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进行的山地坚守防御作战。在上甘岭村附近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志愿军先后投入15军的45师、29师和12军的31师、34师106团,共4万余人的兵力,依托以坑道工事为骨干的坚固阵地,经过43天的顽强争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攻势,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大规模进攻的防御战役的光辉典范。
“联合国军”为了拿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投入了大批兵力和大量武器装备,先后参战的部队有美军第7师、韩军第2师、韩军第9师等,总兵力高达6万人;参战的重型武器则包括105毫米口径以上远程火炮324门,坦克100余辆,飞机3000余架次。
在43天的激烈争夺战中,敌人共消耗炮弹197万发,平均每天发射4万余发,其中仅战役第一天就发射炮弹30余万发。整个战役下来,阵地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近50万发。这种不计成本的火力投送,不顾限额的猛烈炮击,就是著名的范弗里特炮击量。
面对敌人空前猛烈的火力打击,志愿军为了坚守阵地,先后投入的部队包括:15军45师全部、29师85团1个连、86团(欠1个连)、87团1个营又2个连、军警卫连2个排;12军31师91团1个营又2个连、92团全部、93团全部、34师106团1个营又2个连,合计1个整师、3个整团、3个整营又7个连。
在阵地山峰被炸低,土层被炸松1至2米,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的情况下,志愿军指战员充分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他们依托坑道,坚决反击,顽强坚守,和敌人反复争夺,共进行较大规模的争夺战29次,打退敌人从1个排到1个营的冲击900余次,歼敌25000余人,坚决守住了阵地,取得了战役的全胜,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敌人绝对优势的炮兵火力面前,志愿军以劣势武器装备顽强奋战43天,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兵员损失代价,共计伤亡11529人。这一个伤亡总数,在很多资料里都有记载,但是更为具体,更为详细的统计数据则鲜为人知。根据《上甘岭地区坚固阵地防御战役的后勤工作》这份资料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
按战役阶段划分:战役第一阶段,伤1901名,亡1374名,合计3275名;战役第二阶段,伤1164名,亡841名,合计2005名;战役第三阶段,伤3626名,亡2623名,合计6249名。
按各种情况划分:反击作战伤亡3436名,阻击作战伤亡5117名,运动中伤亡1260名,运输中伤亡1716名。
按部队番号划分:29师伤1248名,亡717名,合计1965名;45师伤2832名,亡2849名,合计5681名;31师伤2611名,亡1272名,合计3883名。
按伤亡大类划分:伤6691名,亡4838名,合计11529名。
“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让我们永远铭记用鲜血和忠诚铸就的伟大的上甘岭精神,这就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不屈不挠.团结战斗,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英勇顽强,坚决战斗,血战到底的胜利精神。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