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专家给出2个原因,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

半月的天下事 2025-02-26 14:51:09

家家都有老年人,

可并不是家家都有年轻人。

以前妇女抱着孩子,现在年轻人抱着小猫小狗。

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想要解决,还得依靠青年一代。

婴儿潮时期,大量的婴儿出生;

把时间往后推60年,他们都变成老人了,

这就是人口老龄化;

把时间往后推80年,

当年出生的婴儿都八十岁了,

这批人差不多就入土了,

死亡数自然就高了。

新中国之前,先是军阀互相打;

又是和日本打;又是内战。

很多年轻人当兵战死,

再加上当时,基本没有几家人有钱看病的。

所以,那时候,不管青年人还是老年人,

都死得很早,老龄化无从谈起。

大家的生活条件变好了,

也能看得起病了,但医疗条件不好。

毛主席带领我们建立新中国后,

大家的生活渐渐稳定,

大家伙都开始生孩子了。

孩子越来越多,直到后来,

国家把计划生育作为政策写入大纲。

这时候,老年人在总人口占比最低,孩子最多。

还记得当年的小品:农村怎样才能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街上的横幅: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我们的新生儿越来越少。

虽然到了12年和16年有所反弹,

总体来看,出生人口还是太少了。

现在老年人都能活到七八十岁年纪,

而每年新生儿很少。

这就导致了,社会总人口中,

大量的老年人,一部分青年人,

还有少量的孩子。

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

等再过30年,会发现:

年轻人更少了,老年人更多了。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结构性问题。

生活物质不那么匮乏了,

所有人都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也都能看病。

据了解,现在平均七个年轻人的社保,

可以供养一个老年人的退休金;

老龄化继续下去,

过几年就得三个年轻人,

供养一个老年人的养老金了。

年轻人压力太大了。

说实话,现在教育条件这么好,

基本上大家都会上个大学。

而从大学毕业的话,基本上都25岁了,

相当于,从25岁才开始工作赚钱。

适婚年龄恰好就在那几年,

让他结婚生子?可能吗。

从经济角度说,他没工作,

更没有经济来源;

从心理上来说,他自己都还是个孩子,

怎么能要求他当家长呢。

某些地区还有彩礼问题,

这就让想结婚的人,需要多工作几年去凑钱;

让稍有想法的孩子,直接摆烂。

现在大家思想都开放了,

不再执着于老一辈的那种生活方式了,

尤其是青年一代。

比起生儿育女,他们更喜欢考虑自己的人生,

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们会考优先虑,孩子能给他们自己带来什么?

当然,能够让他们有自己的小家,

能够得到孩子带来的快乐,

但却要付出很多。

想生孩子得先结婚,

想结婚就得有足够的经济,

想有钱就得努力工作;

等钱攒够了,年龄恐怕老大不小了,

更难找到对象了。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绳子困得再牢,只要找到绳头,总能解开的。

我们上面分析了病症,

解决方法就是对症下药。

现在的学生大学期间就是最佳的结婚年龄,

可以鼓励他们在校成婚。

虽然,看起来不切实际,

又会产生诸多问题。

比如,生养孩子问题,学校是否准产假问题。

但是,好处多于坏处。

年轻人资历经验都不高,

工资少的可怜,

可以鼓励少要甚至不要彩礼;

更鼓励他们直接领证;

铺张的婚礼婚宴什么的,

能免则免。

毕竟,结婚是生活,

又不是给其他人看的,更不能长脸。

给年轻人足够的假期 ,

让他们多出去交流。

相亲什么的,早落伍了,

现在流行自由恋爱。

可是,得有足够的时间去和别人交流啊。

每天996,累都累死了,

怎么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谈恋爱呢。

年轻人最需要的还是稳定的收入。

国家应该尽可能提供稳定的岗位,

并且严格控制工作时长。

有些黑心老板,只会无限压榨员工,

别说假期了,巴不得让员工一天工作24小时。

像这种无良企业,应该严厉惩罚。

年轻人在心理上,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即便是已经结婚生子的,也还是个孩子。

小婴儿一般都还是爷爷奶奶带着,

毕竟他们有育儿经验,

也乐于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

心理问题,只能靠时间和经历来解决了,

少年总会成长的,

总有一天,他也是一棵参天大树,

能守护着自己的家庭;

能照顾好,自己生的,和生自己的那几个人。

说了这么多,

其实无非是找出人口老龄化原因。

最主要是出生人口少,

而出生人口肯定得靠青年人去增补。

而他们又都有自己的各种麻烦。

两大类:心理问题和经济问题。

心理问题不用着急,时间会慢慢解决的。

经济问题,需要政府的帮助,

需要这个社会的帮助。

多给他们一条路,

他们可以从容的生活,

让他们可以轻松地完成,

养儿育女的任务。

那时候,人口老龄化难题,

也就不攻自破了。

信息来源:

新华社:怎样理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经济观察报:2024年中国老年人口3.1亿 专家:老龄化进程进入最快时期

0 阅读:4

半月的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