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通过三口人都往里加分,君君终于能分到房子了,不久,单位让交第一期房款4万元。
她回到家就把这个事告诉了工常胜,正好那天婆婆也来了,她来喊儿子回家剜蒜。
君君说让交房款的事,婆婆当然也听到了。
工常胜从工村回来时,君君的母亲已拿出7000元给了君君,又帮他们借到了6000。
97年那会,大家的钱都不是很多,每家买房子都是靠借钱,工常胜就给他大哥打电话。
电话是他大嫂接的,一听工常胜说借钱,她就开始哭穷,说家里没有钱。
晚上,他大哥工长槐打回电话来,他很生气,上来就质问工常胜:要用钱可以跟我说,为什么要告诉你嫂子?
说完他就把电话挂了,也没有借给工常胜钱。
眼看交款的期限就快到了,工常胜也只借到了6000,君君母亲就去了济南,从君君大姨那里借来了15000元。
工常胜的二哥二嫂知道后,又借给他们6000,总算是把第一笔款交齐了。
工常胜又回部队了,君君还是会在星期天的时候,带着强强回工村。
君君他们吃三顿饭,一般在八点左右就吃了,而农村饭晚,到了十一二点,强强就饿了,奶奶就让他吃点干粮先垫垫。
强强就向妈妈要钱,去小卖部买些零食吃。
二嫂对婆婆说:“强强回来了,你不给他做双鞋啊?”
婆婆就找出来一双不知道什么时候谁纳的鞋底子,坐在院子里开始准备上鞋帮。
这时,邻居三婶子来了,看见婆婆的样子,她笑得都直不起腰来,眼泪都笑出来了。
她还一边笑一边说:“哎吆,可笑死我了,我结婚这都十来年了,还没见过你娘做活呢。”
婆婆也跟着大笑,只有二嫂和君君笑不出来。
下次再回工村的时候,婆婆就拿出了做好的鞋,但因为不是比着强强的脚剪的鞋样,强强穿上根本不合适。
婆婆把鞋扔在一边说:“凑合着穿吧。”
强强从小到大,他的棉衣和鞋都是姥娘做的,姥娘每年都给他做两身棉衣,一旦强强尿湿了棉裤,姥娘都会给他换上另一条。
然后把湿棉裤赶快拆洗了,连夜再做上,这样,强强每次尿湿了裤子,都能及时地有松软干净的棉裤换。
君君和二嫂她们这代人会做棉衣的不多,一般都是依靠家中老人,二嫂娘家离得远,敏敏的棉衣都是婆婆的姐姐给做的。
二嫂也曾让她给强强做过一身棉衣,但因为她没见过强强,所以,做得不是很合身,但君君仍然很高兴。
以前君君回到工村时,二嫂一般都下地干活去了,公婆坐在沙发上聊天,无非就是东家长西家短。
君君也不知道他们说的谁,她看到碗筷摆的茶几上都是,也不知道他们吃完没有。
公婆说锅里还有汤,如果强强还没吃饭,就让君君喂喂他。
知道他们吃过饭了,公婆就会离开茶几,公公下地,婆婆就领着强强出去。
君君骑了十多里路的车子,她很累,也不想收拾碗筷,但也不能看这茶几上乱七八糟。
她只好都洗刷了放好,把茶几沙发都收拾干净,屋里地面也都再扫一遍。
等君君收拾好了,婆婆也领着强强回来了,君君就陪着儿子玩。
后来,君君就故意晚些回去,可公婆还是会坐在那里说话,茶几上仍是杯盘狼藉。
然后公婆都离开,把这些都留给君君收拾, 君君刷着碗,脑子并没闲着,她很好奇, 她在想:如果她今天不来,那会是谁刷碗扫地?
工常胜回部队没几个月就回来了,他真的提前转业了,君君感到很可惜,她还有三个探亲假没休呢,她本来还可以有三次机会带强强去河南。
以前强强小,只能带他在附近玩玩,还有好多地方都没能去。
君君本来想着以后带强强去龙门石窟,去王府公园,去关林,去白园……
还想让他多接触和熟悉部队环境,希望他能爱上军营,将来考军校。
没想到君君所有的美好希望,都从那次大嫂和他们谈话后彻底破灭了。
于是工常胜就把自己的组织关系转到地方,他们也没少找人帮着联系工作。
但没想到一等就是两年才上班,工常胜的工资和安家费都已结清,没有地方再给他开工资,他转业的所有费用都算上,也只有10000多一点。
这两年他们的所有花销只能靠君君的工资,买房子欠的账也要还,日子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强强的托幼费基本都是姥爷姥娘出,幼儿园离姥娘家很近,她就每天接送强强,回家的路上还都会给他买奶买粽子……
每年春节姥爷姥娘都会给强强压岁钱,然后初一那天,他们三口一起回工村拜年。
君君猜想可能农村没有压岁钱的说法吧?她没有问过,强强虽小但也很懂事,从来没问爷爷奶奶要过。
不管多难,君君和工常胜都会在年前往婆家买肉,还有中秋节元宵节等,该买的东西从来不会少。
年前君君还会给两边老人买衣服或者扯步,君君父母知道他们很难,都是不让她给自己买。
但君君想起父母为自己一家三口的付出,就从心里感觉愧对他们,觉得有公婆的,更应该有自己父母的,不能厚此薄彼。
老是在家闲着坐吃山空也不行,工常胜就想干点啥挣点钱,他去菜市场看了看,回来就跟君君说,他想卖蒸面。
于是,凑了个星期天,他们就去了市里的批发市场,买来了很多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又在县城买了蒸笼和一辆三轮车。
于是,全家人都开始忙活起来,君君母亲家有个大锅,母亲把强强送到幼儿园,就去买鲜面条,工常胜去买菜,君君父亲帮着择菜洗菜。
到了时间,君君父亲开始烧锅,工常胜把面条和菜炒了再上锅蒸,熟了就分装在饭盒里,然后他蹬着三轮车去菜市场。
因为蒸面太干,又没有汤,买的人很少,大部分都剩回来了,只好都分给邻居们吃。
后来,工常胜不再去菜市场了,他就到快下班的时候,去各个工厂大门口等着,卖给下班的工人。
有一天,君君下班回到家,母亲告诉她工常胜还没回来,她不放心,就让君君出去找找他,说卖不了就算了,先回家。
君君骑着自行车找了两个工厂,在橡胶厂大门口,看见工常胜和一个卖馒头的大妈还等在那里。
大夏天的,君君骑车子已浑身是汗,她看到工常胜衣服也都湿透了,心里一阵难过。
她让工常胜回家,说卖不完也别等了,蒸面根本没人要,以后也不再做了。
后来,工常胜把饭盒,筷子,蒸笼连同三轮车,全部都给了工村的家里。
折腾了十多天,不仅没挣着钱,还赔了,而且君君一家人都跟着忙活,而公婆却坐收渔利,君君想想心里就不平衡。
还有君君单位上发的炭,母亲也让弄到工村去了。
这两年的日子,如果没有父母的帮衬,君君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直到两年后,工常胜正式上了班,家里的条件才稍微好了些。
但还是会有账要还,后来房款又让交了一次,总价是5万。
君君只能是留够生活费,凑个整数或者够一份的账就赶紧去还。
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欠债,她不愿过这样的日子,欠着人家的钱,她寝食难安,和人家见面都不好意思。
终于拿到房子的钥匙了,君君也和大家一起开始搬家,公公和二哥从工村拉来了那些破旧的文件橱,两张军用单人床,还有那张破桌子及被褥。
然后又去君君父母家,拉来了结婚时母亲给她打的家具。
家里都安排好,君君母亲就过来看看还缺啥,看到那两张拼一块的单人床太占地方,写字台就放不下了。
于是第二天,君君父母就找了个车,把自己新打的一张床拉了过来,换下了那两张旧床。
强强那时还在上幼儿园,他平时还在姥爷姥娘家,到星期六,姥娘就把他送到新家里来。
搬过来的第一年也不知道会不会通暖气,很多人家都安了土暖,君君家没有安,反正强强平时不在家,他们就只买了个烧蜂窝煤的炉子。
这个炉子让君君很满意,她在河南见过大嫂家用过这样的炉子,后来大嫂他们把那个炉子运回工村家里了。
这个炉子有烤箱水箱,烤箱能烤地瓜和花生,还能把馒头蒸熟,一直用的话,水箱里的水都能烧开,所以特别省煤。
二哥帮他们拉来了蜂窝煤放在地下室,君君的父亲又给他们做了一个装煤的簸箕。
一直烧的时候,厚厚的铁盖子都能烧得通红,屋里特别暖和,而且炉子还能安烟囱,不会有煤气中毒的风险。
因为单位要通暖气,炉子就用不上了,君君就想把它搬到母亲家去,这样平时可以给强强烤些地瓜和花生吃。
可是君君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工常胜的强烈反对,他一定要把炉子弄到工村去。
君君说工村已经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炉子了,可工常胜却说那个都旧了。
君君很生气,她说:“旧了不是也一样用吗?谁会一直用新炉子?如果不说通暖气,你们家不是还得继续用那个旧炉子吗?
为什么现在就嫌它旧了?你别说了,这个炉子我已经有安排了。”
图片源于网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