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来看,多动症孩子的根本问题是“肾精不足”。肾精对身体的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大脑的滋养。
孩子肾精亏虚,导致脑髓发育迟缓,大脑无法得到应有的滋养,从而表现出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小儿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若父母自身身体状况不好、受孕时年龄偏大或母亲孕期多病等,都会影响小儿先天肾精的充盈程度,造成小儿先天禀赋不足。

一个6岁小男孩,因在幼儿园上课坐不住,老师提醒家长,孩子可能是多动症,为了不影响上小学,尽快干预一下。
这个孩子是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语言、思维均落后同龄孩子,夜间睡觉尿床。
对此,我采用补肾填精、健脑益智的方法。
开方: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益智仁、山药、茯苓、龙齿、龟板、酸枣仁、五味子、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

用时三个月,家长反馈,孩子注意力集中,好动行为减少,不再尿床,巩固后停药。
患儿的精气逐渐充沛,脑神得到滋养,自然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提升。
什么道理呢?
中医调治多动症,常讲调整阴阳平衡,从肾入手,突出“少年治肾”这一原则,兼以平肝清心、安神益智,标本同治,孩子的症状也就慢慢消除了。

中医不急着一刀切,而是帮孩子调理体质,找回平衡。就像小树长歪了,我们培土浇水,等它慢慢舒展,孩子的身体,终会找到自己的节奏。
方解:
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肝肾;
益智仁补肾固精、固涩健脾;
山药、茯苓健脾养心;
龙齿、龟板宁神定志。
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
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敛汗固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