阉党的势力迅速壮大。

魏忠贤利用手中的权力建立起了强大的情报网络,他派出监视朝中大臣的言行举止的爪牙遍布朝堂,一旦发现有人对他不利,便立即想办法把他除掉。

在魏忠贤的统治下,朝廷内外一片乌烟瘴气,他排除异己,独断专行,整个大明的朝政被他搞得一塌糊涂,朝中的大臣们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恼了这个“九千岁”,招来杀身之祸。

而此时的后金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已经发展壮大,对着大明虎视眈眈,可奇怪的是,为什么后金愣是没有占多少便宜?

首先,魏忠贤虽然狠,但他不傻,后金在关外啥想法难道他不知道,他当然知道,他一早就看出了后金的威胁,毕竟,魏忠贤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建立在大明皇权的基础上,如果大明没了,自己就啥都没了。

所以,尽管魏忠贤在朝廷上横行霸道,排除异己,但他在军事上可一点不敢大意。最直观的一点,魏忠贤虽然是个见钱眼开的家伙,但对于饷银,那叫一个慷慨,工资准时发,从不拖欠。

他还恢复了工商税、海税等,虽然也靠这些敛了不少财,但也确实筹集了大量军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明军的开销,让明军能够在辽东战场上全身心投入对后金的抵抗。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军费的支持,明朝的火铳、大炮等先进的火器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火器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明军的防御能力,使得后金军队在多次进攻中都未能取得突破。

此外,袁崇焕就是在魏忠贤的提携下才成为辽东战场的“话事人”,也正是袁崇焕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关宁锦防线”,宁远大捷、宁锦大捷都是明朝对后金难得的胜利,这些胜利的背后其实离不开魏忠贤的支持。

在魏忠贤的支持下,关宁铁骑兵强马壮、粮草无忧,后金在关外迟迟打不开局面,辽东危险的局势一度得到缓解。

可惜好景不长,朱由校一死,轮到了他弟弟朱由检上台,是为崇祯帝。

崇祯朱由检这家伙心存大志,立志成为大明王朝的中兴之主,这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崇祯的努力似乎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崇祯上台后一门心思要端掉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因为在崇祯看来他们都是朝廷的毒瘤。于是,被魏忠贤阉党压制许久的东林党一拥而上,魏忠贤就这么领了盒饭。

可崇祯并不懂得帝王之术,他以为把魏忠贤砍了就完事了,却不知道魏忠贤这一死,整个朝堂的平衡瞬间崩塌,日后的文官集团彻底放飞自我。

再加上崇祯后来一系列骚操作,大明算是彻底被推向了悬崖边,崇祯最后也只能在煤山上自挂东南枝,亲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也结束了大明王朝的一生。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