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改善肾功能的新方式,主题关键词是【扩张血管】!
扩张血管为什么能改善肾脏功能?包括滤过和排毒功能吗?
当然。扩张血管的本质是什么?很简单,改善血液流通的环境,减轻血流压力。肾脏是一个大的毛细血管团,血流非常丰富,把血流稳定住了,肾脏细胞的生存环境改善了,肾脏各方面的功能必然得到提升。
一、肾衰竭的本质是什么?
实际上是肾脏各方面功能的衰退,主要与双肾萎缩,肾脏细胞纤维化硬化发展有直接关系。肾脏内的毛细血管遍布,血液流通过程就是排毒的过程,而收到损伤后,毛细血管萎缩变窄,就导致毒素被滤过的减少,越来越多的毒素被留在了体内,致使血液毒素水平。而毒素的存在本身也会损伤肾细胞,诱发更多并发症,加速尿毒症的发生。
所以改善肾功能治疗本质,扩张血管,改善血流,提升肾脏微循环,及自主的排毒能力,这样就行了良性循环。
当然导致血管萎缩,变窄的原因还有很多:
1、炎症的不断刺激,导致系膜细胞增生,挤压血管,使血管腔狭窄;
2、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导致肾脏血管硬化,内压大导致变窄。
所以改善肾功能的关键,就是去解决血管狭窄,内压,炎症刺激等多重因素。这样整体肾功能也会得到提升。
因此阻断肾功能衰竭的本质,就是恢复肾脏逐渐丧失的血流。
二、如何改善恢复肾脏的血流?
假设肾脏血管就是一个水龙头,血流是水流。如果水龙头不出水了,你可能会
想到两点原因,一是欠费了,不给供水了,二是水管堵塞了,内压大,导致水流通不畅。
那么,第一个原因好说,续上费就可以,对应到肾脏血流其实全身血液供应不足了,这种情况下需要系统的治疗解决问题,比如心脏多器官的供血情况来调理。
第二个原因就是单纯肾脏血液堵塞了,因此就需要及时清理血液毒素,同时扩张血管为主,来减少血流的阻力。
系统去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改善肾脏血流,保护肾功能关键。
三、如何改善肾脏血流,有哪些药物可以用?
对于改善血流用药治疗,之前针对肾损伤后血流问题最大的糖尿病肾病治疗用药做过相关研究。
该项研究采取的是西药降压药(依那普利)和中医药益肾组方方案,观察治疗后肾脏血管的变化。
同时还有一组是用生理盐水补液后进行对照比较。
下图就是用药后,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
第一张图是手术改善的情况,第二张是中医益肾组方系统治疗后情况,第三张图单纯西药组,第四张是原有模型组(未治疗前)。
可以明显看出治疗后的血管管腔粗细的变化。图三相对图二来说,单纯西药控制,改善了肾内压后,但没有对血管扩张治疗,仍然存在血管的狭窄甚至畸形的情况。而右上角血管扩张的情况是比较明显的。
所以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单纯的采取降压降糖药的联合作用还不够,肾衰竭仍然会紧张迅速,还必须联合中医药降糖益肾组方,根本改善肾脏微循环,扩张血管,提升肾脏排毒滤过水平,降低毒素蓄积水平,给肾功能恢复更多空间。
这个是一个针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实验研究结果。
对于其他多种类型肾病,在肾功能损伤,肌酐升高后,是一样的道理,越发展到肾衰竭阶段,对于肾脏血管的扩张,血流的改善越重要,是延缓尿毒症,恢复提升肾功能的关键。
不少患者在这方面用药力度不够,或者方案本身存在偏颇,导致肾衰竭进展速度特别快。
来自辽宁北票市的王女士,68岁,就是以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自述糖尿病病史20年,如今检查出现尿蛋白、尿红细胞流失情况,且肾功能损伤肌酐升高半年多。
在当地诊断为糖尿病肾病5期,治疗两个月后肌酐没有明显改善,还在持续升高。
去年9月份第一次入院检查当时血肌酐是142umol/L,尿蛋白3+,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克,三高指标控制的差强人意,心胸比例0.63。
可能有些人纳闷,肌酐140多久到5期了吗?首先患者年龄较大,肾功能有一定生理性下降,从40岁开始下降,损耗一般在20个单位左右。且本身患者存在“三高”基础病多年,对全身血管已然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损伤,肾衰竭进展速度比较快。基本上就进入到了肾衰竭终末期。但只是毒素蓄积还没有达到尿毒症水平,其实并不冲突。
经过我们院内外专家会诊后,一致认定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进展速度快。采取制定了中医药组方联合外用疗法(包括三氧,熏蒸,中频等),清血毒同时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治疗法。同时调整了降压降糖药,改为沙坦联合列净为主的方案,调整了剂量。
经过三个多月系统调理后,年前复查血肌酐已经到110umol/L,尿蛋白1+,潜血转阴,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0.6克,经过我院特色尿蛋白组分检查,多项指标好转,说明肾小球及肾小管等肾脏组织细胞实质性得到恢复,而且肾功能改善后,血压、血糖基础指标也都达标了,心衰的风险也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