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孩子,体内大火烧干津液,不要怕,一个方法补足

冰双阅览养护 2025-03-06 09:58:11

中医认为:阴主静,阳主动。

阴液是濡润脏腑、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物质。

儿童若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导致阴虚内热,体内津液亏虚,虚火内生,便会打破阴阳平衡,引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肝主疏泄,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表现为急躁易怒、多动不安。

脾为后天之本,脾阴不足则气血生化无源,心神失养,导致注意力涣散。

肾主骨生髓,肾阴不足则脑髓失养,影响认知功能,加重多动症状。

8岁男孩,确诊多动症2年,服用西药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找我就诊。

患儿主要问题:

多动表现:上课离座、多动不安、脾气暴躁。

阴虚体征:手足心热、夜间盗汗、舌红少苔、大便干燥。

伴随问题:睡眠不安、食欲亢进但消瘦、易反复感冒。

治则:

滋阴降火:清虚热,养肝脾之阴。

安神定志:平肝潜阳,宁心安神。

方药:

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

白芍、当归柔肝养血;

柴胡疏肝,茯苓健脾;

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五味子敛汗固表。

结果如何?

服药2周后,患儿夜间盗汗减少,情绪较前平稳;

1个月后注意力改善,课堂小动作减少。

持续调理3个月,多动症状显著缓解,学习成绩提升。

写给家长的三条建议:

1.饮食滋阴

推荐银耳百合粥、莲藕排骨汤、桑葚枸杞茶。

忌口辛辣、膨化食品,控制肉类摄入。

2.作息调整

保证2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阴。

睡前按摩三阴交、太溪穴,助眠养阴。

3.情绪疏导

减少学业压力,通过绘画、音乐舒缓肝郁。

家长避免斥责,多用鼓励式沟通。

高主任有话讲:

阴虚内热是儿童多动症的重要诱因,通过滋阴降火、调和肝脾的中医治疗,配合家庭养护,可有效改善症状。家长需关注孩子的体质特点,早期干预,避免长期依赖西药控制行为。

1 阅读:9