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车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件挺让人高兴且很重要的事儿。汽车是个大物件,往往得攒上好几年的钱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那款。买车还好说,看好车型,价格合适就买了。但买了新车可不代表就完事儿了,之后怎么用车才是重点。要想让车开得好,用得久,买了新车后,车主们得做下面这6件事,特别是第一次买车的朋友们,得特别注意。
1. 把电瓶线给拧紧了。
要是你买的车款式多、货源足,那新车运到4S店后,往往得一两个月才能出手,有的还得搁那儿更久。店里的人一般都会把电瓶线给拔了,免得放久了电瓶没电。等车卖出去了,销售人员去车库提车,他们很多时候就是随手把电瓶线搭在电瓶接头上,根本不用工具拧紧。在那些正规的4S店,新车交给买家前会做一次全身检查,看看电瓶线紧不紧。但说实话,好多4S店流程都不规范,压根儿不做这检查。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新车买回去后,咱们车主自己得动手查查,要是发现电瓶线松了,赶紧拧紧,省得以后麻烦。
2. 看看轮胎的气足不足
新车放久了,轮胎气压通常都会变低,因为卖车的人在存放期间基本不会给轮胎打气。所以,买了新车后得赶紧把胎压补上。最好是按照厂家给出的胎压标准来调整,让新车一直保持最合适的胎压。
3. 把那层保护膜给扯掉
新车买来时,座椅上都会罩着一层塑料膜,目的是防止座椅被弄脏或刮花。有的车主觉得这层膜挺管用,就一直留着,非得等到膜自己破了才肯撕。但这其实是不对的,一拿到新车,第一件事儿就应该把这层膜给撕掉。你想,新车就跟咱们刚装修完的新家一样,会散发出一些对身体不好的气体,尤其是座椅这块儿,释放的气体最多。如果一直让这层膜包着,那有害气体就出不来了,以后车里的空气一直都会很差,对开车坐车的人身体都不好。
4. 把车里的怪味去掉
新车里常常会有股难闻的味道,想要去掉这股味,开窗通风是最管用的办法。记得每天都要按时把窗户打开,让空气流通起来。最好是能把车开到太阳底下晒晒,这样车里温度一高,有害气体就散得更快了。另外,可以在车里放几个活性炭包,它们能吸掉不少有害物质。或者,你也可以用车载空气净化器,让车里的空气更干净。刚开始的时候,千万别因为有味儿就放香水,那样只是盖住味道,并不能真正让空气变好。
5. 添置些开车必用的车上小物件
新买了车,车主们得想想还得装点啥,好让开车更方便。像灭火器、急救箱、行车记录器、还有车上能用的手机充电器这些,都挺实用的。灭火器嘛,万一车子着火了,能赶紧扑灭;急救箱,碰到急事能应急处理一下;行车记录器,开车的时候录下来,要是有个啥交通事故,也能有个证据;手机充电器,开长途车时手机没电了,就能派上用场。这些东西平时可能不咋用,但到了关键时候,可都是能救命的好东西。
6.得了解车子的各种功能。
首先,得好好瞅瞅那车辆使用说明书。这本子是车厂家专门给咱们车主准备的实用宝典,里头讲了车子的基本情况、咋开、咋保养,还有出了问题咋解决。多看看这个,你就能快点摸清车子的各种门道,知道该咋正确操作,省得因为不会弄把车子搞坏了,或者出啥安全问题。咱们可以先搞定那些最基础的,比如学会咋开灯,远光灯、后雾灯咋弄,还有自动大灯怎么用;要是车有一键启动,那得知道应急启动在哪;备胎搁哪儿得知道,还得会拿出来换上;还有,得会把手机跟车连起来,用CarPlay或者Carlife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