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胆囊结石别急着手术!这5类人可能不用开刀

明阳爱科普 2025-04-13 04:14:58

前几天,一位患者忧心忡忡地找到我。他在体检时查出胆囊结石,医生建议手术,可他害怕手术风险,又担心术后对生活有影响,不知如何是好。其实,查出胆囊结石,并非都要马上手术。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哪 5 类人可能不用开刀。

一、结石较小且无症状者

很多人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胆囊结石,若结石直径小于 1 厘米,且平时没有任何不适,比如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是可以先不手术的。研究显示,这类小结石且无症状的患者,约 60% 在 5 年内都不会出现症状加重或引发严重并发症。这是因为小结石在胆囊内相对稳定,不容易堵塞胆囊管或胆管。不过,虽说不用马上手术,但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每年做一次胆囊超声,监测结石大小、数量以及胆囊的情况。一旦结石变大,或者出现症状,就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手术。

二、胆囊功能良好者

胆囊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对消化食物很重要。如果检查发现胆囊功能良好,即使有结石,也不一定非要切除胆囊。判断胆囊功能,可通过胆囊收缩功能试验等检查。比如,有的患者结石不大,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平时生活也不受影响,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像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要少吃,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胆汁排泄,降低结石进一步发展风险。同时,定期复查胆囊功能和结石情况,根据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高龄且身体状况差者

对于年龄较大,比如 70 岁以上,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像心肺功能不好、糖尿病控制不佳、高血压不稳定等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因为手术和麻醉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引发严重并发症。如果胆囊结石没有频繁引起症状,只是偶尔有点轻微不适,可先采取保守治疗。比如,通过药物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平时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吃油腻食物,减少胆囊结石发作几率。但如果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是要和医生充分沟通,评估手术利弊后再做决定。

四、初次发作且症状轻微的胆囊炎合并结石者

有些人因胆囊结石引发胆囊炎,不过是初次发作,而且症状比较轻微,只是有点右上腹隐痛,没有发热、黄疸等严重表现。这种情况下,可先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用解痉药物缓解疼痛。多数患者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症状能得到有效控制。在炎症消退后,再进一步评估胆囊结石情况。如果结石不大,胆囊功能尚可,后续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预防胆囊炎再次发作。例如,按时吃早餐,让胆囊规律收缩,排出胆汁,减少胆汁淤积,降低胆囊炎复发风险。

五、妊娠期发现胆囊结石者

女性在妊娠期发现胆囊结石,处理起来要格外谨慎。因为手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比如引起流产、早产等。如果孕期胆囊结石没有引起明显症状,一般建议保守观察,等分娩后再进一步处理。孕妇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胆囊负担。如果孕期胆囊结石发作,症状较轻,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治疗。但如果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为了保障孕妇和胎儿安全,可能需要在合适的孕周,由妇产科和外科医生共同评估后,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手术。

查出胆囊结石别慌,先看看自己是否属于这 5 类情况。当然,具体要不要手术,一定要和医生充分沟通,结合自身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希望大家都能正确对待胆囊结石,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