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家的男仆不少,平安是其中一个,他是西门庆家看大门的小厮,地位低下,受人轻视,他想投靠潘金莲改变命运,反被夹打一顿。西门庆死后,他对不公平待遇心中愤愤不平,于是偷当铺里的东西,结果被抓,又挨了不少责打。
鉴赏和认识平安这个形象,应看到他既想改变自己命运但又无法改变命运的矛盾性。从平安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西门庆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这是决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看大门的小厮平安,既缺少玳安的精灵,又缺少书童的姿色,其位置也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以致人们常常忽视了他,更不用说西门庆对他有什么宠爱的表示了。那次书童买酒菜请李瓶儿说情,还剩下一半酒菜,书童请了傅伙计、贲四、陈经济、来兴儿、玳安儿,就是忘了请平安儿,可见平安在小厮心目中都不那么重要。
当然,平安也想改变自己受人轻视和歧视的地位,于是他想方设法地投靠了潘金莲。
那次接回娘家的潘金莲,他为了讥弹李瓶儿,还挑拨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关系。当潘金莲问是否是西门庆叫他来接的时候,平安马上回答:“是爹使我来?倒少倒少!是姐使了小的接娘来了。”
在潘金莲看来,既然不是西门庆使他来接我,想必西门庆在衙门里没来家,但平安接着就告诉潘金莲,西门庆不但来家了,而且在李瓶儿屋里喝酒,从此激发潘金莲的不满。
其实,平安与李瓶儿并无利害冲突,他只是借潘金莲对李瓶儿不满的时机,转而来攻击书童。于是,他详细地说出了书童如何接受人家银子,买酒菜请李瓶儿说人情,以至于西门庆如何在书房里和书童干那断背的龌龊勾当。
最后,平安道出了他如此巴结潘金莲的真正用心:赶走书童。
其实,平安想通过潘金莲来赶跑书童,就说明他不精灵。
潘金莲还要千方百计笼络西门庆,以换取西门庆对她的垂青,她根本不能改变西门庆什么意愿,何况西门庆需要书童,正是要干那龌龊营生,现在平安攻击书童,无异就是攻击西门庆。
难怪书童把这方面情况转告诉西门庆,西门庆就勃然大怒,发狠说道:“我若不把奴才腿卸下来也不算。”
结果被西门庆狠狠地夹打一顿。
这正是平安自己识见较为糊涂而种下的祸根。
不但如此,而且对西门庆的心性,平安也不够了解。
应该对西门庆的狐群狗友区别对待,采取不同态度,他也不能够清醒地认识。
这样一个不大精明的小厮,命运当然不会太佳。西门庆死后,吴月娘把小玉配与玳安做了媳妇儿,还给他一间房子住,衣服穿戴,都胜似别人,甚至还让他做了西门庆的接班人,继承了西门大院。
而平安则什么也没有。
按照平安的想法,他比玳安还大二岁,反而不给他媳妇。其实,这种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说明他识见依然糊涂,年龄决不是主子奖赏奴才的依据。于是,他就加以反抗。
但他反抗的方式也较愚笨,就是明火执仗拿着当铺金头面去私窠子歇夜,结果被捉拿住。当他知道审问他的是吴典恩,满以为他原是西门庆家的伙计,可以轻松过关,谁知却是一顿夹棍,平安不可能认识那些为官作宦的家伙的虚伪和凶残本质。
当吴典恩引导他说玳安与吴月娘有奸时,平安开始回答是不知道。看来他还算较为老实,但结果又是挨打。
到此平安才明白吴典恩的用心。等他按照吴典恩的意旨招了供,身上已不知挨了多少棍棒。后来移到周守备府,挨打的仍旧是他。尽管平安身上也有弱点,但他毕竟是个较为老实一点的小厮,封建社会从来不是公道的社会,往往较为老实的人命运反而更为悲惨,平安算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