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友人于抖音轻触分享,一幅绚烂画卷跃然眼前——那是一片璀璨夺目的油菜花海,镶嵌于蜿蜒起伏的山丘之间,恍若超脱尘世的仙境,其美之韵,非“世外桃源”一词所能尽述。私信轻启,谜底揭晓:此乃民乐之圈坡,一个藏匿于世间却又超脱凡尘的秘境。
于是,一群露营爱好者,怀揣对自然的无限向往,驱车三辆,共赴九人之旅。自张党公路悠然转至民党公路,沿途风光如织,庄稼地随戈壁滩的坡度延展,时而豁然开朗,时而曲径通幽。近处,戈壁、挺拔的杨树、静谧的坟场与错落有致的村舍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田园诗画,触手可及;远处,祁连山脉绵延不绝,天际线温柔地勾勒出大地的轮廓,宛如佳人轻摆的裙裾,而那些隐约可见的村镇,则如同精心绣制于其上的精致图案,引人无限遐想。
雨丝缠绵,时急时缓,为这段旅程添上了几分朦胧与诗意。我们驾驶着车辆,在雨幕中穿梭,速度随路况而变,时而疾驰,时而缓行,偶尔的停留,更让这沿途的风景成为了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行至杨坊二坝桥畔,满目皆是盛开的油菜花,金黄灿烂,与雨中的田园村庄相映成趣,炊烟袅袅中透出一股不染尘埃的纯净之美。大都麻河虽宽,却在此刻显得低调而谦逊,河谷间花草灌木虽不起眼,却也自成一派宁静致远。河床裸露,砾石遍布,是冰川留下的岁月痕迹,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雨势渐大,时近中午,公路上车辆稀少,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雨天的宁静之中,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与我们一起享受这份难得的悠闲。在丰乐镇,密集的雨点击打着挡风玻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其中似乎还藏着时光细微的碎片,引人深思。透过雨幕,丰乐镇的街景若隐若现,勾起了我对儿时姨家生活的温馨回忆,那是一种无需言语便能深刻体会的情感共鸣,让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
继续前行,车过顺化,转向南行,曹营、土城逐一掠过,距离目的地仅剩七公里之遥。在曹营,一句“身在曹营心在汉”悄然浮上心头,虽知此地名与古语无直接关联,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仍让人心生遐想。曹营村,房屋紧凑,绿树成荫,油菜花与麦田交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小江南”风情,让人沉醉不已。
步入土城,我们一行人怀揣着对过往的敬畏,径直迈向那隐匿于喧嚣之外的土氏古屋。小院虽不张扬,却以两排历经两个世纪风霜洗礼的木构建筑,悄然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低垂的屋檐仿佛是时间的帘幕,温柔地遮蔽了外界的纷扰,让这片空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孤寂与深远。
每一扇木制门棂,都是风雨的见证者,它们以斑驳的痕迹,镌刻着世代更迭的印记,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邃。当我轻轻触碰那些古老的柱子,指尖仿佛能触碰到过往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深怕再多一眼凝视,便会被那浩瀚的历史长河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门楣之上,几幅对联以独特的笔触跃然其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凡的才情与诗意,听屋主娓娓道来,竟是出自其孙女恩师之手,其意境深远,让我自愧才疏学浅,难以企及。
步入院中,一方小巧精致的菜地映入眼帘,虽面积有限,却生机勃勃,时令蔬菜错落有致,绿意盎然,彰显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馈赠。而几丛野刺玫更是点睛之笔,在角落中顽强绽放,以其独有的魅力,为这古朴的小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色彩,让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
从土城村蜿蜒至圈坡的旅途,无疑绘就了此程最为惬意且旖旎的风光画卷。顺化镇,村落星罗棋布,广袤的耕地铺展无垠,挺拔的杨树巍然屹立,人间烟火气息缭绕其间,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田园诗画。而当脚步渐近圈坡与大圈沟的怀抱,则悄然踏入农耕与牧野交织的过渡地带,那份烟火气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大自然无拘无束的呼吸与展现,人类的活动在此化作了自然之美的微妙点缀。
仿佛是山神被我们的虔诚所动,抑或是土城古居的灵气悄然传递,雨丝竟奇迹般地停歇,让这片天地更显清新脱俗。草山与白云交相辉映,即便隔着挡风玻璃的阻隔,那份来自异域的清新与纯净依旧扑面而来,直击心灵。随着车辆缓缓行驶于曲折蜿蜒的山道,海拔的每一次攀升都伴随着视野的无限拓展,仿佛每一次转弯都是对未知美景的深情探索。车速恒定于四十码,近景如电影快进般掠过,远景则悠然铺展,直至二者交融,带来一种微妙的时空交错感,让人在穿越山峦的同时,更深刻地穿越自我,于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河流潺潺,是流动的诗篇;经幡猎猎,是风的低语;白云悠悠,牦牛漫步,皆是自然赋予的生动词汇;而地名、村名、花草树木,则如同精致的形容词,共同编织着这片土地独有的语言艺术。诗意,不仅仅蕴含于字里行间,更超越其上,镌刻在山巅那锯齿状砾石与白云勾勒出的无垠天际之间。驱车行驰,未敢稍作停留,但山间的绝美风光,却已在不经意间,深深地震撼了每一颗向往自然的心灵。
踏入圈坡村,一片宁静,不见人影,也没有炊烟。只见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屋,整齐排列,通道和河堤都经过精心规划,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秩序之美。虽然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但门前花坛和空地上生机勃勃的蔬菜与花卉,为这个静谧的村寨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色彩。我们沿着山边小一侧道路前行,在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停车观赏。那一方水池虽小,却盛满了生命的源泉,雨水、青草和牦牛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自然的赞歌。站在草原深处的便道旁,张开嘴巴呼吸,白云似乎在头顶轻盈地舞动,让人不禁沉醉在歌德笔下“哪里有美,就在哪里驻足”的哲思之中。
环顾四周,山峦并不高大,却别有一番浑厚与温柔。满山遍野都是绿色植被,狼毒花、狗娃花等野花争奇斗艳,松树挺拔高耸,一直延伸到山顶,这便是圈坡最吸引人的景色。关于它的归属,有民乐县顺化镇自然村和肃南县马蹄乡所属牧民定居点两种说法,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身份如何变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对信仰的坚守、对转山朝圣的虔诚,始终不变。与一位赵姓男子交谈时,我们了解到他家族几代人在这里的生活,虽然简单,却也凸显了一段关于生存与繁衍、传承与创新的人类迁徙史。
景区内,帐篷和凉亭错落有致,蒙古包里人声鼎沸。一家保险公司组织员工在这里团建,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人们有的品尝着美味的羊排,有的畅饮着醇香的美酒,还有的醉眼朦胧地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欢乐行列。这熟悉的场景,已远离我们10多年之久,看着他们欢快的样子,仿佛让我回到了过去,勾起了心中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感慨。而景区的经营者,是一位中年女子,攀谈中得知她竟然是同学思山的堂姐。正是她和家人几年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布局,让这片山坳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雨渐渐大了起来,饥肠辘辘的我们决定在帐篷里支起火锅,享受这场难得的雨中盛宴。任校长虽不喜火锅,但他做的辣椒炒猪头肉却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精湛的刀工和娴熟的烹饪技巧,让这道菜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也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当然,雨中的火锅别有一番风味,八个人围坐在火炉旁,有说有笑,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与惬意。
饭后,雨还没有停,我们打着伞踏上了攀登山顶的木质栈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荒草灌丛和高大的乔木,当然还有狼毒花和狗娃花,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朵,为我们的探险之旅增添了几分乐趣。气喘吁吁中,终于登上山顶,站在高处的亭子里俯瞰四周,山峦和村庄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黛青色的山脊宛如一幅写意水墨画,浓淡相宜,错落有致。雨中的空气更加清新宜人,让人忍不住大口呼吸着这充满野性的气息,仿佛要将肺中的浊气一扫而空。此刻的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释放。而对于我个人而言,那些关于夏天的遐想和回忆也在这一刻被悄然唤醒——杂树林、茂密的枝叶、盛开的百花、招蜂引蝶的生机以及那新生花果与腐殖层交织的味道……它们如同我已逝的青春一般绚烂而短暂,却又永恒地镌刻在我的心中。
下山时,我开车从停车场缓缓驶向宿营地。无奈我的前驱小车在坡度陡增且泥泞不堪的路段上显得力不从心,马力不足,几次尝试穿越都以失败告终。我只好请李毅帮忙,让他这位驾驶高手来开车。
这段泥石流肆虐的路段,无疑是对车辆性能的严峻考验,更是对驾驶者技术和应变能力的严格检验。试想,如果是四驱大排量的车,或许能够轻松应对,而我的两驱车却在这里陷入了困境,变得十分棘手。好在经过一番努力,在几个热心青年的帮助下,我的爱车终于摆脱了泥沼的束缚,重获自由。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在上坡时,车子打滑,不小心与刚诗人的座驾发生了轻微刮蹭——我的倒车镜坏了,刚诗人的车上也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划痕,虽然不影响使用,但也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成了这次圈坡探险之旅中的不和谐音符,让人心里有些不快和懊恼。但转念一想,正是这些不经意的挑战和意外,让我们的旅程更加丰富多彩,也成为了日后回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