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孩子,一旦开始养脾胃,就恢复了80%!

冰双阅览养护 2025-02-25 09:30:58

《黄帝内经》讲:脾藏意与智,主思。所以,孩子专注力不足,根源在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成长需脾运化食物生成气血滋养心神,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致心神失养,孩子在学习做事的时候就容易注意力涣散、难以长时间专注。

同时,脾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代谢失常,生痰湿蒙蔽清窍,心主神明受扰,孩子的思维便会混沌不清,专注力自然大打折扣。

一个8岁男孩,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多动多语,破坏玩具,课堂上自己玩自己的。家长刚开始并没有在意这些问题。

直到上小学,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与邻座玩闹嬉戏,在学校学的知识一问三不知。在家里也是精力旺盛,经常搞破坏,脾气暴躁。此时,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根据孩子的问题,我为他制定了治疗方案,从脾胃入手,平肝火、定心神。

开方: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龟甲、蜜远志、石菖蒲、龙骨、胆南星、炒麦芽、钩藤。

半个月后,家长反馈孩子脾气暴躁有所减轻,情绪比之前稳定一些。孩子的注意力也有所改善,学习时能专心一段时间。

三个月后,家长告诉我,孩子的表现有了明显进步:在课堂上,孩子能更长时间保持专注,不再随意走动或与同学玩闹;学校老师也反馈,孩子的表现比之前好多了,成绩也有所提升。

什么道理呢?

1. 健脾化湿,运化气血

脾虚是多动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健脾可以改善体内湿气积聚,帮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2. 平肝疏气,化解肝火

肝火旺盛会导致孩子情绪波动大,行为冲动,通过平肝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的烦躁和易怒情绪,帮助他们情绪更稳定。

3. 安神定志,改善注意力

通过调理孩子的心神,可以帮助他们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提升学习效率。

方解:

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化湿运脾,改善脾虚症状。

龟甲+蜜远志+石菖蒲:安神定志,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龙骨、胆南星、炒麦芽:疏通肝气,化解肝火,有助于缓解孩子的情绪波动。

钩藤:平肝熄风,帮助舒缓孩子的多动症状,稳定情绪。

中医从身体内部调理,家长从外部环境助力,内外兼修,双管齐下,相信那些曾经的“调皮鬼”都能逐渐变身专注小达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