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金瓶梅:看懂潘姥姥的卑贱,才真正看清潘金莲的不道德

小银子壁纸z 2023-03-13 16:58:07

潘姥姥是潘裁缝的妻子,潘金莲的母亲。潘金莲七岁时,潘裁缝身亡,她仍咬紧牙关送潘金莲上学,后来家里实在太穷实在无奈才卖她为使女。潘金莲成为西门庆第五妾后,嫌母亲穷;潘姥姥死后,吴月娘又不让潘金莲为她送终。

想深刻了解潘姥姥,要抓住这样一个重点:潘姥姥是因为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而人格受到严重损害和贬低的人物。我们将她放在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中思考,其形象所包含的内容才能真正地得以把握。

潘姥姥是潘金莲的母亲。她是个挺能干的妇女,潘金莲七岁时,潘姥姥的丈夫就死了,但她仍然把潘金莲送到余秀才那儿上女学,字仿也曾写过,诗词歌赋的唱本上的字潘金莲都认得了。上了三年,由于家里太穷日子实在熬不过去,潘姥姥只好将潘金莲卖到王招宣府。王招宣死后,又进入张大户家,因为青春美貌,被张大户收了。张大户的老婆是个母老虎,将潘金莲狠揍一顿,赶出家门,并将她嫁给相貌丑陋的武大郎。

经过一番周折,潘金莲成了西门庆的五妾, 一个穷人的女儿也就进入一个亦官亦商的富豪的深宅大院。而潘姥姥也以穷亲戚关系开始出入西门庆的家门。

不能说潘金莲对其母亲一点感情也没有,比如她对母亲过早卖她到王招宣府并无多大怨言,她大概也了解母亲的苦处。

但是,这种感情是有限的,而且和潘金莲为了争宠而与西门庆其他妻妾产生的矛盾冲突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因而潘姥姥往往成为潘金莲与西门庆其他妻妾矛盾冲突下的牺牲品,成为潘金莲大发脾气的对象,成为一个受气包。在封建时代,一个长辈妇女竟受这样大的侮辱,其心境是相当凄苦和卑贱的!

刚开始,潘金莲与李瓶儿的矛盾最为尖锐。李瓶儿不但容颜姣好,而且手中有钱,潘金莲把她视为“眼中钉”。

但是,李瓶儿是个好性格的女人,她却把潘金莲母亲潘姥姥看成亲人,潘姥姥一到李瓶儿那里去,她总是让潘姥姥炕上坐,经常教大丫头迎春安排酒席,安排饭菜。而且,晚上还亲切地叙家常,往往半夜才入睡。这样和善的态度是对老人一种最大安慰。李瓶儿还经常送给潘姥姥一件葱白绫袄儿啦、两双缎子鞋面啦、几百文钱啦之类的东西。这些赠送的物件也给贫穷的潘姥姥一点儿补贴。

因而,潘姥姥特别感激李瓶儿,但却惹恼了潘金莲。这样,潘姥姥也会和潘金莲发生冲突了。起先潘姥姥把李瓶儿赠与的东西给她看时,她已经大为反感:“好恁小眼薄皮的,什么好的,拿了他的来!”但还没有发展到咒骂她母亲的程度。

(潘姥姥)又走向前夺他女儿手中鞭子,说道:“姐姐,少打他两下儿罢,惹的他那边姐姐说,只怕唬了哥哥。为驴扭棍不打紧,倒没的伤了紫荆树。”

金莲紧自心理恼,又听见她娘说了这一句,越发心中撺上把火一般。须臾,紫了面皮,把手只一推,险些儿不把潘姥姥推了一交,便道:“怪老货,你不知道,与我过一边坐着去!不干你事,来劝甚么腌子。甚么紫荆树、驴扭棍,单管外合里差!”

潘姥姥道:“贼作死的短寿命,我怎的外合里差!我来你家讨冷饭吃,教你恁顿捽我!

金莲道:“你明日夹着那老屁走,怕是他家不敢拿长锅煮煮吃了我。”

那潘姥姥听见女儿这等讪他,走那里边屋里呜呜咽咽哭起来了。

但随着潘金莲与李瓶儿矛盾的尖锐化,潘金莲对母亲不客气的程度也在上升。李瓶儿有了儿子后,潘金莲的嫉恨情绪更浓了。她那次打秋菊,打得她鬼哭狼嚎,不过是故意折磨李瓶儿的儿子,但潘姥姥偏偏要从这里劝解,自然受到潘金莲极其凶残的责骂:

潘金莲与潘姥姥的公开冲突是潘金莲与李瓶儿暗地斗角的反映,而潘姥姥却成了无辜的受害者。本来老太太劝架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但潘姥姥的人格却被潘金莲贬的一钱不值了,这也是很惨痛的事!

李瓶儿死后,潘金莲与吴月娘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很自然的,潘姥姥又成了潘金莲与吴月娘发生冲突下的受害者,潘金莲为了身孕,也从薛姑子那儿要了符药,并且拣好了壬子日,专等西门庆进房,那知被吴月娘拦住了西门庆,误了壬子日期。心中大为恼火,于是,她又拿母亲作为出气对象了,也不向吴月娘说一声,老早就叫平安叫了顶轿子,将潘姥姥打发家去了。

吴月娘也知道矛头是对着她来的:“你看昨日说了他两句儿,今日使性子,也不讲来说声儿,老早就打发他娘去了。我猜姐姐,管情又不知心里安排着要起甚么水头儿哩!”

不仅送走她母亲是如此,而且她母亲来了也是如此,潘金莲为了向吴月娘出气,一点儿也不顾她老母的脸面。当吴月娘的小丫头小玉告诉潘金莲:“俺娘请五娘,潘姥姥来了,要轿子钱哩。”

潘金莲到了她娘和吴月娘跟前,就是不给这六分银子的轿子钱,吴月娘想出用记帐的办法来付轿子钱,马上被潘金莲顶了回去:“我是不惹他。他的银子都有数儿,只教我买东西,没教我打发轿子钱!”

其实,潘金莲那里没有这六分银子,何况她最近又管起财务账来,她这样做,无非是要给吴月娘一点颜色看看,但她母亲却夹在中间受罪了。

由此可见,潘姥姥和《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样,是人们嘲弄的对象,所不同的是,《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被嘲弄是一种喜剧形式,嘲弄者是贾府中一帮优闲的太太和小姐,而《金瓶梅》中潘姥姥被嘲弄,显然是一种悲剧形式,而且嘲弄者正是她亲生女儿潘金莲。

潘姥姥之所以夹在中间受气、挨骂,说穿了正是因为她穷。

她的卑贱,她的无助和无奈,虽然和潘金莲脱不了关系,潘金莲的不道德不孝顺让潘姥姥愈发卑贱,但是根本原因是因为潘姥姥穷。但凡她有点钱,潘金莲敢这么对她?就像现在的一些老人一样,因为没有钱,被一些不孝儿女使脸色,甚至拒绝赡养,何其悲哀。

潘金莲对李娇儿一段话说得很明白:“一个老行货子,观眉观眼的,不打发去了,平白教他在屋里做甚么?待要说是客人,没好衣服穿;待要说是烧火的妈妈子,又不似,倒没的教我惹气!”

在封建时代,贫穷对于潘姥姥来说是难以改变的,因而她出入西门庆家门受窝囊气的命运也就是必然的。但在《金瓶梅》的描写中,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嘲弄潘姥姥的首先是她女儿这难道不是妇女的又一异化表现吗?

《金瓶梅》被称为“明代第一奇书”,被称为《红楼梦》的祖宗,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世情小说,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鲁迅夸赞其“描写世情,尽其情伪,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意思是同类型的小说没有比《金瓶梅》更出色的。下面推荐这版《金瓶梅》是崇祯绣像插图无删减本,喜欢的读者可以点击查看。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