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李树亮,闫显光,杨汉跃,等.非诺贝特有关物质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4,55(06):795-799.
[2]孙杨强,张雪慧.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21,11(28):78-79.
[3]牟长江,王利冉.高脂血症患者58例调脂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6,(22):87-88.
非诺贝特是一种调脂药物。它主要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促进脂肪酸β-氧化,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也有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但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肌痛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等指标。

2017年,58岁的老林是一位地道的东北汉子,在物流站干装卸工的他每天都需要搬运重东西。因此大口吃肉、大杯喝酒成了他“力量的源泉”。他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上货、卸车一刻都不能停歇,傍晚结束一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后,他就坐在自家小院,面前摆着一瓶白酒、一盘花生米还有最爱吃的红烧肉。油炸花生米混合着辛辣的白酒,下肚的瞬间,让老林一天的疲惫仿佛都被驱散了。可他不知道,这看似平常的习惯,正一点点侵蚀他的健康。
2017年6月15日,单位组织全体员工体检。老林本想着不去的,但转念一想,这免费的体检不做白不做,便也跟着去了。检查结果出来后瞬间让老林傻了眼,医生严肃的告诉他血脂严重超标:甘油三酯高达8.2mmol/L,总胆固醇7.8mmol/L,远超正常范围。老林一下懵了,“医生,这数字意味着啥,严重不严重啊?”医生耐心解释,这是高血脂症,会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医生建议老林先进行饮食干预,暂时不用药物治疗。“你的血脂升高,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往后得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酒也要少喝,多吃蔬菜水果,坚持一段时间,血脂有望降下来。”老林听后,决定改变生活方式。

老林在听到医生说不用吃药只是饮食控制时,他的嘴角还露出了笑容,回到家后,他就规律地制定了锻炼计划和饮食,开始了清淡的饮食,酒戒了,花生米也不碰了,每天蔬菜水果不离口。但仅仅坚持了几个月,老林觉得身体并没什么不适的地方,他渐渐放松了警惕,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习惯。
9月20日,老林像往常一样在给物流站卸载快递,突然感觉自己的腰部传来一阵疼痛感,疼痛并没有那么剧烈,就像是谁在开玩笑的打了一拳似的。但是到了夜间睡觉时,那股疼痛并没有消失,反而加剧了不少,像同时被几十根针扎一样,痛得他在床上转辗反侧无法入眠。妻子问他要不要明天去看看,老林却严厉的呵斥道:花那钱干嘛,又不是什么大毛病。老林也是简单以为是年龄增大,加上长期从事体力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
10月3日,老林正帮客户搬重物,突然感觉胸口一阵闷痛,像有块大石头压着。他不得不停下手中活,用手轻轻的在胸口揉了揉,休息了一下后,感觉疼痛稍微好些了,便继续干活,可不一会儿的功夫,刚才那种胸闷感再次袭来,而且程度比刚才的要严重得多,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他的心脏,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起来。妻子见老林脸色越来越差,胸口疼痛愈发严重,心里十分担忧,赶忙带他去医院。

在医院,老林详细的跟医生讲述了最近的状况,医生听后立即安排了血常规、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血常规显示:总胆固醇高达11.5mmol/L,甘油三酯8.3mm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78mmol/L,远远超出正常值范围。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心肌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至35U/L。医生根据老林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
医生解释道:“你之前本就有高脂血症,加上你不注意饮食,又不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血脂降下来后又反弹,血管在高血脂的刺激下逐渐病变,最终引发冠心病,要是还不控制,血管堵塞加重,就只能做支架了。”鉴于老林的病情,医生给他开了非诺贝特作为降脂物,并叮嘱他务必按时服药,改掉之前的那些坏习惯,同时每天要坚持适量锻炼。
老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病情如此迅速。在听到医生的对他说的话后,老林再不敢再懈怠了,回到家后,他又把之前制定的计划拿了出来,这次严格地按照上面一步一步的执行下去,降脂药是一天都不落下,每天按时的遵循医嘱吃药,饮食也变得清淡了不少,下班后还抽出时间去小区里锻炼一两个小时。经过半年的努力,老林不仅人瘦了一圈,复查时甘油三酯也稳定在3.3mmo/L,胸口闷痛的症状明显减少,他暗自庆幸听了医生的话。

然而,这般平静的生活仅仅维持了两年。2019年12月11日,老林下楼买菜时,刚走出单元门口,突然感觉胸口一阵剧痛。疼痛让他瞬间就弯下了腰,那种疼痛就像是千万根针在同时扎一样。不一会儿的功夫,连左肩和左臂都开始有了疼痛感。他心里“咯噔”一下,多年积累的常识让他怀疑是心绞痛发作。
还没等他做出任何反应,疼痛越来越厉害了,像一只无形的巨手紧紧攥住他的心脏。他“呼呲呼呲”的大口喘着粗气,每一口空气都像是在艰难地抢夺,突然一阵强烈眩晕突然袭来,他双腿一软,直接晕倒在地。过路的好心人见到他倒地,迅速围了上来,有人眼疾手快的离立刻拨打了120。
在医院,医务人员为老林做了多组心肺复苏,老林也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为全面诊断,医生又先后安排了血常规、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心肌酶谱检测显示: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大幅升高,肌钙蛋白I(cTnI)数值飙升至5.6ng/mL(正常参考值<0.03ng/mL),最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妻子的泪水如潮水般涌出,此时儿子也赶来了医院。儿子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便失去理智般咆哮道:“我父亲除了高血脂以外什么病都没有,确而且之前血脂也降下来了,又一直在规律服药,饮食也变得清淡了,下班后还会抽时间去锻炼身体,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心梗呢!”
医生也觉得奇怪,如果老林的儿子说的都是事实,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么严重的情况,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医生怀疑老林可能擅自增减了药量,可妻子却说绝无可能,他一向都是按时、按量服药的。
为了弄清原因,医生更仔细询问了老林日常的生活和服药习惯,得知一切后,他敏锐的抓住了端倪。医生不由深深叹息,摇着头说:“心梗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他,而是在服药过程中做错了这几件事,才给了心梗可乘之机......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都采取了跟你母亲一样的服药方式,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种吃法,不得心梗才怪!”

一、合用其他降血脂保健品引发的风险
老林原本被诊断出高血脂后,医生为他开具了非诺贝特以改善血脂异常。然而,老林听信了一位朋友的建议,自行购买并服用市面上宣传的草本降血脂保健品,认为“天然”的成分更温和,不会有副作用。两种产品同时进入体内后,药物成分开始出现相互作用:一些保健品中的活性物质则会抑制肝脏代谢过程,导致药物浓度异常波动。老林原本的药物疗效被削弱,甚至出现药物浓度过高的情况,增加了肝脏和心脏的代谢负担。长此以往,这种不合理的合用不仅使血脂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使血液中的脂质异常沉积,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二、过度锻炼导致心脏负荷加重
老林自从服用非诺贝特后,对自己的健康信心大增,认为血脂已得到有效控制,于是他开始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希望通过运动进一步降低心血管风险。然而,他未能充分认识到,过度锻炼同样可能给本就存在心血管风险的身体带来严重危害。老林每天晚上便开始长跑,甚至还参加高强度的团体操课,运动量远超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长期高负荷运动让他的心脏必须加倍努力泵血,以满足全身肌肉在运动时不断增加的氧气需求。与此同时,非诺贝特在体内发挥降脂作用,本意是改善血脂状态,但过度运动却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持续亢奋,导致血压、心率异常升高,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程。
三、情绪激动诱发心血管风险
老林是个性格急躁、情绪容易激动的人,自从被诊断出血脂异常后,他便开始服用非诺贝特。然而,平时频繁的情绪波动,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每逢遇到工作压力、家庭纷争或生活琐事时,老林总是情绪失控,心跳加速、血压骤升。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心脏也随之负担加重。非诺贝特在调节血脂方面虽有一定功效,但它并不能抵消情绪激动带来的生理冲击。相反,情绪波动加剧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促使斑块形成和破裂。
(注:《回顾:17年,58岁大哥吃非诺贝特降脂,2年后体检结果让人无法接受》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