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部落可以说是世外桃源,3000多人挤在这片雪山里,过得挺特别的,他们没有婚姻制度,用自己的方式繁衍后代。靠着放牧和种点庄稼,守着自己的规矩,还带着点神秘的味道。

作者-韩 编辑-韩
01喜马拉雅山脉那叫一个壮观,雪峰一座连着一座,风吹得跟刀子似的,空气稀薄得让人头晕。可就在这地方,卓巴部落的3000多人硬是活了下来。他们散落在山间的村子里,一个村子也就几十户,房子挨着房子,远远看去像点点星火。

山上冷得要命,冬天雪能埋到膝盖,夏天也暖不到哪儿去,可卓巴人早就习惯了。他们靠放牧牦牛和羊过日子,山坡上稀稀拉拉长着点草,牲畜啃一口算一口。种的东西不多,青稞和土豆是主打,能扛住寒气,长出来就够一家人嚼一阵子了。

村子周围全是陡峭的山路,翻一座山得走大半天,外人想进来难,他们也懒得出去。卓巴人的皮肤被风吹得糙乎乎的,手上满是裂口,可他们干活儿一点不含糊。放牧的时候,男人赶着羊群在雪地里走,女人蹲在地里挖土豆,日子苦是苦了点,但他们乐在其中。山里的日子就这样,风雪是常态,活着是本事。

卓巴人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就是他们压根儿没有婚姻这回事儿。别的地方,男人女人到了岁数就得找个伴儿,办个婚礼,搭伙过日子,可卓巴人完全不玩这套。

他们那儿没有“夫妻”这说法,男人女人各干各的,谁也不属于谁。感情来了就在一块儿,散了就分开,没人觉得这有啥不对。有人猜,他们的老祖宗可能是,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带过来的希腊士兵,走丢了就在这山里落了户。

这说法听着挺玄乎,但卓巴人长得确实有点不一样,皮肤白得透亮,五官硬朗,跟周围藏族人比起来,像是另一种模样。他们的感情自由得很,男人女人凑一块儿过几天,高兴了就多待一阵,不高兴了就散伙,谁也不强求谁。这种生活听着怪,可对卓巴人来说再正常不过。

男人白天赶羊,女人晚上织布,感情的事儿随缘,日子照样过得下去。他们不靠婚姻绑人,而是靠整个部落的联系拴住彼此。村里人就像一个大伙儿,谁家缺啥,大家伙儿一块儿帮衬,感情再乱,日子倒不乱。这种自由的相处,成了他们活下去的根基,山里的风雪都吹不散。

没婚姻,卓巴人怎么生娃传后代呢?他们的法子听着新鲜,男人女人随便凑一对儿,生了孩子就归女方带着,可养娃的事儿全族一块儿上。孩子生下来,谁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卓巴人,全村都当自家的娃疼。母亲管得多点,喂奶换尿布这些活儿她来,可吃的喝的全是大家凑出来的。

男人不负责养家,可他们干的活儿间接帮了全族,放牧回来分点肉,修房子搭个手,都是为了大伙儿好。小孩长到五六岁,就开始跟着学东西,男娃跟男人去放羊,女娃跟女人学织布,活儿简单,分工清楚。整个部落就像一台机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孩子就是这机器的零件,长大了接着干,族群就这么一代代传下去。

男人女人之间没啥牵绊,生了娃也不用绑在一块儿,感情散了照样各干各的,孩子还是大家的。这种方式听着怪,可在山里行得通。风雪太大,一个人活不下去,全族人一条心,才能扛住这日子。卓巴人靠的不是小家庭,而是大集体,孩子生得多不多不重要,重要的是族群没断过根。

卓巴人吃的东西简单得很,山上能长啥他们就吃啥,青稞和土豆是顶梁柱,野菜凑合着添点味儿。他们偏爱素食,这在高海拔挺少见,羊和牦牛养着是养着,可不常杀,可能是觉得牲畜太金贵,杀了怪可惜的。

吃饭的时候,全族人围着火堆,青稞熬成粥,热乎乎地端上来,一人一碗分着喝,火光映在脸上,气氛暖得很。到了节日,比如他们那个“巴拉诺节”,村里热闹得不行,大家聚一块儿唱歌跳舞,吃的喝的全摆出来,谁想吃啥拿啥,感情就在这时候拉近了。以前,卓巴人还有个怪习俗,族里人会挑个时候互相“换伴侣”,男人女人凑一块儿过几天,完了各回各家。

这事儿听着野,可对他们来说是感情的一部分,后来政府管得严,觉得太不像话,他们自己也慢慢不搞了。可私底下,自由的劲儿还是改不了,男人女人相处还是随性得很。村里人对外人防备重,只有没人的时候,才会放松下来,露出最真的模样。他们的文化就这样,简单又有点怪,跟山里的风雪一样,带着点自己的味道。

卓巴人的房子看着就跟山搭得正好,用石头和泥巴垒起来,屋顶铺上干草,挡风挡雪够用了。屋子里没啥讲究,一张炕,几条毯子,火堆一烧,整个屋子就热乎起来。衣服厚实得很,上头绣着花花绿绿的图案,男人戴毡帽,女人披长巾,走在雪地里挺显眼。

冬天一来,雪封了山路,他们就窝在屋里,织布聊天,偶尔出去看看牲畜,日子慢得像冻住了一样。夏天忙点,男人赶着羊群满山跑,女人在地里挖土豆,活儿累,可干完就歇着,没人催着赶着。晚上火堆旁坐一块儿,讲点老故事,声音低低的,像风吹过山谷。

他们的日子就这样,不快不慢,跟山里的节奏合拍。房子不大,可住得暖和,衣服不花哨,可穿得舒服,生活简单得让人觉得踏实。山里的日子苦,可卓巴人硬是活出了自己的味儿。

卓巴人跟外头联系少,山太高,路太陡,翻一座山得走一天,外人进不去,他们也不爱出去。村子像藏在云里,风雪一盖,谁也找不着。有人上山看他们,卓巴人就躲得远远的,不太愿意露脸,只有没人的时候,才会干自己的活儿,唱自己的歌。他们的世界像是封起来的,时间在这儿慢得不行。

可慢慢地,年轻一代开始往外跑,带回来点新鲜玩意儿,手机啊收音机啊,村里开始有点外头的动静。只是这变化小得很,山里的日子还是老样子,羊群还是得放,布还是得织,风雪还是得扛。年轻人出去看看,大多还是回来,山里的根太深,拔不掉。他们不稀罕外头的热闹,外头的规矩也管不到这儿,卓巴人守着自己的地盘,日子过得照样稳当。

像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世界上还真是少见,他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说看起来很恶劣,但是他们怡然自得的态度还是令人钦佩的,尊重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不过多的打扰他们才是正确的。


信息来源:
1、印度摄影师用镜头对抗时间:喜马拉雅深处的部落文化正在消亡:澎湃新闻
2、喜马拉雅山上的神秘部落:无婚姻束缚,繁行方式极其特殊:CHN九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