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到底可以治愈停药吗?”,不少肾友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其实答案比想的要乐观很多。
相较于之前,肾病类型多样,但是在诊断技术和知晓率上比较低,导致有些患者耽误了病情,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进而发展到了肾衰竭,错过了恢复期。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更新迭代,各种护肾药物出现,各项诊断检查技术的成熟发展,用药方案的完善,让很多在患病初期就诊断清了病情,且及时采取护肾方案,受损肾细胞肾功能得到及时的改善,部分患者在早期就可以实现完全停药,病情治愈。
有6类肾友是比较幸运了,只要稳住一点就不用终身吃药!
一、肾小球肾炎类型——抗炎修复免疫力
这类肾病是最为常见也是最好控制的,尤其是早期。
肾炎主要表现为肾脏内存在免疫炎症,导致肾细胞发生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损伤,肾小球间质局部损伤。可以观察到有一些炎症细胞出现浸润情况。因此肾炎的治疗主要是以改善免疫炎症为主,而控制炎症一是积极的的消炎抗炎,二是提升自身免疫力,改善免疫损伤,避免炎症反复。
从这两点入手,抗炎成功也就是实现肾炎临床治愈,尿蛋白尿潜血这些症状自然也会恢复。
但是有些人总好不了,主要是做到了第一点,但没重视后者,免疫力太差,炎症自然容易“东山再起”,“欺软怕硬”,所以修复免疫系统很重要。
二、肾病综合征——改善病理损伤与肾炎不同,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是大量蛋白尿流失,而不是尿红细胞。蛋白的流失很直观的表面一点,就是肾小球基底膜损伤,通透性增加,导致“兜不住”蛋白了。肾小管往往也伴随着间质性的损伤。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肾病类型有很多,其中发病率高,常见的有四种类型: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微小病变。
iga肾病——纠正免疫球蛋白,清除抗体
Iga肾病患者早期常伴有呼吸道感染,所以表现为肾炎情况,但随着后期病理进展也会有肾综的表现,尿蛋白越来越多。Iga肾病分级1-3级病理损伤相对较轻,一般积极去清除免疫复合物,不再持续攻击肾脏免疫系统性,尿蛋白得到控制,基本实现临床痊愈,尿蛋白低于0.3克后可逐渐停药。
膜性肾病——控制炎症活跃
1-2期具有一定自愈性,不少患者积极吃降压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可以稳定住。但是进入到3期后就不好对付了,硬化缺血的细胞越来越多。此时除了常规治疗,还建议增加中医药加强对自身免疫调理,促进肾脏活血通络,来阻断恢复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发展。情况往往都能得到改善。
此外,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是衡量膜肾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常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积极去清除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补体、免疫复合物等致病物质,争取痊愈停药。
微小病变肾病——消除病灶
这类肾病类型病如其名,肾细胞损伤比较轻微,病理损伤也很轻微,多发于儿童患者。但是儿童本身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在遭遇免疫炎症反应后即使病理损伤不严重,也会出现数克尿蛋白流失。
大部分人通过免疫治疗可以痊愈,少部分需要联合调理免疫损伤。预防复发是重中之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早期可逆
这类肾病与前边几类相比是最不好搞定的,往往发展病理越来越差,恢复起来就比较难了。因此一定要哦抓住早期机会。
局灶硬化也就是说肾脏局部毛细血管出现损伤,阶段性是说一段毛细血管损伤不连续。所以说对于硬化轻微的血管,及时补充血氧,消除免疫复合物等干扰,就有完全恢复的可能。
但如果说整段毛细血管都硬化了,那就不好恢复了,所以还是要抓住早期逆转机会。有几乎实现痊愈停药。
三、肾脏微循环引起肾损伤糖尿病肾病——改善微循环,降糖降蛋白
虽说糖尿病肾病是尿毒症排第一的类型,但是1-3期仍然是有治愈机会的。糖尿病肾损伤的发展主要是血糖高引起了肾脏微循环的病变,肾小球硬化发展,积极去控制血糖,保护肾血管,改善肾脏血液循环,肾脏细胞也能有所恢复。尿蛋白得到控制,进展速度就会减慢。
高血压肾病——减轻肾内压,高滤过,降压降蛋白
与高血压肾病一样,系统性血压高会累及到肾脏系统,导致高滤过高灌注情况出现,肾脏供血供应不及时。血压稳定后情况改善,肾损伤能逆转。早期也是有停药的希望。
所以很多病情并不是一开始就很严重,基本上都有逆转,恢复,停药的机会。但还需要注意一点:时机很关键。
能停药,多数还满足2个条件:
一、病因可逆性。比如糖肾、高肾这些,高血压糖尿病是可控制的,原发性的主要是免疫炎症也是可消除的。但比如多囊肾属于基因疾病,就不好完全停药。
二、肾损伤不是太严重。肌酐没有明显升高。以上几类肾病早期1-3期一般以免疫损伤为主,肾脏实质性损伤比较轻,是很好的恢复机会。
如果只是单纯的血管壁受损,痊愈的机会较大,包括内皮细胞、基底膜、足细胞,都是可被修复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