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最近老是头晕,浑身没劲儿,是不是又贫血了?” 在血液科门诊,这样的询问极为常见。很多人一出现头晕乏力,第一反应就是贫血。确实,贫血会导致这些症状,但您知道吗,头晕乏力背后,可能藏着更危险的疾病信号。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在说其他问题前,咱们先了解下贫血和头晕乏力的关联。贫血,简单说,就是身体里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少了,不能给组织器官供应足够氧气。咱们身体像一台精密机器,氧气就是 “燃料”,缺了它,机器运转就出问题。据统计,约 20% 的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 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低于 110g/L,就可能是贫血了。不过,要是头晕乏力总治不好,就得找找别的原因。
信号一:血糖异常波动很多人不知道,血糖异常也会让人头晕乏力。咱们身体靠血糖供能,就像汽车靠汽油跑。血糖过高,比如糖尿病患者没控制好血糖,身体细胞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人就没精神,还可能头晕。有位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经常头晕,还总觉得累,干啥都提不起劲。到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值远超正常范围。
反过来,低血糖也麻烦。没按时吃饭、空腹运动等,都可能引发低血糖。低血糖时,大脑能量 “断供”,人会头晕、心慌、出冷汗,严重的甚至昏迷。数据显示,约 10% 的头晕乏力患者,是血糖问题导致的。所以,要是头晕乏力还伴有饥饿感、心慌等,不妨测测血糖。平时饮食要规律,按时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有糖尿病的,严格按医嘱用药、控制血糖。
信号二:心血管疾病作祟心脏和血管出问题,也会引起头晕乏力。心脏像个 “泵”,把血液泵到全身。要是心脏功能不好,比如心力衰竭,泵血能力下降,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就会头晕、没力气。有个患者,活动后头晕加重,走几步就累得不行,到医院检查,是心脏瓣膜病导致心力衰竭。
血管方面,动脉硬化也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变厚、变硬,血管腔变窄,血流不畅,大脑供血受影响。据统计,60 岁以上人群中,约 40% 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这种情况下,患者不仅头晕乏力,还可能记忆力下降、肢体麻木。要是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做心电图、心脏超声、血管超声等,排查心血管疾病。日常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血糖。
信号三:脑部疾病预警头晕乏力,还可能是脑部疾病发出的信号。比如脑供血不足,椎动脉狭窄、颈椎病等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有位患者,转头时经常头晕,还感觉乏力,检查发现是颈椎病压迫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还有脑梗塞,脑部血管堵塞,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患者除头晕乏力,还可能言语不清、肢体活动障碍。数据表明,约 15% 的头晕乏力是脑部疾病引起的。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尽快就医,做头部 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头晕乏力,该怎么办及时就医检查:发现头晕乏力,别自己瞎猜,赶紧到医院。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比如头晕啥时候发作、持续多久、啥情况下加重,乏力是全身还是局部,还会了解病史、家族史。接着安排检查,血常规看是否贫血,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查血糖情况,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头部 CT、MRI 排查脑部疾病,血管超声检查血管状况。这些检查能帮医生找准病因,制定治疗方案。日常饮食调整:饮食对缓解症状很重要。要是贫血,多吃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像瘦肉、鸡蛋、红枣、菠菜等。血糖异常,遵循低糖、高纤维饮食原则,少吃甜食、精细米面,多吃粗粮、蔬菜。心血管疾病患者,低盐低脂,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总之,饮食均衡,种类丰富。适当运动锻炼:运动能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头晕乏力。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运动,像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每周运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是身体 “修复剂”。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良好作息能调节身体机能,减轻头晕乏力症状。头晕乏力别只怪贫血,关注那三个危险信号,及时发现健康隐患。要是还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让身体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